-
1 # 阿大22324427
-
2 # 歷史系旅法師
我記得在大學外語課本里,還有一篇英文課文標題是“俄羅斯的冬將軍”,講述的就是俄羅斯在面對拿破崙帝國和納粹德國的時候俄羅斯的天候對反抗侵略的巨大作用。
寒冬對蘇聯的抵抗很重要,但不是全部,只是一部分而已。
有人說俄羅斯的寒冬又不是隻凍德華人不凍蘇聯人,這話沒錯,但是冬天對德國的影響比對蘇聯的影響更大——德軍是進攻方,而蘇聯不僅國土遼闊還是主場作戰,守才是蘇軍第一要務,而德軍在總體戰上是無法與蘇聯對抗的,因此德軍在完全摧毀蘇聯指揮系統之前不能停止,而冬天的嚴寒會對德軍賴以生存的機動性造成巨大打擊,而蘇聯人已經習慣了嚴冬和守衛陣地——蘇聯的抵抗意志和龐大的國家體量讓德國無可奈何的陷入消耗戰,而寒冬為消耗戰中弱勢的德國一方雪上加霜。
真正支撐著蘇聯在1943年以前抵抗住納粹攻勢的其一是蘇聯自身的體量龐大——國土、資源、兵源一樣不缺,而且還有兩個半五年計劃攢下來的家底;其二是英美的大量援助,雖然英美一直視蘇聯為潛在敵人,但是法國戰敗後陷入絕境英國開始全力支援Continental上唯一能和德國抗衡的蘇聯,美國在和日本矛盾激化後也對蘇聯給予大量援助,數額驚人,在英美從北冰洋送往蘇聯的貨船中有一半被德國潛艇擊沉,損失巨大,但是為了堅定蘇聯抵抗的信心,英美仍然保持北冰洋航線,另外還有中東的運輸線,正是這些鉅額的援助讓蘇聯在1941年和1942年最難熬的日子裡迅速組織起數百萬軍隊並重建了戰時的工業體系。
除去這些客觀因素意外,主觀的抵抗意志也佔了一大部分,蘇聯人,眾所周知的戰鬥民族,不僅僅有悍不畏死的戰士和一樣英勇的婦女們,還有同仇敵愾和樂觀的氛圍——在著名的紅場閱兵包圍莫斯科的時候,照片顯示那時候的民眾大多面帶輕快的微笑,充滿自信和樂觀,對戰爭的前景充滿信心,這才是一個民族能永不言敗的根基所在。
-
3 # 戰略論
首先可以確認一點的是二戰在擁有良好冬季裝備的軍隊是可以在冬季執行大規模的作戰行動的。而大雪真正影響德軍行動的只有1941年的莫斯科會戰,而在此之後德軍特別注重軍隊的冬季裝備,所以大雪對德軍的作戰行動幾乎不會有太大影響,至少在大雪面前,蘇德雙方是公平的。
真正讓蘇聯取得勝利的並不是它的工業實力和軍隊實力,反而是蘇聯這個國家的落後拯救了蘇聯。讓德軍的閃電突襲最終沒能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蘇聯道路的原始和軍隊的不夠現代化。
關於道路的原始就是蘇聯除了有幾天主要公路鐵路外,其他大部分的道路都是極其簡易的,即使在最好的天氣下也勉強夠輪式車輛通行,而一旦下雨或下雪則完全不能通行。而鐵路也是一樣惡劣,除了鐵軌標準同德國不一樣外,更重要的是蘇聯的鐵軌幾乎沒有進行地基處理,承載力很低,基本無法被德軍立刻利用。而德軍賴以生存的就是強大的機動能力,而這個機動能力靠的是輪式車輛,而不是履帶式車輛,履帶式車輛在德軍的佔比太少了,不足十分之一。所以在蘇聯德軍的進攻速度遠不能同在西歐相比,其車輛的損耗也特別嚴重!
其次,關於蘇軍的不夠現代化主要是指其後勤補給的落後性,蘇軍遠不像德軍那樣極度依賴後勤補給,蘇軍經常在補給切斷的情況下仍舊能堅持作戰,這源於除了必須的武器彈藥的補給外,蘇軍對於食物等其他補給基本可以做到自給自足。所以在德軍佔領那些少數的交通樞紐,切斷了蘇軍的後路和補給後,蘇軍總能依靠自己的方式繼續行動,直至跳出德軍的包圍圈。德軍除了幾次較為成功的合圍戰後,大部分的包圍都未能圍殲蘇軍的主力。
所以個人認為真正讓德國失敗的是蘇聯的落後,假使蘇聯是一個擁有發達道路網的現代化國家,那麼蘇聯恐怕在1941年就被德軍打敗了,之前也會讓德軍達成本計劃的“巴巴羅薩計劃”!
回覆列表
其實最嚴重的兩個問題:1、人員非戰鬥減員率很高,德軍沒著冬裝戰鬥造成大量老兵減員;2、德軍很早就使用合成柴油來代替稀缺的原油製品,然而此種柴油的抗凍性非常差,在俄羅斯大地上幾乎無法使用。簡而言之,帝國的血脈都凍住了,打仗還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