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空雄鷹46

    這是肯定的。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不應該這樣問,準確的說,通訊手段的進步不一定非得要單一依賴某一種技術的進步,在出現綜合技術跨越式進步的時候,通訊方式反而會滯後,當通訊方式的技術跟上社會技術進步的時候,通訊技術會飛躍式發展。畢竟單項應用類技術突破很難,而突破後的發展卻很快。這就是這個領域的特徵。所以,在計算機技術出現跨越式發展的時候,通訊技術必然跟隨進步,至於以什麼方式體現很難說,估計會依託全息技術......

  • 2 # 河東三叔

    而對現代科技的發展,用“日新月異、斗轉星移”毫不為過。從電子通迅發明以來,歷經了無線電、有線(電話)、再回歸無線(尋呼機、手機、網路等),前期用時長,越到發展後期更新換代越快。

    無線電改變了世界,縮小了地理差異,催進軍事、民生各領域的快速發展。1901年12月12日,隨著嘀、嘀、嘀三聲訊號,無線電實現了跨大西洋首次實用通訊,人類正式進入跨空間的電迅交流。地球真的叫“村”了。

    習慣以1876年美國貝爾取的電話專利為準,雖然不是他第一個發明。歷經百年,電話造型千變萬化。

    行動電話時代,1958年蘇聯工程師就發明了ЛК-1行動電話,但是行動電話走出實驗室真正進入商業化,是1973年由美國摩托羅拉發明推廣。看兩款尋呼機和舊手機,再看看當年多有型的大哥大,絕對是身份的象徵。

    時間跨越很快,按鍵手機還沒到手多久,直接進入了網路時代,智慧手機出現。

    從1997年開始,智慧手機逐步進入大眾視野,並以極快的速度替代傳統行業,如數碼像機、膠捲(大家都知道的柯達)等,在新生事物面前,傳統行業沒有任何還手能力,說取代就取代。

    手機已經發展到目前的5G時代,隨著電器產品小型化、智慧化、立足長遠,類似於科幻電影中的可穿戴式、全息投影式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一一實現並開啟一場新的科技進步。

  • 3 # 八戒你瘦了729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不應該僅僅侷限於“何時”,也就是不能只是單純性的關注一個時間節點。我們不妨這樣設想,智慧手機之後會是什麼新型的高科技通訊裝置?那麼此類裝置的出現或者說此類裝置的流行普及將會取代智慧手機!

    在手機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經歷過什麼通訊裝置,再展望一下未來!我們知道最開始我們是寫信發電報之類的,後來有了電話,就開始打電話。再後來於1973年,美國摩托羅拉工程師馬丁·庫帕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業化手機。手機才真正地普及起來。手機也是電話,移動的電話!寫信、發電報、打電話、用手機這樣的發展我們不難看出資訊的傳遞時間越來越短了,傳遞資訊的裝置越來越便攜了。那麼未來的趨勢就會是新的裝置傳遞起來資訊比現在的智慧手機更快,比現在的手機更加的便攜。(當然還有其他特性,但是這兩點是未來裝置取代現如今智慧手機的根本要素。也就是說不具備這兩點就談不上取代。)

    時間短,時效快在未來可以看到的是會出現5G網路;便攜性(因為現在的手機已經相當便攜了)我們可以大膽預測,以後會出現穿戴式、植入式裝置。這樣的裝置不會專門佔用我們口袋,也不會出現丟失忘帶等困擾。通訊裝置成為身體的一部分,或者一件衣服,一頂帽子等等就可以用來通訊。那麼這樣的裝置什麼時候會出現呢?至少一百年甚至於更長時間。在此之前智慧手機的地位不會被取代,只會是革新。(例如說手機材料的革新,5G取代4G網路)(圖片來源於網路)

  • 4 # 技術閒聊

    智慧手機被取代那是必然趨勢,現在科學技術正處於飛速發展的上升期,科技發展必然是迭代更新的過程。

    比如以前的膠片相機,柯達很有名吧,已經完全被數碼相機給取代了。現在的手機已經做得很強大,就猶如一臺微型電腦,集成了攝像、音樂播放、影片播放等功能,MP3、MP4已經漸漸的被智慧手機給取代了。

    智慧手機的出現,淘汰了許多電子產品,除了MP3、MP4以外,還有按鍵手機,比如諾基亞,可是之前的王者手機。由此可見,現在的技術是向高度整合化發展,單一功能的電子裝置漸漸地都將會被其它裝置整合而面臨淘汰。

    未來科技的方向是大資料、網際網路、智慧化的綜合,電子產品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整合度越來越高。現在科技即將進入5G時代,5G時代普及之後,無人駕駛、智慧家居、人工智慧等領域跟著發展,全面實現物聯網需要一定的過程。到那時人類進入了另一個時代,當前的智慧手機已經滿足不了人類的需求,尋求改變,或許未來不需要再用手機也不是不可能,估計被其他東西所取代了。

    總結,根據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未來10~20年以內,手機必將重大變革,完全更新換代,至於會是什麼樣子的,目前也只是猜測。

  • 5 # 大傻瓜的自留地

    手機作為個人移動終端,我的觀點是不會被取代,而是會變形

    可能的方向是不會再有目前手機的形態,而是變成穿戴裝置。

    用其他的方法來進行互動

    (柔性螢幕 AR眼鏡之類的)

    或者還有一種趨勢是,你身上不再需要很強大效能的手機

    而只是需要一個收發端就行。

    然後透過雲平臺給你提供手機的效能

    這樣可以更加有利於做續航和便捷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虛擬幣眾籌有哪些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