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滅亡的真實原因是十常侍之亂嗎?
十常侍之亂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我認為是一個男人。
什麼是十常侍
十常侍指中國古代東漢(公元25年—220年)靈帝時操縱政權的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十二個宦官。他們都任職中常侍。也是漢靈帝時的宦官集團。
十常侍之亂
起因:外戚和宦官集團的利益之爭
背景
中國後漢末期, 桓、靈二帝起, 因儒懦無能而崇信宦官之讒言, 反而使忠誠志士相繼遭到陷害, 導致朝政十分散亂; 中央政權不再是三權分立, 上至宦官公然買賣官職; 加上號稱“十常侍”的張讓、趙忠等人朋比為奸, 他們手握實權, 與外戚爭名奪利, 輪流把持中央、挑撥內政、剝削地方,將帝尊置之為虛, 使國威日下低落。
過程:
何進專權
1.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漢靈帝得病,靈帝有皇子劉辯和劉協兩人。彌留之際,把劉協託付給西園軍首領宦官蹇碩,意欲立之為帝。
四月十一日,漢靈帝在南宮嘉德殿逝世。蹇碩欲殺皇后之兄大將軍何進,不料被內應暗示,逃過一劫。
四月十三日,何進擁皇子劉辯即帝位,是為漢少帝。少帝年僅14歲,故其母何太后臨朝主持朝政, 實權旁落於何進之手。
蹇碩欲先下手為強,出掉何進,反被何進同郡中常侍郭勝出賣。四月二十五日,何進殺掉蹇碩,把禁軍全部置於自己指揮之下。
外戚之爭
漢靈帝生母董太后的侄子——驃騎將軍董重,與何進權勢相害,宦官依附於董重。何進設計將其逮捕,董重自殺。董太后惶惶不安,猝死。從此,何進及何太后失去民心。
謀誅宦官
袁紹建議何進,除掉宦官,被何太后阻止。何進新近掌握重權,瞻前顧後,未能實行。
招攬外軍:(擴充實力)
袁紹進言何進,讓外軍進發洛陽,來威脅太后。雖被主簿陳琳、典軍校尉曹操、侍御史鄭泰、尚書盧植等先後勸諫何進放棄尋求外援,進未聽從。董卓等外軍進軍到洛陽附近時,何進派人阻止董卓,董卓撤軍至夕陽亭。
宦官反擊
袁紹以竇武被害威脅何進,何進優柔寡斷,期間密謀洩露。
光熹元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何進入長樂宮,奏告何太后,請求殺死全體中常侍。談話內容被張讓等人竊聽,設定埋伏。假召何太后旨意,何進入省閣,被殺於喜德殿前。
破宮殺宦
何進部將吳匡聽聞何進被殺,打算率軍入宮,於青瑣門外放起火來。袁術引兵突入宮庭,但見閹官,不論大小,盡皆殺之。袁紹、曹操斬關入內。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個被趕至翠花樓前,剁為肉泥。宮中火焰沖天。張讓、段珪、曹節、侯覽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劫去內省,從後道走北宮。太后從窗中跳出,盧植急救得免。
吳匡率軍殺死何苗。袁紹令軍士殺十常侍家屬,盡皆誅絕,多有無須者誤被殺死。曹操一面救滅宮中之火,請何太后權攝大事,遣兵追襲張讓等,尋覓少帝。
八月二十七日,段珪等劫少帝、陳留王等走小平津。被閔貢殺死張讓等數名宦官之後,段珪等既投河死。貢乃扶帝及陳留王至雒舍,後為董卓率眾迎還宮中。
至此,十常侍之亂結束。
影響
十常侍之亂中,爭鬥的兩大集團外戚與宦官同歸於盡,軍閥董卓率先一步找到劉辯與劉協。昭寧元年(189年)九月,董卓廢劉辯改立劉協為帝,不久又弒殺劉辯與何太后。袁紹、袁術、曹操、鮑信紛紛逃離洛陽,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從此,各路諸侯並起,漢王朝名存實亡。
外戚、宦官兩大集團覆滅,士族軍閥時代開啟,最後魏蜀吳三分天下,史稱三國。
評價
為什麼會有宦官專政和外戚專權?這個是歷史遺留問題。從漢章帝放縱外戚開始,漢和帝年幼,由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漢殤帝年幼,由太后鄧綏臨朝聽政。漢安帝時期,由鄧太后和外戚鄧騭掌權。漢順帝時期,由於皇位是靠宦官得來的,基本是宦官專政。漢衝帝時期,由太后梁妠臨朝攝政,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漢質帝時期,外戚權臣梁冀掌權,後毒死漢質帝。漢桓帝時期,依靠宦官單超等誅大將軍梁冀,朝政轉入宦官之手。漢靈帝時期,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
由於長期的宦官專政和外戚專權,導致一系列問題出現:政治局勢不穩,朝廷逐漸昏暗腐敗,社會矛盾加劇,民怨沸騰。
個人認為東漢滅亡的原因:兒皇帝太多,長期由外戚和宦官掌權,長期導致皇室未能加強類似中央集權等措施來鞏固皇權。由此產生土地兼併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地方豪強逐漸壯大,以致後期形成地方割據勢力(關東集團、西涼集團等)。宦官和外戚為中飽私囊,苛捐雜稅名目眾多,民不聊生,比方出現了黃巾起義。
東漢滅亡的直接原因,可以說是十常侍之亂,但根本原因是我的總結。
總結:就一個原因,老子死的早,兒子不掌權。 你看,是不是因為一個男人——漢章帝?所以說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作為身居高位(最牛逼的)男人,別亂搞!
開個玩笑而已,還是制度問題,不多說了。
東漢滅亡的真實原因是十常侍之亂嗎?
十常侍之亂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我認為是一個男人。
什麼是十常侍
十常侍指中國古代東漢(公元25年—220年)靈帝時操縱政權的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十二個宦官。他們都任職中常侍。也是漢靈帝時的宦官集團。
十常侍之亂
起因:外戚和宦官集團的利益之爭
背景
中國後漢末期, 桓、靈二帝起, 因儒懦無能而崇信宦官之讒言, 反而使忠誠志士相繼遭到陷害, 導致朝政十分散亂; 中央政權不再是三權分立, 上至宦官公然買賣官職; 加上號稱“十常侍”的張讓、趙忠等人朋比為奸, 他們手握實權, 與外戚爭名奪利, 輪流把持中央、挑撥內政、剝削地方,將帝尊置之為虛, 使國威日下低落。
過程:
何進專權
1.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漢靈帝得病,靈帝有皇子劉辯和劉協兩人。彌留之際,把劉協託付給西園軍首領宦官蹇碩,意欲立之為帝。
四月十一日,漢靈帝在南宮嘉德殿逝世。蹇碩欲殺皇后之兄大將軍何進,不料被內應暗示,逃過一劫。
四月十三日,何進擁皇子劉辯即帝位,是為漢少帝。少帝年僅14歲,故其母何太后臨朝主持朝政, 實權旁落於何進之手。
蹇碩欲先下手為強,出掉何進,反被何進同郡中常侍郭勝出賣。四月二十五日,何進殺掉蹇碩,把禁軍全部置於自己指揮之下。
外戚之爭
漢靈帝生母董太后的侄子——驃騎將軍董重,與何進權勢相害,宦官依附於董重。何進設計將其逮捕,董重自殺。董太后惶惶不安,猝死。從此,何進及何太后失去民心。
謀誅宦官
袁紹建議何進,除掉宦官,被何太后阻止。何進新近掌握重權,瞻前顧後,未能實行。
招攬外軍:(擴充實力)
袁紹進言何進,讓外軍進發洛陽,來威脅太后。雖被主簿陳琳、典軍校尉曹操、侍御史鄭泰、尚書盧植等先後勸諫何進放棄尋求外援,進未聽從。董卓等外軍進軍到洛陽附近時,何進派人阻止董卓,董卓撤軍至夕陽亭。
宦官反擊
袁紹以竇武被害威脅何進,何進優柔寡斷,期間密謀洩露。
光熹元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何進入長樂宮,奏告何太后,請求殺死全體中常侍。談話內容被張讓等人竊聽,設定埋伏。假召何太后旨意,何進入省閣,被殺於喜德殿前。
破宮殺宦
何進部將吳匡聽聞何進被殺,打算率軍入宮,於青瑣門外放起火來。袁術引兵突入宮庭,但見閹官,不論大小,盡皆殺之。袁紹、曹操斬關入內。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個被趕至翠花樓前,剁為肉泥。宮中火焰沖天。張讓、段珪、曹節、侯覽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劫去內省,從後道走北宮。太后從窗中跳出,盧植急救得免。
吳匡率軍殺死何苗。袁紹令軍士殺十常侍家屬,盡皆誅絕,多有無須者誤被殺死。曹操一面救滅宮中之火,請何太后權攝大事,遣兵追襲張讓等,尋覓少帝。
八月二十七日,段珪等劫少帝、陳留王等走小平津。被閔貢殺死張讓等數名宦官之後,段珪等既投河死。貢乃扶帝及陳留王至雒舍,後為董卓率眾迎還宮中。
至此,十常侍之亂結束。
影響
十常侍之亂中,爭鬥的兩大集團外戚與宦官同歸於盡,軍閥董卓率先一步找到劉辯與劉協。昭寧元年(189年)九月,董卓廢劉辯改立劉協為帝,不久又弒殺劉辯與何太后。袁紹、袁術、曹操、鮑信紛紛逃離洛陽,組成關東聯軍討伐董卓,從此,各路諸侯並起,漢王朝名存實亡。
外戚、宦官兩大集團覆滅,士族軍閥時代開啟,最後魏蜀吳三分天下,史稱三國。
評價
為什麼會有宦官專政和外戚專權?這個是歷史遺留問題。從漢章帝放縱外戚開始,漢和帝年幼,由養母竇太后臨朝稱制。漢殤帝年幼,由太后鄧綏臨朝聽政。漢安帝時期,由鄧太后和外戚鄧騭掌權。漢順帝時期,由於皇位是靠宦官得來的,基本是宦官專政。漢衝帝時期,由太后梁妠臨朝攝政,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漢質帝時期,外戚權臣梁冀掌權,後毒死漢質帝。漢桓帝時期,依靠宦官單超等誅大將軍梁冀,朝政轉入宦官之手。漢靈帝時期,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
由於長期的宦官專政和外戚專權,導致一系列問題出現:政治局勢不穩,朝廷逐漸昏暗腐敗,社會矛盾加劇,民怨沸騰。
個人認為東漢滅亡的原因:兒皇帝太多,長期由外戚和宦官掌權,長期導致皇室未能加強類似中央集權等措施來鞏固皇權。由此產生土地兼併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地方豪強逐漸壯大,以致後期形成地方割據勢力(關東集團、西涼集團等)。宦官和外戚為中飽私囊,苛捐雜稅名目眾多,民不聊生,比方出現了黃巾起義。
東漢滅亡的直接原因,可以說是十常侍之亂,但根本原因是我的總結。
總結:就一個原因,老子死的早,兒子不掌權。 你看,是不是因為一個男人——漢章帝?所以說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作為身居高位(最牛逼的)男人,別亂搞!
開個玩笑而已,還是制度問題,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