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去世,七歲幼子繼位,“主少國疑”,人心浮動,正是陰謀家奪權的大好時機。蓄謀已久的趙匡胤集團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了。然而,周世宗臨終有令,軍政主要由韓通處理,兵權在其手中,趙匡胤雖貴為殿前都點檢,實際上手中無兵。況且,首都開封府中,後周皇室所在,一般情況下,大臣大多是擁戴皇室的,軍隊亦不例外。因此,趙匡胤集團一時還無從著手。顯德七年(960)元旦,百官正在早朝,突然,收到鎮(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縣)透過驛站傳來的警報:“北漢引契丹入寇”,舉朝震驚。周世宗剛即位,北漢即引契丹來攻,此次會不會又是那樣呢?倉皇之中,執掌朝政的宰相範質、王溥等人馬上決定出兵抵禦。
韓通掌軍政,受顧命,為“在京巡檢”,不宜領兵出征;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進,此時領兵駐防揚州;因此,領兵出征的責任,自然落到了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的身上。於是,後周朝廷便派趙匡胤率領大軍,北上禦敵。事實證明,所謂“北漢引契丹入侵”,完全是謊報軍情。趙匡胤由此重獲兵權,並可以機動調兵遣將,集聚自己的力量,分散或削弱擁戴後周的勢力,伺機奪權。當年,後周太祖郭威不就是如此乾的嗎?其時,趙匡胤曾親眼目睹了全過程,印象格外深刻,此時,如法炮製,是駕輕就熟的事了。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913~963),年長於趙匡胤,資歷也比匡胤深,匡胤雖則“兄事之”,終非心腹,於是,先派他在正月初二率領前軍出發。
前軍開拔後,京城開封城內已謠言四起,人們紛紛傳言,將在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訊息傳開,害怕遭受搶劫計程車民紛紛逃難,亂作一團,人心惶惶。只有範質、韓通等人和皇宮以內的人,全然不知道一點兒訊息。趙匡胤調動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高懷德和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隨同出征,而讓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候王審琦這兩位義社兄弟留守京城抽空侍衛司力量,使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失去直接掌握的軍隊;留義社兄弟率殿前軍留守,奪權就有內應了。這個安排,是含有深意的周密安排,確保了趙匡胤奪權行動的成功。正月初三,趙匡胤率大軍離開開封北上,特別對部隊嚴加約束。大軍出愛景門,“紀律嚴甚”,秩序井然,京城人心稍安。
趙匡胤的謀士趙普、李處耘、楚昭輔等人,都隨軍出發。趙匡義此時,也在出徵軍中,當時的職名是內殿祗候供奉官都知。這是他第一次隨同兄長出兵打仗。這一年,匡義二十二歲,已是青年小夥子了。正月初四,趙匡胤策動兵變,回師開封,逼迫小皇帝舉行“禪代禮”,將皇帝之位“讓”給了匡胤匡胤時年三十四歲。正月初五,因為趙匡胤即帝位前是歸德軍宋州(今河南商丘)。節度使,故定國號為“宋”,改元“建隆”,大赦天下。於是,宋朝建立起來,趙匡胤後來被尊為“宋太祖。因為兵變是在開封東北的陳橋驛發動的,史稱“陳橋兵變”。宋太祖當了皇帝以後,為避諱,匡義改名光義,匡美改名光美。
光義被任命為殿前都虞候,領睦州(今浙江建德)防禦使,開始執掌兵權。光美則授嘉州(今四川樂山)防禦使。在“陳橋兵變”過程中,光義究竟發揮過什麼作用?《東都事略》卷3《太宗本紀》《太平寶訓政事紀年》卷1《太宗皇帝》、《宋史》卷4《太宗一》等處均無一字提及。《邵氏聞見錄》卷7,甚至引《建隆遺事》,記載光義留在京城陪母親杜氏,並未隨匡胤出征。唯《長編》與《隆平集》有所記載。太祖入城不剽掠,此事為宋人所傳頌,極為推崇。邵雍(1011~1077)說,宋朝有五件事,是“自唐虞而下所未有者”第一件即是:“革命之日,市不易肆”,就是說的不剽掠之事。如果據《長編》和《隆平集》的記載,這件功德無量的事,是出自光義的建議,那光義豈不偉大?然而這和光義早年的其他事差不多,大致仍是光義或臣僚編造的。
《長編》的記載,有注曰:“《舊錄》,禁剽劫都城,實太祖自行約束,初無納說者。今從《新錄》。”元人袁桷《清容居士集》卷41《修遼金宋史搜訪遺書條列事狀》曰:“宋太祖實錄,舊有兩本。一是李昉諸臣所為,太宗屢曾宜索,已有避忌。至真宗鹹平再修,王禹偁直書其事,出為黃州”“前實錄無太宗叩馬一段,後錄增入,顯是迎合。”袁桷的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宋太祖實錄》,曾修過兩次:太宗時一次,真宗時一次。第一次所修,被稱為《太祖舊錄》,第二次所修,被稱為《太祖新錄》。太宗對《太祖舊錄》不滿,屢次要求宰相“可集史官重撰”,真宗時終於完成,“凡得姓、受禪、平僭偽、更法制,皆創行紀述,視前錄較詳”。
於是,“太宗叩馬”之說出現了趙光義成了陳橋兵變的主要策動人物,不剽劫都市主要是光義之功,那麼,光義繼承太祖的帝位更加名正言順了。《隆平集》不正說:“太祖嘉帝英略,友愛益至,傳位之意始於此”嗎?趙匡胤剛奪得帝位即準備傳位給光義,十七年後的光義繼位豈非順理成章,完成了太祖心願?光義和《新錄》云云,目的無非如此而已。然而,終難掩天下後世的耳目!總之,宋太宗在宋朝建立以前,本無什麼活動可以記述,無什麼事蹟可言。但在他登上帝位以後,史官迎合,自己編造、杜撰出不少事蹟,卻全都經不起推敲,從而使其早年事蹟,撲朔迷離,淆人耳目。撥開迷霧,還其本來面目,卻原來無甚可言,更無功可計,只是沾了父親與兄長的光而已
周世宗去世,七歲幼子繼位,“主少國疑”,人心浮動,正是陰謀家奪權的大好時機。蓄謀已久的趙匡胤集團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了。然而,周世宗臨終有令,軍政主要由韓通處理,兵權在其手中,趙匡胤雖貴為殿前都點檢,實際上手中無兵。況且,首都開封府中,後周皇室所在,一般情況下,大臣大多是擁戴皇室的,軍隊亦不例外。因此,趙匡胤集團一時還無從著手。顯德七年(960)元旦,百官正在早朝,突然,收到鎮(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縣)透過驛站傳來的警報:“北漢引契丹入寇”,舉朝震驚。周世宗剛即位,北漢即引契丹來攻,此次會不會又是那樣呢?倉皇之中,執掌朝政的宰相範質、王溥等人馬上決定出兵抵禦。
韓通掌軍政,受顧命,為“在京巡檢”,不宜領兵出征;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進,此時領兵駐防揚州;因此,領兵出征的責任,自然落到了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的身上。於是,後周朝廷便派趙匡胤率領大軍,北上禦敵。事實證明,所謂“北漢引契丹入侵”,完全是謊報軍情。趙匡胤由此重獲兵權,並可以機動調兵遣將,集聚自己的力量,分散或削弱擁戴後周的勢力,伺機奪權。當年,後周太祖郭威不就是如此乾的嗎?其時,趙匡胤曾親眼目睹了全過程,印象格外深刻,此時,如法炮製,是駕輕就熟的事了。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913~963),年長於趙匡胤,資歷也比匡胤深,匡胤雖則“兄事之”,終非心腹,於是,先派他在正月初二率領前軍出發。
前軍開拔後,京城開封城內已謠言四起,人們紛紛傳言,將在出軍之日,“策點檢為天子”。訊息傳開,害怕遭受搶劫計程車民紛紛逃難,亂作一團,人心惶惶。只有範質、韓通等人和皇宮以內的人,全然不知道一點兒訊息。趙匡胤調動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高懷德和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隨同出征,而讓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和殿前都虞候王審琦這兩位義社兄弟留守京城抽空侍衛司力量,使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失去直接掌握的軍隊;留義社兄弟率殿前軍留守,奪權就有內應了。這個安排,是含有深意的周密安排,確保了趙匡胤奪權行動的成功。正月初三,趙匡胤率大軍離開開封北上,特別對部隊嚴加約束。大軍出愛景門,“紀律嚴甚”,秩序井然,京城人心稍安。
趙匡胤的謀士趙普、李處耘、楚昭輔等人,都隨軍出發。趙匡義此時,也在出徵軍中,當時的職名是內殿祗候供奉官都知。這是他第一次隨同兄長出兵打仗。這一年,匡義二十二歲,已是青年小夥子了。正月初四,趙匡胤策動兵變,回師開封,逼迫小皇帝舉行“禪代禮”,將皇帝之位“讓”給了匡胤匡胤時年三十四歲。正月初五,因為趙匡胤即帝位前是歸德軍宋州(今河南商丘)。節度使,故定國號為“宋”,改元“建隆”,大赦天下。於是,宋朝建立起來,趙匡胤後來被尊為“宋太祖。因為兵變是在開封東北的陳橋驛發動的,史稱“陳橋兵變”。宋太祖當了皇帝以後,為避諱,匡義改名光義,匡美改名光美。
光義被任命為殿前都虞候,領睦州(今浙江建德)防禦使,開始執掌兵權。光美則授嘉州(今四川樂山)防禦使。在“陳橋兵變”過程中,光義究竟發揮過什麼作用?《東都事略》卷3《太宗本紀》《太平寶訓政事紀年》卷1《太宗皇帝》、《宋史》卷4《太宗一》等處均無一字提及。《邵氏聞見錄》卷7,甚至引《建隆遺事》,記載光義留在京城陪母親杜氏,並未隨匡胤出征。唯《長編》與《隆平集》有所記載。太祖入城不剽掠,此事為宋人所傳頌,極為推崇。邵雍(1011~1077)說,宋朝有五件事,是“自唐虞而下所未有者”第一件即是:“革命之日,市不易肆”,就是說的不剽掠之事。如果據《長編》和《隆平集》的記載,這件功德無量的事,是出自光義的建議,那光義豈不偉大?然而這和光義早年的其他事差不多,大致仍是光義或臣僚編造的。
《長編》的記載,有注曰:“《舊錄》,禁剽劫都城,實太祖自行約束,初無納說者。今從《新錄》。”元人袁桷《清容居士集》卷41《修遼金宋史搜訪遺書條列事狀》曰:“宋太祖實錄,舊有兩本。一是李昉諸臣所為,太宗屢曾宜索,已有避忌。至真宗鹹平再修,王禹偁直書其事,出為黃州”“前實錄無太宗叩馬一段,後錄增入,顯是迎合。”袁桷的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宋太祖實錄》,曾修過兩次:太宗時一次,真宗時一次。第一次所修,被稱為《太祖舊錄》,第二次所修,被稱為《太祖新錄》。太宗對《太祖舊錄》不滿,屢次要求宰相“可集史官重撰”,真宗時終於完成,“凡得姓、受禪、平僭偽、更法制,皆創行紀述,視前錄較詳”。
於是,“太宗叩馬”之說出現了趙光義成了陳橋兵變的主要策動人物,不剽劫都市主要是光義之功,那麼,光義繼承太祖的帝位更加名正言順了。《隆平集》不正說:“太祖嘉帝英略,友愛益至,傳位之意始於此”嗎?趙匡胤剛奪得帝位即準備傳位給光義,十七年後的光義繼位豈非順理成章,完成了太祖心願?光義和《新錄》云云,目的無非如此而已。然而,終難掩天下後世的耳目!總之,宋太宗在宋朝建立以前,本無什麼活動可以記述,無什麼事蹟可言。但在他登上帝位以後,史官迎合,自己編造、杜撰出不少事蹟,卻全都經不起推敲,從而使其早年事蹟,撲朔迷離,淆人耳目。撥開迷霧,還其本來面目,卻原來無甚可言,更無功可計,只是沾了父親與兄長的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