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龍鳳

    林徽因——第一代女建築師,對建築、工藝的三大貢獻

    林徽因左手文學,右手建築,作為近現代第一代女建築家,在建築、工藝上面做出了寶貴探索和貢獻。可以歸納為實踐、理論和教育三個方面。

    一、實踐上,野外考察,參與國家建設設計

    1.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和同事餐風露宿,頂雨冒雪,深入晉、冀、魯、豫、浙等15省,190多個縣,登上爬下,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透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國認識,從此加以保護。比如趙州大石橋、應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等。

    2 . 參與了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等設計。國徽圖案的設計工作,許多新的構思是她首先提出並勾畫成草圖。1952年,林徽因抱病參加,與助手一起完成了紀念碑須彌座的圖案設計。

    4 . 參與設計了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築格局,分為墓區和骨灰堂兩部分,莊嚴肅穆。

    5.1949年初,協助梁思成編寫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其後又為保護北京古建築做出了積極努力。

    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為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提出修建“城牆公園“設想。

    6.主持或指導設計了雲南大學“映秋院”宿舍和清華大學“勝因院”宿舍等建築設計。

    二、學術上,大膽創新,探索現代建築理論

    1.大膽理論創新。她的論文包括《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與梁思成合著)、《清式營造則例》第一章緒論、《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寧寺談到建築年代的鑑別問題》(林徽因、梁思成)、《中國建築史》(遼、宋部分)、《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與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其中,《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是首次由中國學者發表的關於論述中國建築的理論性文章之一。首次在理論上定義了中國建築的木框架結構體系的基本特徵。

    提出了符合中國民族主義情結的價值判斷。運用當時國際上的藝術觀念與方法,將中國建築作為世界文明體系中一種獨特的系統進行論述、評價。澄清了西方學者對中國建築的曲解和誤讀。奠定了後來幾十年間用於分析評價中國建築的理論要點和基本框架。

    由她執筆的《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中描述的民居狀況,是當時最早的關於民居實物的描述之一。

    《現代住宅設計的參考》一文,在以清一色的古建築、文獻等研究論文為面貌的著作中,顯現作者的獨特眼光。

    林徽因在一九五三年“關於首都文物建築保護問題座談會”上,提出了要保護民居住宅建築:“藝術從來有兩個系統,一個是宮殿藝術,一個是民間藝術,後者包括一些住宅和店面,如何儲存這些是非常重要的。”她的發言得到了重視,對以後的古建文物保護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3.普及建築知識。1952年以後,林徽因當選為建築學會理事,並任《建築學報》編委。和梁思成翻譯了《蘇聯衛國戰爭被毀地區之重建》,為國家建設提供借鑑。先後撰寫了《中山堂》《北海公園》《天壇》《頤和園》《雍和宮》《故宮》等一組介紹中國古建築的文章。

    三、教育上,蓽路襤褸,建築事業薪火相傳

    1 .參與創辦了東北大學建築系。1928年,梁思成、林徽因應邀來校創辦了建築系。梁思成任系主任,林徽因既當教師,又當助手。主講《雕飾史》和專業英語,這是當時最早開設專業英語的建築學系之一。

    林徽因還參加了由校長張學良發起的徵集東北大學校徽圖案大獎賽,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一舉奪魁。

    2.參與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築系。

    一九四六年,在清華大學建築系成立之初,梁思成赴美國考察。林徽因承擔起組織工作。吳良鏞先生回憶到:“林徽因雖然經常臥病在床,卻能運籌帷幄,是一位事業的籌劃者,指揮者。

    在建築系裡,林徽因首次開設了“住宅概論”課,系統教授現代住宅建築設計理論。某種意義上講,這是第一代建築理論家對中國建築文化的核心之迴歸。

    這兩所大學建築系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建築專業人才。

    3.林徽因影響了梁思成選擇了建築事業。1924年夏,兩人一同去美國學習建築學。梁思成這樣回憶:“我當時連建築是什麼還不知道,徽因告訴我,那是包括藝術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一門學科。因為我喜愛繪畫,所以我也選擇了建築這個專業。”這是徽因對建築事業做的另一個特殊貢獻吧。

    業內專家和朋友這樣評價林徽因:

    吳良鏞(兩院院士):“一位了不起的中華第一女建築師,才華橫溢的學者。”

    樓慶西(清華大學古建研究所所長):“當之無愧地是中國建築歷史與理論這門學科的創始者與奠基者之一。”

    蕭乾(作家):“我不懂建築學,但隱約覺得徽因更大的貢獻,也許是在這一方面,而且她是位真正的無名英雄!”

    卞之琳(詩人):“她是她的丈夫建築學和中國建築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過主要是後者的得力協作者,實際卻是他靈感的源泉。”

    1987年,清華大學申報的梁思成、林徽因和同事主持的《中國古代建築理論及文物建築保護的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釣魚蘸大醬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