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句詩是現代人原創,之後被廣泛引用,作者難以考證。其中”乘風破浪“、”快馬加鞭“、”正當時“、”自奮蹄“都有可查的典故: 1、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宋書·宗愨傳》 原文: 宗愨(què),字元幹,南陽涅陽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貴,必破我門戶。”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與拒賊,十餘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天下無事,士人並以文藝為業,炳素高節,諸子群從皆好學,而愨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稱。 宗愨是南北朝時期的人,他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精心刻苦地練武,直到練成了才對他叔父說:“我有了本事,就可以乘長風破萬里浪。”(“乘風破浪”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後來宗愨真的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將軍。 2、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愈於人乎?”子墨子曰:“我將上太行,駕驥與牛,子將誰驅?”耕柱子曰:“將驅驥也。”子墨子曰:“何故驅驥也?”耕柱子曰:“驥足以責。”子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責!”—《墨子·耕柱》 《耕柱》是中國古籍《墨子》裡記載的一篇文章,見於《墨子》第四十六篇。《墨子》是古代勞力者之哲學 ,現在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墨子言行的記錄。《漢書·藝文志》著錄"《墨子》七十一篇",班固注曰墨子:"名翟,為宋大夫,在孔子後。"《隋書·經籍志》著錄"《墨子》十五卷,目一卷,宋大夫墨翟撰"。《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都著錄"《墨子》十五卷,墨翟撰"。現在通行本《墨子》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關於《墨子》的佚失情況,一種說法是從漢代開始的,另一種說法是南宋時佚失10篇,其餘8篇是南宋以後佚失的。墨子(前468 -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戰國初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一說魯國(今山東滕州)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 3、生僧快馬隨鞭影,寧作痴人記劍痕。—陸游《村居》 原文:村居 作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動著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裡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讚美。讀了這首詩,讀者好像跟詩人一起飽覽了美麗春景,一起分享著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樂。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原文:行路難·其一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盪起伏、複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衝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遊千載之上,彷彿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鬱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複雜心理。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覆迴旋以後,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透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汙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鬱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5、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臧克家《老黃牛》 原文:老黃牛 作者:臧克家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翻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老黃牛》裡的老黃牛如此辛勤勞作,不辭辛苦,則完全來自於它自身的動力了:“不待揚鞭自奮蹄”。這裡,“物”與“我”融為一體,“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老牛,也即年逾古稀、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詩人自己。年逾古稀的詩人揮筆寫下了《老黃牛》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並藉助於不辭辛苦、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老黃牛的形象,讚美了勞動人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情壯志。詩人堅信烏雲遮不住太陽,堅信祖國永遠屬於人民,他要在有生之年為祖國和人民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這兩句詩是現代人原創,之後被廣泛引用,作者難以考證。其中”乘風破浪“、”快馬加鞭“、”正當時“、”自奮蹄“都有可查的典故: 1、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宋書·宗愨傳》 原文: 宗愨(què),字元幹,南陽涅陽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貴,必破我門戶。”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與拒賊,十餘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天下無事,士人並以文藝為業,炳素高節,諸子群從皆好學,而愨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稱。 宗愨是南北朝時期的人,他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精心刻苦地練武,直到練成了才對他叔父說:“我有了本事,就可以乘長風破萬里浪。”(“乘風破浪”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後來宗愨真的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將軍。 2、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愈於人乎?”子墨子曰:“我將上太行,駕驥與牛,子將誰驅?”耕柱子曰:“將驅驥也。”子墨子曰:“何故驅驥也?”耕柱子曰:“驥足以責。”子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責!”—《墨子·耕柱》 《耕柱》是中國古籍《墨子》裡記載的一篇文章,見於《墨子》第四十六篇。《墨子》是古代勞力者之哲學 ,現在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於墨子言行的記錄。《漢書·藝文志》著錄"《墨子》七十一篇",班固注曰墨子:"名翟,為宋大夫,在孔子後。"《隋書·經籍志》著錄"《墨子》十五卷,目一卷,宋大夫墨翟撰"。《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都著錄"《墨子》十五卷,墨翟撰"。現在通行本《墨子》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無原文。關於《墨子》的佚失情況,一種說法是從漢代開始的,另一種說法是南宋時佚失10篇,其餘8篇是南宋以後佚失的。墨子(前468 -前376),名翟(dí),春秋末戰國初期宋國(今河南商丘)人,一說魯國(今山東滕州)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 3、生僧快馬隨鞭影,寧作痴人記劍痕。—陸游《村居》 原文:村居 作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動著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裡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讚美。讀了這首詩,讀者好像跟詩人一起飽覽了美麗春景,一起分享著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樂。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原文:行路難·其一 作者: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盪起伏、複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衝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遊千載之上,彷彿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鬱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複雜心理。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覆迴旋以後,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透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汙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鬱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5、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臧克家《老黃牛》 原文:老黃牛 作者:臧克家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翻細作走東西。 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 《老黃牛》裡的老黃牛如此辛勤勞作,不辭辛苦,則完全來自於它自身的動力了:“不待揚鞭自奮蹄”。這裡,“物”與“我”融為一體,“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老牛,也即年逾古稀、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詩人自己。年逾古稀的詩人揮筆寫下了《老黃牛》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並藉助於不辭辛苦、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老黃牛的形象,讚美了勞動人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情壯志。詩人堅信烏雲遮不住太陽,堅信祖國永遠屬於人民,他要在有生之年為祖國和人民奉獻出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