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騎馬寺的少年
-
2 # 開天闢地2020
江蘇女排 “場上的每一名的攻手,在個人能力方面 相差無幾”,找不出“打關鍵分的關鍵型球員”。換句話來說,江蘇女排場上“得分點”會相對分散。
因此二傳球員、出手的 “近網球以及扎網球”,平均分攤下來,每名攻手打到“爛球”的機會,會相對較少,與對方球員 發生身體接觸 的意外情況,會相應的減少。
相對於江蘇女排、場上沒有核心球員、或者說核心球員“人滿為患”來說。天津女排場上、是具有“核心球員”,具有“打關鍵分的關鍵人”。換句話來說,天津女排場上的“得分點”相對較少,進攻點過於“單一和集中”。因此李盈瑩打到“近網球、扎網球”的次數,要“數倍”於張常寧以及其餘攻手。
因此造成了 “攻攔雙方” 發生身體接觸的機會,成倍的增加,就見怪不怪了。
“常在河邊走,哪個不溼鞋”。一年365天去河邊、自然要比一年當中,去不了3天半的人,溼鞋的可能性更大。
但如果要是以一名球員、在球隊總的“進攻次數”佔比,與腳“過中線”以及發生意外頻率,來衡量一名球員、攻防技術的專業性以及合理性。
或許江蘇女排的二傳以及攻手,在個人技術性方面問題、要更多一些。需要提高的空間,要更大一些。
-
3 # 茗風242
不帶前衝動作,張常寧起跳是略側身不是正朝網衝過去的,她落地後極力避免觸網和腳過中線的。甚至不惜自己摔倒。而李盈瑩猛打猛衝,落地前衝,造成腳尖過中線,形成墊人家腳的現象。和遼寧的段放類似,真是毀人不倦。其實要李盈瑩去沙排鍛鍊一下就知道了,沙排對持球連擊判的松,但對觸網過中線判的嚴格。張常寧就是沙排轉行來的,養成了這個習慣了。
李盈瑩與張常寧還是兩種不風格的主攻,張常寧的力量優勢更明顯,喜歡用力量去炸手或打穿攔網;而李盈瑩更擅長“鑽縫兒”,打點穿線的能力比較強。要想每次都能鑽縫成功,李盈瑩就必須更貼近網口去進攻。
1.張常寧喜歡遠網進攻,李盈瑩更依賴於近網。張常寧打沙排出身,沙灘排球的進攻不用特別近網就能打出很好的得分,這也養成了張常寧習慣於遠網強攻的特點,直到2019年世界盃和去年排超決賽張常寧的進攻在上步速度、下手速率上才明顯加快。另外,張常寧有1米95的身高,3米25的扣球高度,在國內聯賽或者對陣亞洲球隊時,她的扣球點還是有明顯優勢的,不用特別近網去搶速度,居高臨下硬砸也能突破。
但李盈瑩就完全不同,李盈瑩的扣球高度僅為3米12,目前國內球員也普通高大化,李盈瑩1米92的身高並不是特別出眾,僅就進攻力量而言她也趕不上張常寧、劉晏含。然而,李盈瑩繼承了天津女排殷娜、王麗等打點穿線的手法,腳下上步雖快,但揮臂這一下速率卻非常快,典型的“慢上快打”。在進攻方面的球商上,李盈瑩能夠看著對方的攔網手選擇進攻線路,而不像張常寧一味靠力量去死勒。輕打或重扣李盈瑩手上的變化是非常多的。
特別是她的暴扣小斜線,即便是在有重點攔防的情況下,成功率也很高。如果能夠打出又暴又斜的小斜線進攻,進攻點就必須儘量去貼近網口,否則這條小斜線是根本切不出來的。而切完小斜線之後,身體下降腳肯定是要過中線的。刁琳宇為了封堵李盈瑩的斜線進攻,攔網時也是比較近網,這也造成了後起跳者受傷的典型案例。
如果李盈瑩像張常寧、朱婷那樣遠網調攻的話,她的力量和扣球高度不支撐她能得這麼多分。因此,非常近網、貼網的進攻扣球也成為李盈瑩的進攻風格,這也是她造成多人受傷的根本原因。試想一下,你像曾春蕾5米線大調攻,那樣會過中線傷人嗎?李盈瑩所有的進攻都偏近網的,對近網依賴程度較高。
同樣過中線李盈瑩、張常寧還是有所不同,後者更多的是沒有收住力量緩衝。張常寧也有過中線傷人的事件,但同樣都是過中線,張、李二人還是明顯有所不同的。
1.李盈瑩“近網情怯”,明知不改,張常寧則因收不住力量緩衝。可以比較一下張、李二人的扣球影片,張常寧後三進攻常常是因為前衝力過大,為了追求拉高點,扣球後力量收不住,而導致中線,甚至有整個人摔倒半個身子都過了中線。然而,李盈瑩過中線就明顯不同了,她自己知道遠網進攻,自己力量和高度都有不足,為了搶點都是靠近網口去下手。
大部分扣球之後,李盈瑩的身體都是貼網的,腳更是在中線附近或過了中線。這種扣球手法,李盈瑩應該是心知肚明,在連續傷了好幾個人之後,依然沒有改變,還是源於李盈瑩進攻得分的需要,這是她的扣球特點所導致的。遠網強攻得分能力差,不得不去近網搶速度、搶下手、搶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