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37971769417

    今年,一場被稱為“黑命貴”的運動席捲大洋彼岸的美國,無數黑人走向街頭,恣意的向世界表達自己的不滿。

    其實,美國能有這麼多黑人走向街頭,某種程度上說明美國黑人的境遇並沒有那麼糟糕。根據公開的資料,美國黑人大致佔到總人口的13%,這麼多黑人聚居在美國,說明美國對黑人的政策還是比較寬鬆的。

    在另外一些移民國家,情況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根據去年澳洲的人口統計,在現今的2544萬澳洲居民中,92%是白人,其餘主要為亞洲裔人口和澳洲土著,非洲裔人口屈指可數。這在現今的發達國家中是非常罕見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不光是非洲裔黑人,歷史上的澳洲曾經對白人以外的一切族群都非常排斥,建國僅120年的澳洲在七十多年的時間裡堅持所謂的“白澳政策”,這一政策極大影響了澳洲的人口構成,也影響了當今澳洲的民眾心態。

    在白人到來之前,澳洲原先是有土著人口的,這些土著人口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被來到澳洲的白人視為牲口而肆意虐殺。

    1788年第一批白人殖民者登陸時,澳洲約有30萬土著,到了1920年,這個數字就只有6萬了。

    1901年,澳洲聯邦建立,一個由移民構成的新的主權國家正式誕生。

    與美國等其他移民國家不同,澳洲立國之初便立志於把澳洲變成純白種人的國家,頒佈了一系列法律排斥和歧視有色人種,限制白人以外的移民。

    首先是著名的《郵電法案》。聯邦建立僅僅半年,澳洲國會在制定這一和移民政策沾不上邊的法案時便迫不及待地加入限制有色人種的條款,該法案的第15條規定:

    “凡接受聯邦郵政補助金的船隻,不論其是否在澳洲註冊,應只僱傭白種人勞工。”

    同年,澳洲又通過了《限制移民入境法案》,該法案規定,每個移民必須要會一種歐洲語言,否則不能入境。

    要知道,如此赤裸裸的種族歧視,即使是它的宗主國——販運黑奴的鼻祖英國也早就摒棄了。

    在英國的干預下,澳洲不得不作出修改,對來自印度和日本的移民放寬限制。到了1912年,在當時新成立的民國政府的抗議下,經過英國的大力斡旋,澳洲再次對法案進行了修改,華人獲得了與日本人和印度人同等的地位。

    與很多其他國家引入黑人作為勞工不同,澳洲建國之後,對來自於太平洋島嶼的黑人勞工實施驅逐政策,對已經在澳洲勞作多年的黑人全部遣返回所屬島嶼,並嚴禁從太平洋任何島嶼移入黑人勞工。

    這毫無疑問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

    即使是合法的亞洲裔移民,在上世紀的澳洲也很難獲得和白人平等的地位。

    聯邦選舉條例規定,居住在澳洲的土著黑人、亞洲人、非洲人一概沒有選舉資格。

    《殘廢撫卹金和養老金條例》規定,土著黑人和亞洲裔移民無權領取撫卹金與養老金。

    《剪毛工人待遇條例》規定,華人移民工人和白種移民工人不得同住一室。

    很多工會的章程規定,亞洲人、混血兒以及澳洲土著黑人無權加入工會。

    實際上,澳洲是把種族主義政策當成國策來實施的。著名的工黨領袖華森曾在聯邦國會赤裸的表示:“我們之所以要反對有色人種和澳洲人混雜在一起,主要是因為這樣會造成種族汙染。”

    具體上,大致有下面四個理由:

    第一,一旦有色人種進入澳洲,那麼澳洲將會成為一個多種族國家,如此將產生種族壓迫。為了避免種族壓迫,澳洲要限制有色人種移民進入。

    第二,有色人種的進入,將會造成白種人就業機會的減少,同時拉低白種工人的工資。為了保障白人的生活水平,澳洲要限制有色人種移民進入。

    第三,太平洋諸島上的黑人勞工,本身處於奴隸或者半奴隸地位,他們的到來會加深階級矛盾,引發動亂。為了社會的穩定,澳洲要禁止黑人移民進入。

    第四,由於第三點,引入黑人勞工很可能會人為製造新的奴隸制,而這是不道德和不人道的,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出現,澳洲要禁止黑人移民進入。

    這種赤裸裸的種族歧視經過澳洲人的理論化與系統化,竟然有了正義的外衣,這是美國和南非的種族主義者們望塵莫及的。

    二戰之後,隨著世界反對種族主義運動的崛起,澳洲的“白澳政策”最終於1972年被廢除。然而,我們也要看到,這一政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儘管現在沒有一個澳洲人會宣稱自己是種族主義者,然而那種浸潤到骨子裡的種族優越感是很難在幾十年的時間裡被抹除的。

    這能解釋很多問題。

    美國和歐洲的白人也有優越感,但是他們會時刻提醒自己並做出相應的修正,這就使得他們在面對有色人種時表現得格外剋制——他們生怕被認為是種族主義者。

    澳洲人則可能完全意識不到種族主義的存在,就好像原始人類意識不到空氣的存在一樣——因為他們就生活在空氣之中。

    同樣,美華人或者歐洲人或許是“別有用心”的,但是美華人和歐洲人的“別有用心”往往帶著明確的目的,具有理性的成分,而澳洲人很可能純粹是一時興起,他們有可能完全是在用種族優越感思考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購買基金在哪個平臺買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