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584615443462

    0、聽到謠言的第一時間嚴肅明確地提出抗議並要求停止傳播

    好吧,你可能會說,身在其中才能知道很多時候沒那麼簡單。尤其如果一開始選擇了忍讓、沉默以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時間並沒有幫你自證清白,會讓人煩惱。為什麼不選擇公開澄清?可能你會不希望自己和負面資訊聯絡在一起,也不希望事態擴大、原本小範圍謠言因為你的澄清被更多人知曉、繼而將你和負面資訊掛鉤。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我想告訴你的是:對,尋求正義是有風險和代價的。而不尋求正義的代價更大。

    另一方面,時間及時很重要。如果因為繁忙或猶豫錯過了視窗期,事後很久才鼓起勇氣/下決心/找到時間處理,可能效果不好。一是,謠言對你名譽的損害和對你心情的負面影響隨著時間理論上是呈開口向下拋物線形狀的,最開始時間越長傷害越大,而你也不知道啥時候斜率開始變負;二是,晚了可能就不好處理,顯得舊事重提,別人都忘了,八卦熱度過了,就只有你因為受到傷害了還念念不忘。如果去申訴等,一方面再次點燃話題、可能對你造成二次傷害,另一方面也很難操作,比如不好收集證據。

    1、在一個理想的世界中,我們當然希望清者自清、謠言止於智者、身正不怕影子歪、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等等;然而我不相信雞湯和童話,現實世界不是這麼運作的。倒不是說人性善惡,只是群體中的資訊傳播有其規律,人是不完全理性的。譬如假如前面的俗話有分量,那麼俗話中也有說諸如,無風不起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之類難聽且無邏輯的話,人們也經常拿來無腦佐證一個謠言。因此,我覺得如果謠言對你產生了實質性負面影響(已經退一步了),不能毫無作為、置之不理。

    2、思考梳理一下謠言八卦為什麼產生、核心事實是什麼、造謠傳謠的人是誰、動機是什麼。知道自己透過分析和行動,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比如是找到造謠者,讓對方公開道歉?還是訴諸法律要求賠償各種損失等。

    3、闢謠在具體環境中如職場/學校,是有成本的,不僅是時間精力成本,在方法不恰當的時候,可能造成額外的damage,適得其反,甚至助長謠言傳播。比如一個經典的案例是,奧巴馬當年競選的時候,有謠言攻擊他是穆斯林。他的競選班子做了一套宣傳影片反覆闢謠強調奧巴馬不是穆斯林,但最後,調查發現很多選民過了一段時間只記住了“奧巴馬”和“穆斯林”高度相關,甚至忘了是正相關還是負相關…… 我們都不想和負面資訊聯絡在一起、讓自己頭上頂著一個不好的label。所以建議評估一下做個決策,要麼就冷處理、積極腔調正面形象讓謠言逐漸平息;要麼就果斷、理性、正式、堅定、明確地處理,不要猶豫不決或情緒化。

    4、如果自己過往有讓人容易誤解的言行,停止相關行為,如有必要,在合適的機會澄清。可能有時候我們會有強烈的逆反心理,比如:憑什麼別人說我不能和已婚異性老闆走太近我就不應該走太近?我覺得自己和ta很聊得來,我才不在乎別人說什麼。 那麼評估一下第五條。個人不建議高敏感的人挑戰社會常識和人際規則,管理一下你的逆反心理,可以少吃點苦頭。如果你是個比較鈍感和不容易被別人影響/自我中心思考問題(無貶義)的人,那麼我覺得這個帖子你應該可以跳過不看了哈哈。

    5、瞭解自己的性格。如果你是個高敏感、高共情的人,那麼還是要找人解決疏導/闢謠澄清一下的,基本上很難就這麼算了。如果你是比較鈍感的人,平時大大咧咧又什麼都說出來哪怕說錯也不在意,那可能放著不管也沒問題。

    6、保持透明度和參與度。造謠傳謠的猖獗,有時是因為主角的缺席,沒有正確的資訊提供。同時,如果一個人脫離群體,ta會被符號化。人們在議論一個這幾天剛見面一起吃飯一起聊天的朋友(哪怕只是同事同學)時,會有些良心不安和有所顧忌,因為那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但如果一個人ta沒有見過、不太相處,可能並不會認識到謠言會傷害到對方。

    7、建立積極正面的形象。這個思路有點像疾病模型vs健康模型。不要總是想著如何去制止謠言、告訴人們為什麼你沒有做某事。可以考慮繼續做你應該做的事,保持正面積極,讓大家看到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逐漸謠言就會不攻自破。

    最後,Perception is reality. 有時候你沒有做壞事,這個事實本身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怎麼看待你自己。注意了,不是別人怎麼看待你自己,是你自己怎麼看待你自己。高敏感高共情的人,往往會優先考慮別人怎麼看我,但記住,這往往是你的想象,不是事實。

    更最重要的是你是誰。不是別人說你是誰。

    如果你不希望被流言蜚語定義,不要寄希望於他人的明智——為什麼要讓他人定義你?尤其當你自己才是最清楚事實真相的人——你是誰由你自己說了算。

    另外,操作層面要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你想要的未來是什麼,Eyes on the prize (著眼於目標),就更不容易被荒唐的謠言之類小事(本質上是小事)干擾情緒、影響自我認知。

    Take care! 祝你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楚霸王沒有自刎於烏江,歷史會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