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哥不是個好人
-
2 # 實踐之樹長青
舉個例子,一本很薄的書,上面寫著有限資訊,在太Sunny的照射下,上面的資訊時不時閃爍幾下,就這樣一個東西,工作四十年又如何,一百年又如何!
-
3 # 地理沙龍
謝謝邀請,旅行者1號是美國宇航局設計的一艘太陽系外空間探測器,旅行者1號在1977年9月5日發射,重量為815千克。美國宇航局還在同年發射了旅行者1號的姐妹探測器“旅行者2號”,到目前為止,旅行者1號和2號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超過40年,至今依舊堅守職責,向宇宙空間前進。
所有的探測器在發射到宇宙空間之前,都會做嚴格的檢測,以適應宇宙空間極端高低溫、高宇宙輻射、高真空、高能帶電粒子等環境。當然,任何探測器在宇宙空間中也是會出現裝置壽命逐步老化的現象,不過旅行者1號看來質量很好,目前旅行者1號和2號是人類執行時間最長的探測器。
旅行者1號和2號目前位置圖
旅行者1號和2號之所以能夠執行這麼長時間,主要是因為他們都使用了三塊放射性同位素溫差發電機,也就是“核電池”,旅行者1號的壽命主要取決於“核電池”的使用壽命。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電池的電能輸出能力下降,旅行者1號從2007年開始陸續關閉了一些探測儀器,預計到2025年,可能核電池再不能支援任何裝置的執行需求了。旅行者1號和2號軌跡圖
-
4 # 科學探秘頻道
旅行者一號設計的時候是為了利用太陽系裡面176年一遇的特殊行星幾何排列事件,以期望一顆衛星能夠造訪土星、木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四顆行星。據當時計算,造訪完四顆行星要花費12年時間,遠遠低於常規時候造訪需要的30年時間。所以旅行者一號的設計壽命就是至少達到12年。
不過從目前的情形來看,旅行者一號的壽命已經遠超預期,其已經持續飛行了41年。而科學家預計,還有1-6年時間旅行者一號的電池才會完全停止工作。由此可見,旅行者一號的耐用性真的是強大,也不得不佩服這些儀器的製造者真的是做足了質量。
太空中雖然沒有大氣,但是卻處處充滿了宇宙輻射和太陽高能粒子,所以這些東西對於旅行者一號的電路系統還是有損害的。而旅行者一號能夠一直正常執行,只能說佩服!
回覆列表
剛有彩色電視時,有些品牌電視都能用十幾年,說明質量和技術高。如果一塊控制板能用十年,那可用四塊換著用就是40年了。現在也有很多機器是用多塊容易壞的板或電源。如果用兩個電源一個壞了,還有一個,一樣用。上天的機,板或元器件用的壽命短,一定會有備用的。上天后,在真空中是隨軌道走的,又不用一直飛行,這時不用發動機發電,有太陽能,內有儲蓄電池,工作只是內部機器在工作。一塊好的板用幾十年也正常,功率不大不容易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