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
為什麼科技排最主要因素?想必不用多說,畢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對於我來說,這科技就好像是技能點,是促進玩家國發展的基本配置。
所以,在開局的時候,尤其注意——科技點分配的情況!
首先,得考慮你國家科技、經濟實力、地理位置和人口。
古代劇本:要是玩小國,不要加那麼多的科技點到“科技”。
因為你人口、稅收和外交不允許你緩慢發展科技實力,這會拖累你遊戲程序。
要是大國、中小國家或你對外宣戰,你的稅收會促使你發展不起足夠強大的軍隊。
科技是一種慢性發展的優勢,需要的是時間的積累,而你在發展初期,往往缺乏的是時間。
現代劇本:我個人建議分配四分之一的科技點到“科技”那裡,畢竟在現代世界,科技發展會比古代快一點。
總之一句話:小國不要過多分配科技點到科技中,要多分配到稅收、人口、投資、商品,這四個方面才是直接增強你國力的。
大國嘛,則最好分配三分之一左右,再留四點到六點留給行政和軍隊維護,其餘平均分配所說的四個方面。
若是不能平均,主留稅收、商品這兩個。
2.外交
文明時代系列遊戲的最主要勝利方式就是——外交!
儘管遊戲是不同兩種版本,但是,我認為這遊戲純粹可以靠外交獲取勝利。
軍隊只是必要的威懾手段!
所以,我認為這款遊戲是一種宏觀的內政遊戲,主要管理內政和外交,基本能夠穩贏。
若是不信,我們可以慢慢剖析……
遊戲外交手段:
互不侵犯條約、
附庸—吞併、
送禮、
改善關係、
以上乃是對外關係中最為常用而有效的外交手段。
互不侵犯條約的作用就是保證,讓他國無法直接對你宣戰,一般都是四十回合。
附庸—吞併的作用,則是讓玩家國比AI國強大到有一段距離之後,透過數量龐大的軍隊威懾,而導致AI國向玩家國附屬。
這樣就可以兵不血刃的透過外加手段,滅亡一國。
因此,這種外交手段最主要的還是你軍隊數量。
數量多,哪怕是五塊地區的小國,也能吞併滅亡二十多塊地區的國家。
在這裡只是一種比較。
送禮和改善關係則是保證讓你跟AI國關係親近,這樣你就可以禍水東引。
把一些特別強大的國家,譬如現代劇本的蘇聯、美國、法國等,跟它們打好關係,然後讓它們互掐哦。
然後,你就莫名其妙地得到了十分充裕的時間來發展自身……
這招,我屢試不爽,既消耗大國國力,又牽制它擴張的速度,也降低它地區的穩定度。
3.稅收
最好把稅收調到臨界值,想必大家都不用我說,但一些新手會忽略,所以我還是嘮叨一下。
當然,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遊戲裡,時不時就有AI國突如其來地宣戰,讓你措手不及。
而你又剛好國庫少錢,這時候,必須把投資、商品、科研等全部歸零。
稅收直接拉最高,儘管這是一種殺雞取卵的方式,但沒錢的你,還想怎麼辦?
或許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外交裡的貸款。
可是,你又能貸多少呢?
第一、二次還能借多點,越多次,你貸的數額就越少。
還不如犧牲民眾的幸福度,靠本國實力打贏這場戰爭。
為什麼AI國突然宣戰,而國庫少錢、軍隊數量又不夠時,要做這種“偏激的方式”來應對AI國的侵略?
原因很簡單——如果你有一定的縱深,AI國會讓你欣賞到四面開花、烽火連天的壯觀景色!
就是那麼的五六百人,卻愣是打出了幾萬人的氣勢,既能降低你的稅收,又能削弱你的戰爭潛力,你說難不難受?
倒不如一開始就割下自己的肉,引誘AI國的軍先去佔領你的前沿地區,然後你在略微靠後的地區,緊急設定防線,再把它推出去。
否則,AI國的軍隊就能不斷分化佔領地區,讓你原本捉襟見肘的軍隊,不得不劃出去一些。
這樣,你的前線軍隊就徹底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打又打不過敵軍主力,滅也滅不掉敵軍的小股部隊,那你是不是還得廢一番心思,耗費時間跟敵軍纏鬥?
因此,在遊戲中,稅收是遊戲國力的直接體現!
同時,它也會在每個回合裡,按一定程度緩慢提升稅收。
因此,無論你招收多少軍隊,只要不大於你國家地區的承受程度,一般都能養得起數量頗為可觀的軍隊。
這樣,你的軍隊就能在外交層面上,突出它——比在實戰中更為強的優勢。
4.投資
投資是一種隱形的發展國力的途徑。
它不似科技那樣,十分明顯的提升,而是在潛移默化下,緩慢提升你國家的發展度。
這個發展度發揮的好,是可以直接影響你的稅收的,所以“投資條”的份額,最好是僅次於科技的,這樣就能跟科技相輔相成,兩頭提高你的國力和稅收。
1.科技
為什麼科技排最主要因素?想必不用多說,畢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對於我來說,這科技就好像是技能點,是促進玩家國發展的基本配置。
所以,在開局的時候,尤其注意——科技點分配的情況!
首先,得考慮你國家科技、經濟實力、地理位置和人口。
古代劇本:要是玩小國,不要加那麼多的科技點到“科技”。
因為你人口、稅收和外交不允許你緩慢發展科技實力,這會拖累你遊戲程序。
要是大國、中小國家或你對外宣戰,你的稅收會促使你發展不起足夠強大的軍隊。
科技是一種慢性發展的優勢,需要的是時間的積累,而你在發展初期,往往缺乏的是時間。
現代劇本:我個人建議分配四分之一的科技點到“科技”那裡,畢竟在現代世界,科技發展會比古代快一點。
總之一句話:小國不要過多分配科技點到科技中,要多分配到稅收、人口、投資、商品,這四個方面才是直接增強你國力的。
大國嘛,則最好分配三分之一左右,再留四點到六點留給行政和軍隊維護,其餘平均分配所說的四個方面。
若是不能平均,主留稅收、商品這兩個。
2.外交
文明時代系列遊戲的最主要勝利方式就是——外交!
儘管遊戲是不同兩種版本,但是,我認為這遊戲純粹可以靠外交獲取勝利。
軍隊只是必要的威懾手段!
所以,我認為這款遊戲是一種宏觀的內政遊戲,主要管理內政和外交,基本能夠穩贏。
若是不信,我們可以慢慢剖析……
遊戲外交手段:
互不侵犯條約、
附庸—吞併、
送禮、
改善關係、
以上乃是對外關係中最為常用而有效的外交手段。
互不侵犯條約的作用就是保證,讓他國無法直接對你宣戰,一般都是四十回合。
附庸—吞併的作用,則是讓玩家國比AI國強大到有一段距離之後,透過數量龐大的軍隊威懾,而導致AI國向玩家國附屬。
這樣就可以兵不血刃的透過外加手段,滅亡一國。
因此,這種外交手段最主要的還是你軍隊數量。
數量多,哪怕是五塊地區的小國,也能吞併滅亡二十多塊地區的國家。
在這裡只是一種比較。
送禮和改善關係則是保證讓你跟AI國關係親近,這樣你就可以禍水東引。
把一些特別強大的國家,譬如現代劇本的蘇聯、美國、法國等,跟它們打好關係,然後讓它們互掐哦。
然後,你就莫名其妙地得到了十分充裕的時間來發展自身……
這招,我屢試不爽,既消耗大國國力,又牽制它擴張的速度,也降低它地區的穩定度。
3.稅收
最好把稅收調到臨界值,想必大家都不用我說,但一些新手會忽略,所以我還是嘮叨一下。
當然,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遊戲裡,時不時就有AI國突如其來地宣戰,讓你措手不及。
而你又剛好國庫少錢,這時候,必須把投資、商品、科研等全部歸零。
稅收直接拉最高,儘管這是一種殺雞取卵的方式,但沒錢的你,還想怎麼辦?
或許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外交裡的貸款。
可是,你又能貸多少呢?
第一、二次還能借多點,越多次,你貸的數額就越少。
還不如犧牲民眾的幸福度,靠本國實力打贏這場戰爭。
為什麼AI國突然宣戰,而國庫少錢、軍隊數量又不夠時,要做這種“偏激的方式”來應對AI國的侵略?
原因很簡單——如果你有一定的縱深,AI國會讓你欣賞到四面開花、烽火連天的壯觀景色!
就是那麼的五六百人,卻愣是打出了幾萬人的氣勢,既能降低你的稅收,又能削弱你的戰爭潛力,你說難不難受?
倒不如一開始就割下自己的肉,引誘AI國的軍先去佔領你的前沿地區,然後你在略微靠後的地區,緊急設定防線,再把它推出去。
否則,AI國的軍隊就能不斷分化佔領地區,讓你原本捉襟見肘的軍隊,不得不劃出去一些。
這樣,你的前線軍隊就徹底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打又打不過敵軍主力,滅也滅不掉敵軍的小股部隊,那你是不是還得廢一番心思,耗費時間跟敵軍纏鬥?
因此,在遊戲中,稅收是遊戲國力的直接體現!
同時,它也會在每個回合裡,按一定程度緩慢提升稅收。
因此,無論你招收多少軍隊,只要不大於你國家地區的承受程度,一般都能養得起數量頗為可觀的軍隊。
這樣,你的軍隊就能在外交層面上,突出它——比在實戰中更為強的優勢。
4.投資
投資是一種隱形的發展國力的途徑。
它不似科技那樣,十分明顯的提升,而是在潛移默化下,緩慢提升你國家的發展度。
這個發展度發揮的好,是可以直接影響你的稅收的,所以“投資條”的份額,最好是僅次於科技的,這樣就能跟科技相輔相成,兩頭提高你的國力和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