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全部
在現代的家庭裡,小孩挑食、厭食的現象很普遍,家長們看到孩子不愛吃飯往往擔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其實孩子出現厭食、挑食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疾病所致,絕大部分都是由於父母餵養不當或沒有給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養成了不好的飲食習慣。
甜食是大多數孩子喜愛的食品,這些高熱量的食物雖好吃,卻不能補充必需的蛋白質,而且嚴重地影響了孩子的食慾。食慾不振的孩子,大多數很少喝白開水,他們只喝各種飲料,如桔子汁、果汁、糖水、蜂蜜水等。這樣就使大量的糖分攝入體內,使糖濃度升高,血糖達到一定的水平,會興奮飽食中樞,抑制攝食中樞,因此,這些孩子難有飢餓感,也就沒有進食的慾望了。
甜食影響食慾
此外,隨著天氣變熱,各種冷飲將陸續上市,常喝冷飲同樣會造成孩子缺乏飢餓感。一是冷飲中含糖量頗高,使孩子甜食過量;二是孩子的胃腸道功能還比較弱,常喝冷飲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孩子食慾自然就下降了。
缺鋅引起味覺改變
臨床發現,厭食、異嗜癖與體內缺鋅有關。透過檢查發現,鋅含量低於正常值的孩子,其味覺比健康兒童差,而味覺敏感度的下降會造成食慾減退。
鋅對食慾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唾液中的味覺素的組成成分之一是鋅,所以鋅缺乏時,會影響味覺和食慾,鋅缺乏可影響味蕾的功能,使味覺功能減退,缺鋅會導致黏膜增生和角化不全,使大量脫落的上皮細胞堵塞了味蕾小孔,食物難以接觸到味蕾,味覺變得不敏感。
肉眼觀察一些缺鋅孩子的舌象,可以發現其舌面上一顆顆小小的突起與正常孩子的舌頭相比,前者多呈扁平狀,或呈萎縮狀態。有的缺鋅孩子明顯口腔粘膜剝脫形成地圖舌。
心理因素不容忽視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就餐前,胃內空虛,血糖下降,開始有飢餓感,食慾很好。但是,某些原因會干擾這一規律。許多父母往往不知道孩子的胃腸功能可自行調節,總是勉強孩子吃,甚至有的採取懲罰手段強迫孩子吃,長此以往,這種強迫進食帶來的病態心理,也是影響孩子食慾的原因之一。
父母挑食影響孩子
有些父母愛挑選那些他們認為最好的最有營養的食品給孩子吃,這種挑挑揀揀的做法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自然就會趨向於那些所謂好的食品,而對所謂不好吃卻又含豐富營養的食物,就少吃,甚至不吃。
家長嬌慣孩子
現在的孩子受到父母及上一輩、甚至上兩輩的疼愛,這是很自然的。但是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飲食習慣也聽之任之,無論什麼時候,孩子想吃東西就給他吃,孩子喜歡吃什麼就給他買什麼。有的家長把零食作為哄孩子的工具,哭了、鬧了就給點兒吃的。有的則把食物作為體現母愛和父愛的惟一內容,總怕孩子餓著,於是零食不斷。這樣導致一些兒童吃過多的甜食、水果糖、冰激凌等含糖較多的零食,胃總處於“工作”狀態而沒有足夠的食物排空時間,處於不飢餓的狀態,於是稚嫩的胃就會沒有飢餓感,孩子自然會食慾不佳。
餵養不當
母乳是4個月以前嬰兒最好的營養品,4個月以上的嬰兒,母乳的營養成分就不能滿足其生長髮育需要了。所以4~6個月後必須逐漸增加輔食直至斷奶,這樣,一方面可以鍛鍊嬰兒的咀嚼能力,利於從流食過渡到半流食、直到固體食物過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滿足小兒生長髮育的營養需要。如果輔食新增不及時,孩子到了該斷奶的年齡還沒有能力進食乳類以外的食品,就會影響孩子咀嚼功能的發育,這樣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進食興趣。
家長對孩子的暗示及影響
由於學齡前兒童的“受暗示性”或“模仿性”較強,大人在飲食上的習慣和言行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說哪種飯菜好吃、哪種不好吃,就會給孩子以“暗示作用”,孩子聽了這些話,很可能對某種食物產生反感,形成挑食、偏食的習慣。
孩子生活時間不規律,學齡前兒童的消化器官發育尚未完善,胃容量較少,消化酶和胃酸比成年人分泌少,消化功能不穩定,消化能力較弱,適應性差,極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如果飲食不定時定量、任意玩耍、睡眠不足和缺少適量的活動,都會影響胃腸功能的正常運轉,從而出現食慾不佳。
飲食環境與厭食 吃飯的地方人多嘈雜、開著電視、成人吸菸飲酒、吵吵鬧鬧等,這樣的環境都不利於孩子進餐。
結語:小孩子不吃飯的原因其實有很多種,有時候或許是零食吃多了,不餓了自然也就不想在吃飯啦,如果孩子是因為缺乏某些營養導致的,家長要適量的給孩子補充能量,孩子不吃飯時千萬不要責罵。要理解孩子,作出相對應的引導,其實孩子也是很懂事的。
展開全部
在現代的家庭裡,小孩挑食、厭食的現象很普遍,家長們看到孩子不愛吃飯往往擔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其實孩子出現厭食、挑食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疾病所致,絕大部分都是由於父母餵養不當或沒有給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養成了不好的飲食習慣。
甜食是大多數孩子喜愛的食品,這些高熱量的食物雖好吃,卻不能補充必需的蛋白質,而且嚴重地影響了孩子的食慾。食慾不振的孩子,大多數很少喝白開水,他們只喝各種飲料,如桔子汁、果汁、糖水、蜂蜜水等。這樣就使大量的糖分攝入體內,使糖濃度升高,血糖達到一定的水平,會興奮飽食中樞,抑制攝食中樞,因此,這些孩子難有飢餓感,也就沒有進食的慾望了。
甜食影響食慾
甜食是大多數孩子喜愛的食品,這些高熱量的食物雖好吃,卻不能補充必需的蛋白質,而且嚴重地影響了孩子的食慾。食慾不振的孩子,大多數很少喝白開水,他們只喝各種飲料,如桔子汁、果汁、糖水、蜂蜜水等。這樣就使大量的糖分攝入體內,使糖濃度升高,血糖達到一定的水平,會興奮飽食中樞,抑制攝食中樞,因此,這些孩子難有飢餓感,也就沒有進食的慾望了。
此外,隨著天氣變熱,各種冷飲將陸續上市,常喝冷飲同樣會造成孩子缺乏飢餓感。一是冷飲中含糖量頗高,使孩子甜食過量;二是孩子的胃腸道功能還比較弱,常喝冷飲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孩子食慾自然就下降了。
缺鋅引起味覺改變
臨床發現,厭食、異嗜癖與體內缺鋅有關。透過檢查發現,鋅含量低於正常值的孩子,其味覺比健康兒童差,而味覺敏感度的下降會造成食慾減退。
鋅對食慾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唾液中的味覺素的組成成分之一是鋅,所以鋅缺乏時,會影響味覺和食慾,鋅缺乏可影響味蕾的功能,使味覺功能減退,缺鋅會導致黏膜增生和角化不全,使大量脫落的上皮細胞堵塞了味蕾小孔,食物難以接觸到味蕾,味覺變得不敏感。
肉眼觀察一些缺鋅孩子的舌象,可以發現其舌面上一顆顆小小的突起與正常孩子的舌頭相比,前者多呈扁平狀,或呈萎縮狀態。有的缺鋅孩子明顯口腔粘膜剝脫形成地圖舌。
心理因素不容忽視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就餐前,胃內空虛,血糖下降,開始有飢餓感,食慾很好。但是,某些原因會干擾這一規律。許多父母往往不知道孩子的胃腸功能可自行調節,總是勉強孩子吃,甚至有的採取懲罰手段強迫孩子吃,長此以往,這種強迫進食帶來的病態心理,也是影響孩子食慾的原因之一。
父母挑食影響孩子
有些父母愛挑選那些他們認為最好的最有營養的食品給孩子吃,這種挑挑揀揀的做法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自然就會趨向於那些所謂好的食品,而對所謂不好吃卻又含豐富營養的食物,就少吃,甚至不吃。
家長嬌慣孩子
現在的孩子受到父母及上一輩、甚至上兩輩的疼愛,這是很自然的。但是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飲食習慣也聽之任之,無論什麼時候,孩子想吃東西就給他吃,孩子喜歡吃什麼就給他買什麼。有的家長把零食作為哄孩子的工具,哭了、鬧了就給點兒吃的。有的則把食物作為體現母愛和父愛的惟一內容,總怕孩子餓著,於是零食不斷。這樣導致一些兒童吃過多的甜食、水果糖、冰激凌等含糖較多的零食,胃總處於“工作”狀態而沒有足夠的食物排空時間,處於不飢餓的狀態,於是稚嫩的胃就會沒有飢餓感,孩子自然會食慾不佳。
餵養不當
母乳是4個月以前嬰兒最好的營養品,4個月以上的嬰兒,母乳的營養成分就不能滿足其生長髮育需要了。所以4~6個月後必須逐漸增加輔食直至斷奶,這樣,一方面可以鍛鍊嬰兒的咀嚼能力,利於從流食過渡到半流食、直到固體食物過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滿足小兒生長髮育的營養需要。如果輔食新增不及時,孩子到了該斷奶的年齡還沒有能力進食乳類以外的食品,就會影響孩子咀嚼功能的發育,這樣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進食興趣。
家長對孩子的暗示及影響
由於學齡前兒童的“受暗示性”或“模仿性”較強,大人在飲食上的習慣和言行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說哪種飯菜好吃、哪種不好吃,就會給孩子以“暗示作用”,孩子聽了這些話,很可能對某種食物產生反感,形成挑食、偏食的習慣。
孩子生活時間不規律,學齡前兒童的消化器官發育尚未完善,胃容量較少,消化酶和胃酸比成年人分泌少,消化功能不穩定,消化能力較弱,適應性差,極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如果飲食不定時定量、任意玩耍、睡眠不足和缺少適量的活動,都會影響胃腸功能的正常運轉,從而出現食慾不佳。
飲食環境與厭食 吃飯的地方人多嘈雜、開著電視、成人吸菸飲酒、吵吵鬧鬧等,這樣的環境都不利於孩子進餐。
結語:小孩子不吃飯的原因其實有很多種,有時候或許是零食吃多了,不餓了自然也就不想在吃飯啦,如果孩子是因為缺乏某些營養導致的,家長要適量的給孩子補充能量,孩子不吃飯時千萬不要責罵。要理解孩子,作出相對應的引導,其實孩子也是很懂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