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和萬事興46745

    鯽魚又叫鯽瓜子、土鯽、鯽板子,全國各地叫法不一,也有人根據它的個體,稱為麻將鯽、巴掌鯽和板磚鯽等,湖北武漢當地人,則稱鯽魚為“喜頭魚”。鯽魚在中國分佈非常廣泛,除了青藏高原地區,廣泛分佈於淡水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但從目前現狀來看,中國的鯽魚品種非常混雜,雖然都是鯽魚,卻差別較大。

    懷有魚卵的鯽魚

    鯽魚對大家而言並不陌生,它是我們餐桌上經常食用魚類,但實際上很多人對它並不瞭解,因為鯽魚的品種非常多,如果是光透過長相來辨別,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不認識,或者是叫不上是哪一種鯽魚。鯽魚的品種不一樣,食用起來口感差距較大,販賣者叫賣都說是野生鯽魚,但並非真正的野生鯽魚。那麼,中國鯽魚的品種具體有哪些呢?

    釣友釣獲的鯽魚

    1)、高背鯽

    高背鯽是上世紀70年代中期,在中國雲南滇池及附屬的水系,發展起來的一個具有優勢的鯽魚品種。高背鯽具有個體大、生長速度快、繁殖力強等特點。因背脊高聳而得名。個體最大 3000克,親水性強不宜在內地飼養。

    高背鯽

    2)、方正銀鯽

    方正銀鯽是原產於中國黑龍江省的方正縣雙風水庫,這是一個較好的鯽魚品種,屬於銀鯽。方正銀鯽體表背部為黑灰色,身體兩側和腹部的位置,則是深銀白色,已捕獲的最大單尾體重約1.5千克,野生的個體通常約在0.5~1千克左右。

    方正銀鯽

    3)、彭澤鯽

    彭澤鯽是由江西省的水產科技人員,培育出的一個優良鯽魚品種。彭澤鯽的生長速度是普通鯽的3倍,具有個體大,最大單尾個體能長到5~6公斤,抗逆性強、抗病力強、繁殖能力高和耐運輸等特點,魚肉蛋白質含量為18.28,脂肪含量1.2,屬於高蛋白、低脂肪鯽魚。

    彭澤鯽

    4)、淇河雙背鯽魚

    淇河雙背鯽魚是產於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棲息於一條東西流向的山區性河流淇河,因此而得名。淇河水溫屬於溫性,河水常年不結冰,即使在每年的1~2月份時,水溫仍在保持在10℃以上。淇河鯽魚肉嫩味美,據古籍記載,淇河雙背鯽和無核棗、纏絲鴨蛋,是封建社會時期當地的三大貢品。

    淇河雙背鯽

    5)、湘雲鯽

    湘雲鯽是雜交鯽魚,是由湖南師範大學劉筠院士,經過十多年的潛心研究培育出來的三倍體新型鯽魚。湘雲鯽與其它鯽魚相比,生長速度快飛快,實驗顯示要比普通鯽魚品種快3~5倍,當年投放的魚,最大生長個體可達0.75kg。因為是鯽魚和鯉魚雜交產物,所以大家都喜歡叫它“鯉鯽”,或者是“工程鯽”。

    湘雲鯽

    6)、日本白鯽

    日本白鯽是中國引進外來的鯽魚品種,這種鯽魚是原產於日本琵琶湖的白鯽,是一種大型的鯽魚品種。日本白鯽的適應環境性強,即使棲息在惡劣的環境下,依然可以生長和繁殖,對水溫、水質要求不高,哪怕是在溶氧量較低的環境下也能生存,最大可長到2斤左右。

    日本白鯽

    7)、黃金鯽

    黃金鯽是以散鱗鏡鯉為母本,紅鯽為父本,雜交出來的一個鯽魚新品種。黃金鯽外表體色金黃,整體形體優美,體型較高而頭小,頭後背部隆起,體厚實豐滿,有一對較短的鬍鬚。黃金鯽的全身鱗片晶瑩剔透,鱗片排列整齊,側線鱗31-34枚,體色金黃色看起來十分美觀。

    黃金鯽

    8)、土鯽魚

    土鯽魚又叫野生鯽魚,是在自然水域的水庫、河溝、堰塘等環境下,自然繁殖的鯽魚。土鯽魚的特點:魚的體形細長,頭部較圓,身體的紡錘型非常明顯,魚身側線只有28-30個側線點,從側線數只有28-30匹魚鱗。土鯽魚看上去魚身偏廋,魚腹腔內的腸子細長,野性十足,在溼潤的環境下,離水幾個小時也不易死亡。

    土鯽魚

    另外,土鯽魚一般在春秋兩季產卵,生長的過程較慢。野生的土鯽魚,從幼苗長到3兩重,大約需要2~3年的時間。土鯽魚的顏色會根據棲息環境變化,在水草密集的區域,則呈現金黃色,若是水質較為清澈的環境中,大多呈現青灰色,或者是銀白色。

    自然水域野釣釣獲的白鯽

    鯽魚的品種雖然多,但也是可以透過觀察,來鑑別是否是野生鯽魚。在自然水域生長的鯽魚,通常個體大小不一,所以遇到鯽魚個頭一般大時,這就很有可能是冒牌的野生鯽魚。也可以透過鯽魚的體型來觀察,養殖的鯽魚往往都是背鰭隆起,魚的身體較寬,野生的鯽魚由於食物匱乏,身體總體偏瘦,且前高後低明顯。

    金黃色的野生鯽魚

    野生的鯽魚的顏色,跟養殖的鯽魚顏色差距非常明顯,雖然野生的鯽魚離水後,會出現慢慢的褪色,但還是可以分辨出不同。養殖的鯽魚體色較淺,側面以銀白色的居多,野生的鯽魚體色發淺黃,魚的身體表面光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兩歲半變得特愛哭鬧,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