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易非小易
-
2 # 一束心香
農民起義軍將領黃巢曾寫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通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這首詩表現了黃巢心中要一舉將封建帝王清除掃盡,入主長安,建立自已的人民政權的豪邁氣勢,這首詩先抑後揚,前兩句寫自己等待象秋天這樣的好時機,謀定而後勁,用菊花不畏嚴寒丶盛開怒放的堅強品質,來比喻自己革命的事業無堅不摧,得到勝利,而後兩句是寫革命勝利後他將入主長安建功立業,造福於百姓,使人民的生活就象盛開怒放的滿長安金黃色菊花一樣富庶吉祥!
-
3 # 駿馬洪濤
詠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是唐末胸懷大志的私鹽販子黃巢鬱悶憤懣時寫的七言絕句詩,表達了黃巢目光如炬,敢作敢為,氣吞山河的罕見意志。
後來的黃巢在王仙芝起義被招安失敗後,毅然獨立領兵繼續戰鬥,攻進大唐首都長安,建立“大齊”政權,雖然後來失敗自殺,但手下大將朱溫到底推翻了唐朝改朝換代。
至於有人說,黃巢起兵中部隊曾經吃人做軍糧的傳說,證據不充足。不管怎麼說,豪氣干雲的黃巢成了歷史前進的促進派,這首雄渾悲壯的詩,流傳千古,激勵著年輕人勇往直前,打造歷史!
-
4 # 詩詞散文世界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受到古代文人的喜愛。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陶淵明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而元稹的“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寫出了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而說到哪首菊花詩,更加雄渾悲壯,我覺得要數黃巢的《不第後賦菊》,《題菊花》和鄭思肖的《寒菊》。
1. 《不第後賦菊》
唐代: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此詩是黃巢落第後所作。黃巢在起義前,曾參加科舉考試,科場的失利以及整個社會的黑暗和吏治的腐敗,使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於是豪情倍增,寫下了這首《不第後賦菊》。這首詩是以菊喻志,借物抒懷,透過歌頌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現了黃巢等待時機改天換地的英雄氣魄。2. 《題菊花》
唐代: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這首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壯的,詩中的菊花,是當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於底層勞動人民的化身,黃巢既讚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遭遇命運的不公而憤憤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3. 《寒菊》
宋代:鄭思肖
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鄭思肖是南宋末年的愛國詩人,南宋滅亡以後,便一直隱居在蘇州一個廟裡,終身不仕,連坐著、躺著都朝著南方,表示不忘宋朝,這首詩是作者在南宋滅亡以後所寫。以寒菊象徵忠於故國決不向新朝俯首的凜然氣節。全詩寫得壯烈激昂,擲地有聲。寫出了詩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凜然正氣,真誠地剖白了詩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氣節。自從東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下了不解之緣,成了古代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徵。而黃巢的菊花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壯的,它表現了一位胸懷大志者的本色。而鄭思肖的菊花詩,表現出的是亡國後,不忘故國的悲情,和不向新朝俯首的凜然氣節。同樣是菊花詩,兩位詩人抒發了自己不同的情懷,一個豪情壯志,一個凜然正氣。但他們的菊花詩,一樣流傳千古,我們讀的不只是菊花詩,更需要讀懂的是一種情懷。
-
5 # 芝麻161696524
房屋四閨開差叢叢秋菊,就像是陶淵明的家。我繞籬笆牆賞花,直到太陽下山。並不是我偏愛菊花,只是在它調凋謝之後,就沒有別的花可以欣賞了。(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6 # 直又直
我覺得唐代黃巢,在他巜不第後賦菊》一首比較雄渾悲壯: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菊花又稱黃花,黃巢姓黃,因之僻忌黃字,因之用我字代替,顯得很自然,而且使詩意更加遞進和用心,後來竟成為農民起義軍的領袖,使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一本來是比法句子,成了現實。這首詩也好象起義前的預言,人世間的因果,好像是註定的,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回覆列表
菊花雋美多姿,作為傲霜之花,為歷代文人騷客所喜愛,賦予它高尚堅強的情操。《愛蓮說》有言: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就託物言志來說,菊花可視為隱者之花,與梅蘭竹同列“四君子”之一。今天來分享一首南宋末年鄭思肖的《畫菊》。
鄭思肖對於許多人來說,應該是很陌生的,沒有同一時期的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那麼有名氣,只是小小的太學上舍,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蒙古大軍南下之時,鄭思肖曾上疏抗敵之策,但人微言輕,當政者沒有采納。宋朝滅亡以後。他將隱居的地方命名為“本穴世界”,隱喻“大宋”,並且改字憶翁,號所南,以示不忘故國。他頌菊以自喻,以明志!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兩句寫菊花寧可在香味中死於枝頭,也決不願被北風吹落,隱喻自己堅守節操,不肯投降元朝的骨氣。整首詩表達出悲壯之情,言語間透出堅定不移之志。反映了作者對故國的緬懷,還有對蒙汗國的鄙視和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