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暗永存

    你好,你說的這種方法應該是在用啞鈴訓練時選用兩個不同重量的啞鈴來訓練的方式吧。這種方法確實對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強壯,但是這種方法新手的話,就不要採用了,因為新手有時候並不能把一個動作做的比較標準,這樣的話再用這種方法訓練,只會讓你的身體更容易受傷!

    舉個例子,比如說啞鈴臥推:

    加入左手的啞鈴是30KG,右手是20KG,那麼當你在做臥推時,因為兩邊的重量不相同,你的身體肯定會往一邊傾斜,但是一個標準的臥推是不允許讓身體傾斜的,那麼你如果想對抗掉稍重的一邊對身體的壓力,想要把臥推動作做標準時,一定會使用身體的核心力量來把身體擺正,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確實會同時鍛鍊到身體的核心力量。

    而且會對稍重一邊的胸大肌也會產生更強烈的刺激。

    使用這種方法兩邊啞鈴的差距也不應過大,否則你的核心力量不夠的話,也會容易受傷!

    總之,一定要量力而行!

  • 2 # 餘冠鋒Gordon

    只要是抗阻力訓練,就可以讓人變得強壯,增肌肌肉力量與肌肉質量。

    單側訓練其實比起雙側訓練,對於核心區的刺激更理想,單側訓練更具功能性。訓練初期,更加應該進行單側訓練。

    以下是權威科學文獻對於單側訓練的建議:

    出於以下原因我們建議在訓練中使用單側力量訓練: 由於雙側虧損(BLD:左側與右側單側力量的相加大於雙側同時發力)的現象,單側訓練可以產生更大的力量。 單側訓練可以增加關節穩定性肌肉的訓練。 單側訓練是脊柱承重下降,意味著可以延長運動生涯。 單側訓練是糾正肢體不對稱與肌肉失衡最理想的訓練方法。單側訓練可以讓運動員更好的抵抗多平面的負荷,特別在跑者中在單側干預的訓練中發現,受過單側訓練的跑者下肢減少了額狀面上多餘的移動,減少了損傷。

    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大部分運動中,並不是雙側的發力,單側訓練對於糾正左右肢體不平衡更具實用性意義。

    以下是另一份權威文獻給出的研究:

    當中認為,肢體不對稱對於運動表現是有害的,特別是運動損傷方面,研究指出當左右肢體肌肉差異度大於15%是傷病風險的閾值,我們要將偏差降低至10%以下作為康復的目標。

    我們還是習慣講求證據,以下是例項研究:

    Gonzalo-Skok等人比較單側與雙側訓練對於左右不對稱的影響。隨機抽取2組人每週訓練兩次,採用相同的訓練計劃與訓練量,一組使用傳統雙側訓練(例如:臥推、硬拉、深蹲、高位下拉等),一組使用相同動作的單側訓練(例如:單側臥推、單側深蹲、單側硬拉、單側高位下拉等),訓練持續6周。單側訓練對於不對稱改善了4.8%;雙側訓練對於不對稱改善了2.5%;還比較了兩種方法對於爆發力與變向能力的改變,依然是單側訓練效果優於雙側訓練。

    當然,訓練具有一定的專項性,如果你的訓練目標是要去參加舉重比賽,舉重比賽的要求是雙側發力的,那麼你的訓練就應該以雙側為主。如果以單側為主的訓練可能會導致你的舉重成績下降。

    大部分人並不是以舉重為健身目的,對於健康來說,單側訓練更重要。但是,初學者進行單側訓練,核心穩定要求很高,很容易產生軀幹的代償,那麼做好有專業人士或者朋友的監護下進行。

    最後說一下,筆者基本都是做單側訓練,自重與輕重量為主,基本不做大重量的雙側訓練。我是有將理論賦予實踐的人。

    特別鳴謝:夏良田老師、FitnessViews文獻提供

  • 3 # 博浩說健身

    單側訓練的好處

    當做單腿深蹲時,先拋開負重不說,其動作難度要比雙腿深蹲更大,並且很容易出現左右搖晃站不穩的現象,所以,單側訓練可以提升身體的平衡協調能力,可以提高整體的運動表現。

    當做單側訓練時,所有的負重都會集中在一側,而這一側的大部分肌肉就會被迫參與進來,也就是說,單側訓練時刺激的肌肉更多,並且運動的幅度也可以更大。就拿臥推來說,當採用單手啞鈴臥推時,啞鈴可以下降到更低點,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拉伸刺激胸肌,而槓鈴臥推時槓鈴接觸到胸肌時就被迫停止了。

    更少的負重,但卻產生更大的效果。頸後深蹲時頸部受壓,難免會出現疼痛,而若是把槓鈴深蹲改為保加利亞單腿蹲,那麼在負重減少的情況下,卻能更有效的刺激下肢肌群,同時,頸部也不會承受壓力。

    怎樣進行單側訓練?

    雖然單側訓練的優點有很多,對運動表現的提升速度也比雙側訓練更快,但其也有缺點:持續時間較短,也就是說,經常做單側訓練會更容易達到平臺期,而雙側訓練對運動表現的提升雖然比較慢,但其更長久。所以,我的建議有兩部分:

    在雙側訓練中穿插單側訓練,例如,可以每隔兩週進行一次單側胸肌訓練,將槓鈴臥推改為單手啞鈴臥推,力量不足或者胸肌明顯較小的一側可以著重訓練。

    當目標肌群能夠劃分為左右兩側時,例如胸肌、手臂肌群、腿部肌群等,可以進行單側訓練;而目標肌群的左右兩側界限不夠明顯,或者動作表現主要是兩側同時發力且進行單側訓練比較困難時,例如背部肌群、腰腹肌群等,可以採用雙側訓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聚四氟乙烯材料的相關標準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