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18602863366
-
2 # hc雲夢
《春江花月夜》,題目共五個字,代表五種事物。全詩便扣緊這五個字來寫,但又有重點,這就是“月”。春、江、花、夜,都圍繞著月作陪襯。詩從月生開始,繼而寫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後就月下的思婦反覆抒寫,最後以月落收結。有主有從,主從巧妙地配合著,構成完整的詩歌形象,形成美妙的`藝術境界。
這首詩對景物的描寫,採取多變的角度,敷以斑斕的色彩,很能引人入勝。同是月光,就有初生於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覺的月光,有妝鏡臺上的月光,有搗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麼富於變化!詩中景物的色彩雖然統一在皎潔光亮上,但是因為襯托著海潮、芳甸、花林、白雲、青楓、玉戶、閒潭、落花、海霧、江樹,也在統一之中出現了變化,取得班斕多彩的效果。
詩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造性地再現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同時寄寓著遊子思婦的離別相思之苦。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淨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優美,膾炙人口。
全詩以月為中心,春、江、花、夜作為月的陪襯,主客巧妙地配合,敷以斑瀾的色澤,構成一幅如夢如幻般的空明純美的詩境。全詩由皎潔的月光,鋪寫到海潮、芳甸、花林、白雲、青楓、玉戶、閒潭、落花、海霧、江樹、良辰美景又與人生的短暫與愁苦構成對應,抒發了詩人淡淡的感傷和幽幽探索的心境。
一首《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張若虛在唐代詩歌史上的地位,聞一多稱“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孤篇壓全唐”。
思鄉的心情就像灑在兩岸樹上的月光一樣,明明眼前都是,但偏偏分佈的稀稀疏疏,搖搖曳曳,不知從何憶起。一代一代人都會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面對人生的陰晴圓缺,從詩中我們或許可以得出這樣的感慨:所謂“圓滿”其實就是被“不圓滿”所成就,將短暫的生命活的有價值才不負來此一遭,相信詩人的一生也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