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歐家電清洗

    2018和2019生意多不好做,2018年很多廠生意都不好,所以放假也比較早,工人放假不回家在城市裡待著開銷太大,所以現在返鄉

  • 2 # 文史道

    初五還沒過,村裡又恢復寧靜了。本以為過年會熱鬧一下子呢,誰知道才三兩天的功夫,這年就過了。面對如今“無奈”的現象,很多農村人不得不感慨:年是越來越沒有意思了,這樣的年,過還不如不過。聽到老年人的慨嘆,作者的心裡也是酸溜溜的。

    想當年,過個年,整個正月都是喜慶的,不僅小孩子快樂,連大人們都是很悠閒的;再想想春節前,為了回家團圓,多少人不遠萬里的奔波回來,也就是為了除夕和家人一起“搶搶紅包”“看看春晚”,過年過年,說起來,多麼的心酸,無奈啊!

    第一,年味淡了,沒意思了

    年味淡了,這是近年來很多人都能感受到的現象。之所以年味淡了,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年文化的丟失,是根本原因。

    現在很多年輕人,或者外出打工的農民工,過年回家,更像是一種儀式感,或是為了找尋曾經的那份記憶。然而當過年回到家以後,待上一兩天,會覺得根本找不回曾經的樣子,或幾十年前的“那種感覺”,再加上連了鞭炮都沒有,所以他們就早早的“返程”了。

    第二,節奏加快,避開高峰

    對於華人來說,“春運”無疑是人類史上最大的遷徙。天南地北的人們,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相互交錯,雖然現在交通運輸能力大大提升,動車基本上覆蓋了全國。但是相比以前距離卻遠了,上班時間又是固定的,所以不得不提前出行。

    有一個朋友老家在山西,上班卻在雲南,距離3000多公里,開車單程需要3天,往返需要6天,而春節假期只有7天,即使請假多休息幾天,也不得不提前“返程”。

    另外,現在全國的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每到返程的時候,高速上只有一個字“堵”。原本需要5個小時的車程,硬是能堵到12個小時以上。這個作者就有體會,非常痛苦。

    如果只是大人還好,要是加上小孩子,這樣的擁堵根本不敢“體驗”。堵在那,不僅吃飯是個問題,上廁所也是個大問題。這樣的情況,現在人是越來越明白,為了避免這種不必要的“麻煩”,只能提前“返程”,儘量避開高峰期。

    第三,生活脫節,不習慣農村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在城市生活習慣了,有些不適應農村的生活了,這也是儘早“返程”的一個原因。

    城市裡不僅有便利的交通、通訊,還有更好的生活條件,農村相較於城裡來說,交通不便且生活條件落後了很多,特別是農村一些80年之後的年輕人,早已習慣了城裡的生活,在習慣了城裡便利的交通與生活條件的情況下,在農村確實難以長時間生活。因此過年之後,他們便早早的選擇返程。

    其實作者覺得,現在很多人提前返程,歸根結底還是各種的“無奈”。年味的淡去,是現實的無奈;躲避高峰,是生活的無奈;不習慣農村生活,是生存的無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xcel一個空格里有多個數字,怎麼讓每個數字加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