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完全把孩子隔離在真實生活之外,什麼是都替小孩做主拿主意,使得孩子長大後缺乏主動性,遇到挫折也經受不住打擊
4
回覆列表
  • 1 # 細數人生果

    這種家庭肯定有。

    小到穿什麼衣服,大到高考志願,樣樣操心。孩子成了玻璃杯籠罩下的透明人,融入不了外界,獨立性極差。這樣的孩子小的時候讓父母戰戰兢兢,長大了還是膽戰心驚。怕挨人欺負,怕挨欺負了也不敢說,一輩子替他操不完的心。

    家庭教育最要緊的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可是很多家庭都缺失這一塊,包括我自己,孩子不夠獨立,還有3天就上大學,也在忐忑中,期待他有個快樂的大學生活。

  • 2 # 覺潔72582119907

    您的問題其實有些模糊,沒表達出中心議題!

    但是描述問題,體現了是關於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

    發表一下拙見

    關於孩子的成長,由父母談起。

    世界上沒有生來就有經驗的父母,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已經表明一個人的成長並非屈日可達,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關於教育培養過程,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別!

    1.和自己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

    2.和自己的綜合素養本質聯絡。

    3.和自己的格局見識有深刻影響。

    培育幼苗,你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培養人,尚且如此!

    小草雖然矮小,但能抵禦狂風暴雨!

    參天大樹固然高大威猛,卻偶爾不禁一擊!

    俗話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是一個優秀的生命個體!遵循自然發展為好!不然,把兒女培養了又一個自己,有什麼社會價值呢?

    建議散養,收放有度!為自己,為家庭,為孩子,為社會,都是負責任的!

    時間關係,淺談一下!見諒!

  • 3 # 一爐香說情感
    你的努力,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過度擔心就會過度保護,過度保護就抑制了孩子本來就具備的成長能力。

    魚兒會游泳、鳥兒會飛,孩子也有與生俱來的生存發展功能。父母替孩子做主,剝奪孩子部分自我功能的發展,也無法承擔隨之而來的結果。

    只有完成和父母分離,孩子才能獨立

    記得兒子小學二年級時讀過一本書,講的是狐狸清窩的故事,大意是狐狸族群都會把養育成熟的小狐狸從家裡驅逐出去。故事中一隻瞎了眼的母狐狸,帶著小狐狸靠撿來死老鼠或者別的動物吃剩的東西撫養小狐狸,當小狐狸可以獨立時,狐狸媽媽非常堅決的把小狐狸趕出家,不許他回來。

    小狐狸擔心媽媽捱餓,被趕出家的最初幾天,都從外面撿一些剩食和死老鼠回來給媽媽,被狐狸媽媽嚴厲拒絕,還又踢又咬地,堅持把小狐狸趕出去,小狐狸只能傷心離去。當小狐狸第一次自己捉到活老鼠,高興地送來給媽媽時,發現瞎眼的狐狸媽媽已經餓死了。為了孩子的獨立,她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孩子是獨立又獨特的個體,有著和父母完全不同的認知和感受

    最典型的是“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很多父母從來不承認孩子有著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認知和感受,而是直接用自己的認知和感受替代孩子的,這是更深層次的剝奪。

    當孩子連自己的認知和感受都不被允許,久而久之,他自己也認為這些並不重要,成年後,遇到大小問題,他無法運用功能良好的認知解讀問題、處理問題,更難獨自做決定,成為經典款“媽寶男”。

  • 4 # 嫻雅文苑自媒體

    在我的成長曆程中,經歷了無數的委屈和無奈,被人欺負時除了擔驚受怕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不但自己沒能力反抗,更不敢讓父母知道,害怕父母知道後又會遭到一番訓斥。

    後來,在一次次的被欺壓下,我漸漸明白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做到遇小事不慌,遇大事不驚,兵來將擋,水來土淹。

  • 5 # 靜心別苑

    首先,如果直接字面回答問題,那就是一個字:有,這樣的家庭肯定有。

    但是,這樣的家庭,跟樓主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原生家庭?

    我們改變不了原生家庭

    當你意識到自己身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或者遇到了各種挫折,找半天原因找到原生家庭,又能怎麼樣呢?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當然了,前提是你願意。如果你連自己都改變不了,更不要指望改變別人,尤其是父母。

    不論父母做過什麼,都過去了

    要說過不去的,只是自己不肯放過。老一輩而言,無論父母對孩子做過什麼,哪怕一個人的時候心裡會後悔,嘴上也不會說的。不如就客客氣氣,隨他們去,把自己該做的做好。

    所謂親人之間爭吵,無非是想改變對方,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僅此而已。

    放棄改變對方的想法,這就吵不起來了。

  • 6 # 素之源

    這種現象也是普遍現象!

    現在家庭孩子比較少,家庭中的成年人如果多的話,都會存在這種現象。

    在以前的年代孩子多,父母壓根沒時間管孩子,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物質需求的滿足,人情世故的冷暖,讓我們生活在樓閣中,少了情感的連結,所以就會讓家庭形成這樣子的模式!

    在父母認為要給孩子更多的關愛時候,就形成了相反模式,認為當初自己受過很多苦,所以無形中要承擔,多給自己的孩子更多的保護,那孩子也會有被保護,被關照的生活,這種模式沒有對與錯,每個人的命運不同,去接納這種生活才能明白命運帶給自己是喜還是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39了還在職場打雜,該不該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