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杉石

    你這種說法有點奇怪,既然你說歷朝歷代都不推行柳公權的書法,那你能不能說說歷朝歷代都推行誰的書法了?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書法,他對王羲之的書法非常欣賞,也非常推崇,王羲之的書法能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今天的地位,與李世民的全力推舉不無關係。這算是歷朝歷代推薦前人書法的一例。

    清代乾隆皇帝,建三希堂書房,收藏有王羲之、王獻之及前朝各代名家的墨跡法帖,乾隆曾向眾大臣推薦王羲之父子的書法,這也且算曆朝歷代推薦前人書法的又一例。除此之外,只聽說某位皇帝對某位書家的書法有所偏愛,但未曾聽聞哪朝哪代有特意推行某一位書家的說法。

    至於你問後世有沒有以柳體楷書為基礎發展發展成家的書法家,這個問題既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柳公權是中晚唐時期的楷書大家,他在中國書法史上自有重要的地位,這一點從古至今從無爭議。但對柳公權書法地位的認可,並不等於說他的書法就非常適合後人學習,這一點後世的學者書家早就各有看法。

    “初學顏,七八歲也。字大至一幅,寫簡不成。見柳慕緊結,乃學柳《金剛經》。久之知出於歐,乃學歐。”

    米芾又說:

    “柳公權師歐而不及遠甚,而為醜怪惡札之祖,自柳始有俗書。”

    從柳公權的這二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米芾是認真學習過柳公權楷書的,但柳體楷書顯然在米芾書藝的成長過程中,對米芾所造成的影響是負面的,不然米芾不會對柳書有那麼低的評價。

    董昌其曾總結學柳書的心得,他說:

    “柳誠懸書,極力變右軍法,蓋不欲與《禊帖》(即蘭亭序),面目相似,所謂神奇化為腐朽,故離之耳。凡人學書,以姿態取媚,鮮能解此。餘於虞、禇、顏、歐,皆曾彷彿十一。自學柳公權,方悟用筆古淡處,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趨右軍也”。

    董其昌的這番言論對柳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自從學了柳書後,對王羲之都漸漸疏遠了。但董其昌的這段話卻不被別人所認可。人們都認為他的書法受王羲之的影響遠比柳公權大,認為董其昌這麼吹捧柳公權並不是從實際出發,而是董其昌欲攀附柳書而傳世,傳名而已。清代樑章鉅就曾質疑董其昌的這套說辭,他在《退庵金石書畫跋》中就直言不諱地指出:雖然董其昌說柳公權對他影響如何之大,但在董其昌的書法中,卻看不到半點柳書的影子。”

    柳公權的楷書,法度森然,骨力清奇。用筆結字均嚴謹有餘,沒有半點隨意之處,這既是柳體之長,亦是柳體之短。學柳體楷書易得其形,卻難得其神。因柳體個人風格特點極為突出,所以比較容易模仿,只要抓住柳體楷書中宮緊密、四周舒放的結構特點和方硬瘦勁的筆畫特徵,即可大致相似。但這只是柳書的外在特徵,只是模仿了表象,想學得其神韻卻極難,難到何種程度呢?難到這世間除柳公本人外,再無第二人能寫出柳書於謹嚴之中所具有的那分靈動之氣和那種獨特的氣質神采。

    有人說柳體書法是唐楷的華彩,“精、氣、神”集為一體,這三樣哪一樣都不好學習掌握,更別說在柳體之上進行二次創作。所以後人只可欣賞,略微有所借鑑。這種說法不無道理。

    柳體所具有的獨特的風格特點,使後世少有書家能在他的基礎之上發展成家,很多書者在學習一段時間的柳體後,大多轉學他人。一是柳體難入亦難出,學來學去,收效不大。二是柳體束縛較多,學習久了,容易滋生厭煩之氣。

    回答完畢。

  • 2 # 白先生如是說

    為什麼歷朝歷代都不推行柳公權的書法,後世有沒有以柳體為基礎發展成為的書法家?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你能將柳公權的《玄祕塔》或《神策軍》日臨不輟超過一年,答案自然而然就有了。

    當然,你這麼問了,應該是沒有臨過柳公權的法貼了。

    柳公權的書法,當然是毫無疑問的大師級別,可以這麼理解,柳公權的字,無論內行還是外行看上去都是精品,讓人喜歡。

    為什麼不怎麼推行,其實就一個字——難!

    知難就退嗎?其實練書法人從不畏難。怕是的難得無果。

    柳體就剛好是此類。

    後世有沒有寫柳體成功的?有!鳳毛麟角。

    習書法者講究入貼與出貼。

    入貼難,出貼更難。 柳體兼兩難於一身。所以很多人不推薦。

    入貼難出貼更難——柳體

    柳體法度謹嚴,臨習柳體,筆畫稍長或稍短、稍精或稍細都會直接影響字型效果。

    入貼易出貼難——歐體

    將“九成宮”寫得好的人很多,但基本上都是進入就出不來了。任何寫成功的歐體基本上都是姐妹花,俗稱“看上去差不多”。

    入貼易出貼易——顏體

    《勤禮碑》《麻姑壇》《郭家廟》《顏家廟》都是殿堂級法貼。但又食人間煙火,從顏體出來的大家很多,有顏體神韻,又有個人風格,這是柳體了不起的地方。

    其實類似的經典法帖可欣賞而不被業內推薦的還有:《石門頌》、趙佶的“瘦金體”等。

    個人覺得,可欣賞而不可臨的法貼還有: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金農的“漆書”、王鐸的草書等。

    因篇幅題,就不一一展開論述了。

  • 3 # 豐雨葉

    還沒臨過柳公的。現在臨歐顏。

    特別的顏,開始沒感覺,歐體覺的很漂亮。一旦真正臨時,感覺,歐叫完美,顏叫個性。一個書法家,如果沒有顏的臨,實在是差。

    你可以寫的很好,如歐,X-Trail險絕,但你無法如臨顏的身臨其境。

    骨氣如今誰能?

  • 4 # 飛飛80122

    柳體必須有深厚功底才能寫好,剛勁骨瘦,太難。少有人能寫好,它不像歐趙的門坎低,入門太難,現代人極功近利,沉不下心學,所以寫柳者好者少,但柳粉可非常之多

  • 5 # 聚升堂

    唐以前沒有柳公權,所以不可能推;唐以後宋元明清,為什麼一定要推柳?誰推?不好寫是真的!然歐顏柳趙最有風骨的非柳莫屬。寫不好的話就會畫虎類犬,真要是學到柳字精神,那是可以得意忘形的。

  • 6 # 洪福書畫

    先說第一個問題,後朝為何不推崇栁體。其實,.唐人尚法,唐四家顏柳歐趙比宋四家米蔡蘇黃名氣大多了,一般中中國人或學書的沒幾個不知道。唐四家結字精嚴,筆力遒勁,同為楷書,四家風規自遠,為書壇木鋒,後世宗匠。顏肥柳瘦,歐媚柳勁是四家基本特徵和大體風貌。後世學書者,往往由其一家入手,最後四家均涉,特別柳體,可以強其筋骨,很多學書人都會臨習,筆軟紙柔墨如水,字要有金石氣,要入木三分,摹習《玄祕塔碑》《神策軍碑》便是良方,藥到病除。所以不是後世不推崇,只是當藥在用,病好了誰會記得醫生?還記得開什麼藥方?

    抖音hF19981005

  • 7 # 蘭亭閱筆

    高階的東西,並不容易得到,沒有到達那個層次,是難以對話的。柳公權的書法,尤其是他的正書(可以大約理解為楷書),具有很高的“書法”水準。

    我認為,柳公權的柳楷之於楷書,猶如王羲之《蘭亭序》之於行書。柳楷裡暗藏的妙手密道,甚至比《蘭亭序》更不容易被人看出。

    柳公權的書法並不存著不被推行的集體意識,大家都知道柳公權書法上有過人的功夫,可能太高了,大家都偷偷繞道走,或許還真有這個可能性。

  • 8 # 常一二1

    高層次的東西都是少數人能欣賞,比如芭蕾。正如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如果人人都喜歡柳體,人人能體會柳體的高深莫測那麼柳體也成俗品了!

  • 9 # 朱國友6

    誰說不推崇柳體書法?正因為推崇,才流傳至今,當代啟功是完全柳體書法家,名氣大到人人皆知。社會上有很多寫柳體的。本人什麼體都學,更愛柳體一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孩子上課有什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