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逍遙今

    假如這種能當做貨幣的貝殼能輕易得到的話,這種貝殼就成不了貨幣。或者說這種貝殼很多的話,就會貶值。以太平洋上COROLLA群島中的一個島的石頭貨幣來做個對比,就清楚了。

    石頭是自然界很容易得到材料吧,但這個小島上的人以石頭作為貨幣,還用了幾百年。島上的居民世世代代都用一種開採出來的石頭做為他們流通的貨幣。它可以像我們的紙幣一樣通用,買東西、買房子、娶媳婦的時候用的都是石頭。你可能會覺得疑惑,石頭不是隨地可取的麼,那隨便一塊石頭都可以當作貨幣來使用麼?答案是否定的。雅普島居民使用的石頭都是從距離海島400英里的島上開採出來的,石頭的價值取決於石頭的大小,石頭越大價值就越大。開採出來的石頭會被切成圓形並且在中間鑿出一個圓形的洞來方便運輸。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石頭當貨幣的居民了。

    石頭雖是很常見的東西,但這個島上的居民並不認可本島上的石頭,而且開採這種石頭要耗費大量的人工,就像開採黃金一樣也要付出很多勞動。這個島上的石頭貨幣在這裡滿足了兩大特性:1、大家都認可它。2、稀缺性。

    所以,如果一種貝殼能當貨幣的話,那麼這種貝殼對於這裡的人來說一定不是能輕易獲得的。

  • 2 # 空度先生

    貝幣,用貝殼做成的貨幣。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最開始使用貝幣的起源。

    但新中國成立後,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撰寫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簡報》 ,在其“簡報”中說二里頭遺址出土有一定數量的海貝而且還發現了仿海貝製作的骨貝和石貝。也是由於這個發現,專家們推測,貝幣最早於夏朝範圍使用。

    而在之後,關於貝幣的記載就更多了起來,如人們熟知的《說文解字》【卷六】【貝部】裡就這樣形容:

    “貝,海介蟲也。居陸名猋,在水名蜬。象形。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凡貝之屬皆從貝。博蓋切。”

    這裡的‘海介蟲"就是海洋中帶甲殼的動物,"泉"就是"錢"。

    這段解釋的大意是說,貝是一種帶甲殼的海洋生物,古時以貝為貨幣,以龜為寶物,周代開始有了錢這種貨幣形式,至秦代廢棄了貝。

    同時,也可以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字型得出一些聯絡。

    如:財、販、貨 、賄等。

    首先,我們要考慮,貝作為貨幣,其自身所涵蓋的價值。我們知道,貝殼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鈣,而且易碎易得。但對於在使用貝幣的那個時代,貝幣卻因為其堅韌性和易攜帶性,坐穩了當時的貨幣榜首。

    而且我們可以檢視當時的版圖,可以發現,貝在當時社會還具有稀缺性。

    貝產自南方海中,對於北方的夏、商、周來說,是一種外來物品。當時交通不便,內地居民很難獲得海貝,而且串聯在一起的貝殼還可以當做裝飾品,它對於大多數內地區域的人們具有珍稀性,因此這種貴重的外來物被當作最初的貨幣也是很正常的。

    把這些都瞭解了,接下來我們便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貝幣的取得難。

    在貝幣使用的年代,大部分人們都是靠腳步行,對於窮人而言,海邊很遙遠,而且當時沿途並不像現在,都是窮山闢嶺,能不能走到目的地都是一件很難說的事情。

    而窮人在路途中,吃喝都需要能夠進行交換的東西,想要取得貝殼,真是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第二,撿來的貝幣能否流通。

    在貝幣使用的年代,也涉及到一個能否使用的問題。一般來說,擁有大量貝幣的,在當時社會,應該都是有巨大權力的酋長或族長一類,他們手中擁有著大量的人力和資源。放在現代社會來看,他們就像是政府機構,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人們比較相信這些人,所以對於他們所出手的貝幣也願意相信。那麼,這樣一來,窮人即使撿回很多貝幣,但可能和這些酋長所使用的貝幣不同而無法使用。

    更要命的是,當這種行為觸及到一些大氏族的利益時,對於窮人而言,恐怕就是死路一條了。

  • 3 # 大李趣天下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首先用貝殼做貨幣的年代他們的疆土領域很有限,再一個貝殼在當時可能是一種比較稀有的東西,俗話說物以稀為貴。

    咱們先以第一個意見做解答,當時是什麼時代?各種大小部落都有自己的地盤,狩獵區域,大的部落再有貝殼出現的江河流域,可以撿到並收藏貝殼,而小部落可能連條小溪都沒有隻能依託在大部落的下面,這就是所謂的附屬族群部落。其他距離更遙遠一些的更不可能有機會接觸到貝殼,所以導致貝殼的價值提升。

    另外貝殼外觀比較漂亮,其他接觸不到的族群更是覺得驚奇。當時人們大部分接觸的實物都是以動物的骨頭皮毛為主,貝殼肯定讓他們當做寶貝,就像現在的鑽石,因為美觀閃亮稀少被人們當做至寶。既然稀少肯定被當時有勢力的人當做寶貝,用來換去一些物品也是理所當然的。

    總體來說還是因為人們當時的見識有限才會出現的,隨著時代變遷人們的認知也不同,對於他們來說的貨幣也不盡相同。

  • 4 # 田文談歷史

    古人用的貝殼貨幣,並不是海邊那些普通的貝殼,不然還能當錢使用嗎?那財富也就成了不勞而獲啦。

    所以古代的窮人不可能輕易找到這些貝殼的。

    而貝殼貨幣,早已被人們視為稀世珍寶收藏了起來。

  • 5 # 小貓咪看天下

    是這樣的,因為古代利用貝殼作為錢幣,就像現在的錢幣一樣,需要防偽,並且當時作為錢幣用的貝殼,也是比較稀有的貝殼,普通人基本上是接觸不到的。

  • 6 # 19紫氣東來56

    古代用貝殼做貨幣,也有用石頭做貨幣的。這些都是以物換物向貨幣時代轉變過程的產物。如果說貝殼不好獲得,那麼石頭太容易獲得了吧,窮人撿一堆石頭就成了富人?可能嗎?錯矣。

    這要從貨幣的起源和作用談起,貨幣是物資、財富週轉的代用品。用同等值的貨幣代替同等值物質,免除週轉搬運之勞苦。當時尚未發明貴重金屬和紙幣,於是古人就用信譽道德和良心做擔保,當時交通不便,交易面狹窄,只在部落村屯間進行。誰有多少剩餘財富都非常清楚。你擁有多少財富,就自覺的擁有多少貝殼幣。因此,貝殼幣就如同現在的貸款,你必須擁有同等或超過貸款額的財產,銀行方能與你交易。由此可說,窮人就是把房子蓋在海邊,滿屋子的貝殼,你依然是窮人,因為沒人與你交易。

  • 7 # 每日大盤點

    1.一般只有齒貝才能作為貨幣

    這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不是所有貝殼都可以作為貨幣,齒貝才可以,齒貝很少,其稀缺性跟金子一樣,這就決定了這種貝殼不是那麼容易獲得。

    3.交通不便

    古代沿海居住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都身處內地,而且交通困難,把貝殼帶到內地居民集中區的代價也很大。甚至在那個時候,大部分身處內地的人都不知道大海的存在,也不知可以作為貨幣的貝殼是產自大海。

  • 8 # 巴啦啦VS小魔仙

    並不是所有的貝殼都可以,只有特殊的齒貝才可以,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齒貝的稀缺程度和黃金差不多,所以將貝殼看做等同於黃金的自然資源就很好理解了。

  • 9 # 飛飛貓說話

    不是古人憨,是不準。

    古今中外都一個道理,貝殼,金銀,銅錢等東西一旦被國家作為貨幣,就只准國家經營,私人經營是違法的。

    人人都撿貝殼來當錢,豈不攪亂古代市場秩序?

  • 10 # funny5084

    貨幣作為用於交換商品和服務的一般等價物,需要有幾個特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稀缺性。古代用貝殼做貨幣的地域,主要在中原地區。當時沿海人口少,由於交通不便和內陸的來往也不多,所以在中原地區貝殼是非常稀罕的,窮人到哪裡去撿貝殼?

    如果窮人隨便都可以撿到貝殼,貝殼失去了稀缺性,也就不可能保持貨幣的地位了。所以後來除了金銀等貴金屬接替了貝殼成為流通工具,再進一步由政權受控鑄幣(從銅幣逐步進化到紙幣等)來取代了。

  • 11 # 胖胖弓的歷史課

    撿貝殼的難度超乎想象

    貝幣在夏朝的興起與商族的遷陟和興盛有關。商族是一個古老部落, 其始祖為契。契在舜時因輔佐禹治水有功, 被封於亳( 今河南商丘) 。

    商族原居住在黃河中下游, 靠近海濱, 素有以貝殼為裝飾的習慣。他們把貝殼穿一小孔, 用繩串起繫於脖頸、手腕或腳脖之處。因商族部落西遷後, 仍舊懷念舊習, 以貝殼作為裝飾物件或吉祥之物。而中原各部落的人們對貝殼也十分喜愛, 都願意用自己的物品來交換海貝。這樣,海貝就逐漸成了商族部落與其他部落進行交換的物品。

    商族人有外出經商的傳統習慣, 由於不斷地與外族進行交換, 使商族人所存海貝數量減少, 商族人為充實自己的交換手段,有些人就到海濱一帶去撈取或以物品換回一批又一批海貝,然後再用貝殼換取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來充實、壯大自己。

    為什麼窮人不多撿貝殼,讓自己一夜暴富?

    並不是所有貝殼都能做貝幣,在各式各樣的海貝中, 長期充當貨幣的是齒貝 , 古文獻中的“玄貝”、“紫石”、“棗貝”等, 均指齒貝。這種貝正面有一溝槽, 溝槽兩邊有齒紋, 背面隆起, 光潔美麗。

    當時使用貝幣交易的地點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區,要獲得海貝, 需要從海中撈取或在岸邊撿拾。當時自然條件惡劣,運輸條件較差,而且路途遙遠,並不能實現大量運輸。

    當貝幣流行以後,在部族周邊水域的貝殼,能被使用的已經早早被部族掌握住,所以若想開發更多的資源,那麼就得前往更遠的地方。

    貝幣的計算單位是朋, 一朋的貝數, 古人有2枚、5枚之說, 今人一般傾向於10枚一朋, 即每朋10貝。王國維在《說珏朋》中有“五貝一系, 十貝一朋”之說。因為要用繩索系起,所以撿回來的貝殼還需要經過打孔,有很大的損壞機率。

    所以並不是窮人不去撿,而是做不到。

  • 12 # 農民工歪說歷史

    這真是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簡直是異想天開!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如果黃金滿大街都是、可以隨便撿到,它又怎麼會稱為硬通貨呢?黃金之所以“值錢”,就是因為它少、不易獲得。貝幣亦然,如果中國古代海貝到處都是,隨手可以撿一大把,它也就不會被選擇作為貨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了一個停車位,物業只錄入一個車牌號,到哪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