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標峰理論評
-
2 # 閒庭信步海河邊
謝邀,我認為,應該致敬所有的煤礦工人,他們是開採光明奉獻社會的使者!也請尊重煤礦工人,因為所有的最危險行業煤礦排在第一位!礦工們沒有白天黑夜在暗無天日的礦井下辛勤勞動,雖然現在機械化程度高了,但是勞動強度仍然非常大,重體力活仍然需要人工操作,而且現在的井工煤礦深度大多數已經達到負一千多,每上一個班從家裡走直到下班回家,一線員工最少得十三四個小時,還有水、火、瓦斯、煤塵、頂板、衝擊地壓等災害隨時危及人身安全,還得承受高溫熱害,還有塵肺病等職業病,一不留神,破皮工傷是經常發生的事,嚴重點就是手腳胳膊腿骨折,再嚴重了那就是危及生命了…非常危險之至。不再說了,敬請所有的礦工們一定要好好想想,自己是家庭的頂樑柱,想想妻兒老小在家翹首盼望,一定要按照三大規程規定施工,一切按章操作,杜絕違章現象,做到先安全後生產,不安全排除隱患後再生產,始終把安全擺在為天的位置!高高興興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來!衷心祝願所有的煤礦工人平平安安!家庭幸福和諧美滿!
-
3 # 智聯校園
沒有煤礦工人日以繼夜的付出,你以為你能溫暖的度過嚴寒的冬天?沒有煤大家都得抖著過年,就衝這一點就得給煤礦工人們點贊,再想想多少重工業都離不開煤礦,沒有煤礦,咱大中國哪能在短時間就成長為一個超級大國,這麼一想煤礦工人簡直是國家重臣啊,所以煤礦工人,儘管表面上沾滿了煤灰,但那些汙漬卻絲毫掩蓋不了他們職業的光輝與神聖。
二、吃得了苦,耐得辛勞,不懼危險
三、煤礦工人——雙手撐起家之人
煤礦工人們不辭辛勞,不畏艱險的工作都是為了給家裡人一個溫飽的生活環境。說實話,如果不是家境貧寒加上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的話,沒有人願意去當煤礦工人。所以他們每個人肩上其實都會一副沉重的擔子,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整個家庭,也許他們身後有父母也許有子女或者是有其他的一切揹負之物,但他們都通過自己的雙手在為身後之人提供物質保障。從這一點來看我們更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尊敬。還有那些父母是煤礦工人的,請愛他們,他們在用生命為你賺著上學讀書的費用。在這裡還是希望所有的煤礦工人幸福安康,祝你們一生平安。
-
4 # 卡夫卡123888
我是11年參加工作的,分配到國企煤礦,後來去了河北,先是乾的技術科,後來去了比較大的一個礦,幹通防技術員,15年回到我們家的煤礦,先是在外面打工了半年,去了安徽,臨沂,昌邑,濟南去打工。說實話除了昌邑比較好,別的地方還不如下井呢。16年6月礦上出臺一解除勞動合同的政策,很多河北的工友都辭職了。那次我們十好幾人吃了頓飯。很多人問我將來的打算,我說還是幹煤礦吧。就這樣7月到礦上報道了。當時已經做好了下力的準備,原因就是多掙錢。我父母都退休了,但是我不希望給他們帶來負擔。當時培訓時,害怕分到科室,希望下區隊。後來分到了運搬,在電車組,每天下井,中午就上來了,下午乾點活,4點多就能去洗澡了。當時下班後,還不耽誤踢球,感覺還行。8月份的早上,班長給我打電話說讓我去區裡吧,我當時已經知道可能幹技術員,組裡的人都給我送出了祝福。當時工資是可以的,每月下不了6500,還是中午上井,但是不能早回家了。我感覺吧,如果你沒有好的出路,還真不如在家附近幹活。起碼不用自己去打工,說實話,下力不掙錢,掙錢不下力,在外打工,碰到好的老闆行,碰到不好的老闆,你就認倒黴吧。還不如下井呢。
-
5 # ys隕石收藏
看到這個問題心情特別沉重。煤礦工人每日見不到Sunny。上白班是在井下工作,晚上睡覺。上夜班是白天在睡覺,晚上工作。常年累月這樣作息,身體不到50歲就垮了!中風、偏癱塵肺職業病!可以調查有多少井下工人能領上五年退休金的。哎!說多了都是淚 !
-
6 # 落楓舞記
在我們村,我父輩那一代人大部分都是煤礦工人,我爸也是煤礦工人,從二十多歲一直幹到五十多歲,到我大學畢業,我和弟弟一致不讓父親再去挖煤了,不求他能安享晚年,但求他能平平安安。我對挖煤這職業大部分來源於我爸和同事的討論。
煤礦工人的工作有兩類,一類是在煤洞最前面挖煤的,把煤山挖下來裝車拉出來,我爸交流的職業用語叫挖雲頭,雲頭就是最前端的意思,這項工作最危險,一天都在都在洞的最裡面,發生事故很難逃出來,還經常需要爆破,這是最危險,很容易引起煤洞坍塌,所以這項工作工資最高,我爸就是做這項工作。另一項工作是拉車,將煤裝在斗車里拉出來,工資按車數量計算,相對安全和輕鬆,工資比挖雲頭略低。
挖煤工人的裝備就是膠皮水鞋,礦帽,礦燈,這些東西家裡非常多,而且非常耐用,還有很多挖煤的工具。
挖煤最大的特徵就是危險,真是拿命在還錢,用我爸的話就是每次進去都不知道能不能出來,所以挖煤工人都養成了很細心的習慣,每次進去都要支撐架的牢不牢固,檢查每一個安全隱患,一個疏忽就會送命。挖煤工人自然見過很多事故發生,見過很多親友活生生倒在自己面前,和救死扶傷的一樣,但是還是會害怕,但也很勇敢,我們村就有好幾個死於礦難,有一個被砸成了植物人,在家躺了幾年去世了,因為不懂法律,加上沒見過大錢,給點錢就以為很多,都選擇私了。還有一個剛三十出頭,活著的時候經常喜歡和我開玩笑,不知不覺也在礦難中走了,去世後老婆也改嫁,留下四個孩子受苦,其中一個還是心臟病,一個家庭就分崩離析了。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爸爸挖煤三十多年,雖有小傷,但依舊平平安安,這是上天的眷顧。我爸受過一次傷,腿被壓斷了,真是萬幸,只是傷了腿,那次我爸變得非常迷信,說他夢見神拉了他一把,那次受傷回來就去拜神,在我的記憶裡,老爸的雙手和腳都是黑點,煤屑留在了面板裡面。曾經多年,我非常害怕,害怕子欲養而親不待,現在好了,父親不幹了,平平安安就好。
挖煤工資相對較高,在零幾年的時候,每天差不多三四百,但是拿命在換錢,挖煤的人再幹別的活覺得沒勁,工資低,特別是製衣這類的坐著乾的工作,時間長,要有耐心,對於那群鐵錚錚的漢子受不了,我爸遲遲不轉行,主要是工資低,還有受不了製衣這類工作。
挖煤的伙食好,十幾年前,聽我爸說一天的伙食費就要將近一百,他說不吃好怎麼有力氣幹活,煤礦工人不會在飲食方面節省,轉行飲食也不習慣。
從事挖煤這種高危職業的人都是無奈的,為了全家人的生活,為了孩子的教育,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去掙錢,生活不易,希望國家能夠多關照這些弱勢群體。
-
7 # 職場勵志
中華傳統美德一直強調“職業無貴賤”。
對待煤礦工人,我們還是有著基本的尊敬和憐憫之心的。
畢竟,所有底層人民都很辛酸。
我們工作,是為了生活的更好,而他們工作,是為了活著。他們連吃口飯都難,四塊石頭夾一肉,在我們看來是多寒酸。
想必很多人,自己是不明白為什麼要尊重他們的,只是受了良好教育的洗滌和心靈灌輸。
這裡先給你一個尊敬的理由。
首先煤炭工人也是普通人,他們也不相干這份活,但是出生平凡,有些事也沒得選擇。勞累一天的他們也會抱怨,也想一怒之下撒手走人,但是轉念一想,在自己的那個小鄉村裡,還有自己的老父母,還有一位等著自己掙錢歸來的妻子,也許他們並不希望自己掙很多錢回來,只需要自己安全回去。但是越是這種無私的愛,自己的愧疚心就越強烈,和對家人的責任感也越強。所以,為了家庭,自己寧願熬下去;為了家人,自己吃點苦、受點罪,又算得了什麼呢?
所以,你應該明白了吧。我們尊敬他們,是因為他們對家庭的這份責任心。
而為什麼說又憐憫呢?
煤礦工人一個班下來都要十幾個小時。白天天還沒亮就鑽進了黑乎乎的礦裡,抬頭黑乎乎的煤炭,低頭也是黑乎乎的,忙活了一天又迎來了黑夜。可以說,煤礦工人的一天都是黑色的。
對他們來說,一天最開心的是躺在床上的時候,躺下的那一刻已經能感覺身體已經被掏空。巴不得這個舒適的夢永遠不醒來,但現實上這隻會是短暫的休息,一會兒,他們就要再次投入到煤海中。
迫於生活,又為了活著,這樣的弱勢群體,需要我們的憐憫。
憐憫不是貶義詞,而是一種惻隱之心,相幫卻無法幫,只能用心支援他們。
你說,是不是這樣?
-
8 # 小樓昨夜又妖風
不請自來答一下,希望更多的人關注這個行業。
要說怎麼看待煤礦工人的,我覺得就一個字“苦”。
有以下四點:
1.工作量大。煤礦井下一線工人,每班都是有生產任務的,完成不成任務當班就有可能會被扣工資(就是這麼現實的),很多區隊的的領導都是從工人幹上來的,一個班能幹多少工作,他心裡是非常有數的,在安排工作的時候只會多,不會少,區隊長也沒辦法,礦上每月也有給區隊任務,都是一級壓一級的,每月工作量或者產煤量達不到指標,全區隊工資都得減。
2.工作環境差。煤礦除了有水,火,瓦斯,頂板等災害威脅生命外,還存在粉塵大,噪聲大。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煤礦工人都是滿臉黑黑的,感覺只露出兩雙眼睛和一口白牙,臉上的煤渣其實都是工作的時候,周圍空氣中的粉塵掉落在臉上的,你們就能想想一下工作的環境了(當然必須得戴口罩),其實煤礦除了黑色,還有灰色,那就是巖巷的噴漿。還有就是噪聲,巷道掘進的時候,什麼風錘,錨杆機,溜子什麼的,基本一個班時間都能聽到聲音,一些打風錘或者錨杆機時間久的老工人,一般耳朵都會有點問題。
3.吃飯,作息時間不穩定。煤礦一般都採用“三.八”制,都是是八小時工作,但這個八小時很多時候都是井下工作時間,更多的時候是看工作量,幹完才能走,不然就扣工資,反正一些老點的礦井,井比較深的礦井,加上下井的時間一般都得十來個小時。煤礦還有中班跟夜班的,像我們以前,早班中班夜班,每個班上一個月,轉著來的,不會看天黑還是天亮的。
4.工資不穩定。煤炭市場行情是有一定週期性的,不是穩定不變的,像2014年-2016年初,煤礦市場低迷,很多地方煤炭都賣不出去,單位沒有錢,工人很多工資都拖著,或者幸苦一個月給個一千多點的生活費,很多煤礦工人都是家裡的頂樑柱,都是家裡經濟的主要來源,一個人養著家裡好幾張嘴。去年國家推行化解過剩產能政策,大量的中小型煤礦關閉後,煤炭市場才又開始回暖了,除了央企和國企外,現在能存活下來的煤礦都算幸運的。
現在煤礦工人基本都是工作了20年左右,準備熬到退休的,基本沒有多少年輕人進去了,希望社會能給予這個行業更多的關注。
-
9 # 末寂未語
我曾經在煤礦工作了四年,見證了煤礦工人的辛酸苦辣。
我是2011年從礦業學校採礦工程專業畢業的,畢業之前有過實習,也下過井,對於一個學生來說,下井對於我的震撼還是挺大的,當時甚至想難道我以後的工作就要在這種地方工作,怎麼活!!滿心焦慮!!
畢業之後,我去到河北的一個煤礦當技術部的一名技術員,不過最開始還不是直接定崗到單位,而是輪崗實習,那個時候是我感受工人的艱辛最深刻的時候!
輪崗的第一個單位是機掘隊,第一天上班就給配備好了下井裝備:腰帶,礦燈,安全帽,防塵口罩,自救器,膠鞋,礦工服,礦工秋衣褲,襪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定位呼救儀。緊接著第二天就跟著辦事員一起下井搞勤雜工作,光坐罐籠(類似於電梯)就坐了三分多鐘才到了井底,一共垂深八百米左右!當時就感到耳目嗡鳴視物不清,身體根不不適應井下的氣壓,頭幾天在井下耳朵幾乎是處於內外壓不平衡的狀態,聽到的聲音非常小,還伴有嗡鳴聲。後來跟隨著辦事員一塊進入到工作現場,一線,才真真正正的見到了煤礦工人的井下生活!
機掘隊是負責掘進的,所以工作頭(對前方工作區域的簡稱,我們一般就叫頭兒上)上是各種嘈雜的聲音,新到的人會感覺震耳欲聾,風鑽在煤壁打眼兒的滋滋聲,在岩石頂板打眼的轟鳴聲,兩個人想交流要麼出去,否則只能貼在耳朵上;而且頭兒上可以用伸手不見五指來形容,過去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當風鑽的水路堵塞導致不出水,而工人又為了趕進度,就會進行我們稱謂的幹打眼,那個粉塵非常非常大,各種巖粉煤粉漂浮在空氣當中,頭兒上的風筒根本吹不及,而也會有些工人為了舒服不戴口罩,所以煤礦工人得塵肺病的概率要高很多!井下的環境複雜而狹小,很多工具是沒辦法使用,所以好多地方就只能人工來幹,而我下井就是跟著辦事員幹這些的。就拿我乾的說吧,就是拿鎬頭將機器鑽掘不到的地方人工鑿下來,主要是巷道的左右兩個下角,我輪著鐵鎬怎麼也鑿不動,我們礦的煤是氣肥煤,煤質很好,很堅硬,我那一個班也沒鑿掉多少,但是這些工作對於工人來說只是一個小小的工序,鑿煤的時候還要捎帶著把機器沒法颳走的煤用鐵鍬鏟到皮帶上,體力活非常多也重。工人從開完班前會到走到頭兒上至少要一個小時,工作時間八個小時,而過去拖班嚴重,交完班還要跟著幹一個來小時,出去的路上再用一個小時,就要十一個小時的連續上班時間!而且都是體力活!工人升井後都是滿臉烏黑只剩一口牙和一雙眼是亮著的。工作強度高任務緊的時候,工人都累坐在地上,無精打采的,回到家倒頭就睡,睡醒上班。煤礦工人有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喜歡喝酒,沒辦法,只有喝酒才是緩解疲勞的最有效經濟的方法,我見過升井後的工人,倆人要兩碗麵條一個小菜,一人喝一瓶牛欄山,快喝完時遇到個來吃麵的工友,坐下來加個菜,來碗麵,每人又喝了半瓶牛欄山,三個人喝完結賬出門騎著摩托就回家了。抽菸喝酒是工人體會生活最明顯有效的方法了。
因為有了在區隊輪崗的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工人的艱辛,所以在我到了職能部門後,我都會對工人很,找不到合適的詞,就是很多違章違規的操作和質量工程,我都會要求他們改正但不進行罰款,工人掙錢不容易,不能動不動就罰錢。
我說的都只是冰山一角,工人們要比我所幹過的工作累和重很多。我記得好像有個節目叫挑戰不可能,央視的,其中有一期岳雲鵬就是下井體驗工人生活,好像岳雲鵬被井下的環境嚇得哭了腿軟,評論好多人都說他膽小懦弱,當時想想笑笑過去了,可後來一想對於沒下過井的就是那種心境,只不過岳雲鵬表現出來了,給你你可能也那樣!回憶我第一次下井的時候確實也腿軟了,而且我並沒有去岳雲鵬去的工作面上,而是條件最好的地方做資料回收。
總之煤礦工人不易,做著人類最黑暗的工作,卻給人類來帶來了光明溫暖!
-
10 # 錦衣夜行163
我的父親是煤礦工人,在家鄉有許多煤礦,我在小時候就知道長大要到煤礦上工作,在別人眼裡幹煤礦是鐵飯碗,一輩子不愁吃喝,那個時候有句話叫“膠殼帽一摔,大姑娘成堆。”你就知道煤礦有多好了,經歷了很多考試也就歡喜的當上了煤礦工人。
當新工人那段時間,井下的工作真的讓我震撼了,第一天下井我是追著老工人走的,生怕走掉了找不到路,老工人總說工作地點快到了,卻總是不到,記得那天下班我兩腳起泡!第一次洗澡洗了好幾遍,洗完一照鏡子發現身上還有黑色的汙垢再去洗,來來回回好幾遍,當時感到錢不是好賺的。幹上煤礦的第一天就開始想象哪天退休
一位老師傅說,幹了煤礦,十年後想轉行?難,你已經什麼都不會幹,只會下煤窯了,因為你與社會脫節了,工作時間長兩頭見不到太陽,
在井下作業最快樂的還是吃飯,那個香,在家裡不想吃的東西在井下都是好東西了。在其次就是睡覺了,雖然是禁止睡覺,當聽到機器的運轉的聲音就會不由自主的睡覺。睡覺時還害怕被別人發現。 老工人都說幹煤礦吃的是陽間飯乾的是陰間活。願天下煤礦工人都平平安安的!
回覆列表
工資高,危險性大,地方比較偏僻,找物件困難,有老婆之後除非能安排到礦上,不然等於沒結婚。
先說工資,一線很高。在四線城市平均3000—5000的情況下,一線的工人好的時候兩萬,努力點能到三萬。省著點花,三年可以在當地買一套大平米。做到技術員隊長更高一點。
再說缺點,這個需要看瓦斯情況和地質情況,高瓦斯礦井就不要去了。真的是拿命換錢。地質,水害,煤與瓦斯突出等等風險較大的礦井也不建議去,還有頂底板容易垮落的礦井。都有很大的生命危險。
一般來說,煤質比較好的地方,瓦斯都高,具體可以尋找認識人看看煤礦的地質資料和初步設計。
不存在以上風險的煤礦,內蒙和新疆有一些,還有就是露天煤礦。
其他就是工時比較長,雖然號稱八小時,但是加出入井的時間,十小時左右。
然後沒結婚的不容易找物件,結了婚的見不上老婆孩子。其他的也和正常工作差不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過煤礦工人由於對學歷素質要求不高,如果自覺身體素質不好,文化較多,不建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