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董其龍781
-
2 # 太極寄暢
日本沒有及時從東線發動對蘇進攻,導致德國成了孤軍作戰,延長了戰爭推進時間,導致了季節變化和物資供應週期無法滿足前線需求,最終導致蘇軍從東線抽調出了朱可夫的鎮邊部隊,一股作氣壓垮了積重難返,戰線綿長的德軍部隊。反觀日本,已經被眼前利益束縛了手腳,另外日軍的戰線也已經被拉長阻滯,導致當時的偽滿洲國成為了日本重要的物資供應基地,所以關東軍最穩妥的策略就是穩固東三省的基礎,確保日本在亞太地區的利益,至使希特勒原計劃與日本東西線合擊蘇聯的計劃落空。在這方面,蘇聯一直對於中國在蘇聯衛國戰爭中對日軍的牽制作用予以了很高的評價。
-
3 # 郭小曌
在迫使英國投降失敗後,其海軍能力無法擊敗英國皇家海軍,其戰略變為封鎖英國的海上商路,圍困英國降低英國的國力。
在無法擊敗英國後,第三帝國的國力和所需要的戰略資源同時也被英國所封鎖,進攻蘇聯如果能打敗蘇聯後,能得到蘇聯的工農業實力,豐富的工業原材料,大量的人口能夠補充德國的戰時所需。
攻打蘇聯也是第三帝國的既定戰略,不可能同時雙線作戰,只能有其一個重點進攻點。德國與蘇聯的戰爭爆發只會是時間問題,德國與蘇聯都有爭奪歐洲大陸領導力和控制力的實力。只是站隊不同而已。
同時希特勒的日耳曼種族優越論,對斯拉夫人的敵視和歧視也是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
-
4 # 亦喻之
這是個戰略性失誤。
首先應該對英國採取圍困騷擾的打法,以迫使英國投降。東線暫與蘇聯媾和。加強與義大利聯盟力量,加大對歐洲各國殖民統治。南下橫掃中東至西亞,打通進攻蘇聯的南大門,然後從東、南夾擊蘇聯,這樣才有可能打敗蘇聯。
當然,戰爭也是一個力量此消彼漲的過程。沒有發生的事,現在純屬紙上談兵了。
-
5 # 月林6491
謝邀!德國在二戰期間,由於空戰遭到了失利,再加上海軍的實力不如日不落大英帝國。接著就向蘇聯開始攻打,但蘇聯是處於天時地利人和有利因素,天時是正處塞冷的三九天,地利是蘇聯自家領土,人和是蘇聯軍隊有種英勇善戰鬥氣。所以,德國軍隊被蘇聯軍隊戰勝了。
回覆列表
由於只用三個月就打敗了法國,而據當時德國情報部門的評詁,蘇聯的實力與法國相當,並且蘇聯的資源豐富,佔領蘇聯可以大大曾強軸心國的實力。因此,希特勒信心滿滿地制定了巴巴羅薩計劃,計劃三個月拿下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