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04386860247

      一、“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的"敲"比"推"好的原因是——

      1、僧人“敲”著寺門,更能顯出月夜的寂靜,而“推”字卻不能產生這樣的效果。

      2、【典故】

      有一天,賈島騎在驢子上,忽然想出這一聯,自以為得意,然作“推”作“敲”,頗費躊躇,於是在驢背上苦苦思慮,還不斷用手作推敲之勢。這時,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走了過來,賈島忘了迴避,一頭撞上去,被押至韓愈面前。韓愈得知情由後,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代他思索,最後認為“作敲字佳矣”。為什麼敲比推好呢?因為李凝是幽隱之士,與外界絕少交遊,作者(也就是詩中的“僧”)深知其為人,一定在家,所以帶有自信,徑直敲門。另外,既是夜間,怎能知道“鳥宿池邊樹”呢?想必是敲門聲驚起了宿鳥,引起譟動。如果用“推”字,就不能產生這樣的效果。

      二、附原文如下:

      題李凝幽居

      唐.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譯文】

      幽居之處少有鄰居,一條草睛伸進荒園。

      夜晚池塘邊上,小鳥棲樹;月光之下,老僧敲門。

      歸途中走過小橋,田野色彩斑斕。白雲飄飛,山石如在移動。

      暫時離開此地,不久就將歸來,相約共同歸隱,到期絕不失約。

      

      【簡析】

      《題李凝幽居》是唐代詩人賈島的作品。此詩雖只是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卻因詩人出神入化的語言,而變得別具韻致。詩人以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雲根等尋常景物,以及閒居、敲門、過橋、暫去等尋常行事,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之情。全詩語言質樸簡練,而又韻味醇厚,充分體現了賈島“清真僻苦”的詩風。其中“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兩句歷來膾炙人口。

      三、作者簡介:

      賈島(779~843年),字閬(讀浪)仙,人稱詩奴,又名瘦島,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才華,併成為“苦吟詩人”。後來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今四川大英縣)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歲半寶寶吃飯含在嘴裡不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