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88680477532

    “不學禮,無以立”只有簡單的六個字,卻含義深刻。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源遠流長。做什麼事情,先學會做人!《論語》中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不學會禮儀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處。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如果一個文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禮儀的人,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為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孔子說:“做人要有禮貌,沒有禮貌,怎麼來做人啊!”夫子的確是夫子,兩千五百年前的老師就是這樣教書育人,很是敬佩不已。禮儀是作為一個健全人所必須的素質,一個人如果連這一點也不能做好,儘管道貌岸然,也只是個有缺陷的人。孔子“不學禮,無以立”出自: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說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裡,他的兒子孔鯉“趨而過庭”,什麼叫“趨”呢,“趨”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動作,在上級面前、在長輩面前你走路要“趨”,低著頭,很快很快地這樣走過去,這叫“趨”。那麼孔鯉看見父親孔子站在庭院裡面,於是低著頭“趨”,孔子說:“站住,學詩了嗎?”“沒有”。“不學詩何以言(你不學詩你怎麼會說話)?”“是”,“退而學詩。”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裡,孔鯉又“趨而過庭”,孔子說:“站住,學禮了嗎?”“還沒有”。“不學禮何以立,不學禮你怎麼做人?”“是”,“退而學禮。”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他的重要主張就是“克己復禮”,這具有一定的時代侷限性,帶有一定封建色彩,這個“禮”可以理解為“禮數”,也就是君臣有別。也就是說天子的吃穿用度是這些,你作為臣子、平民就一定不可以超過這個規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沙海》中於和偉扮演的吳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