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小麥防治赤黴病確實是需要根據不同情況來調整用藥時間的:

    (1)抽穗期溫度高,小麥邊抽穗邊揚花,齊穗時便應用藥。

    (2)抽穗期溫度低,小麥先抽穗後揚花,宜在揚花初期用藥。

    (3)抽穗期遇陰雨,赤黴病可能流行時,噴藥寧早勿晚。不能等到天放晴見到黴層後才用藥。

    (4)藥劑內吸性好,保護期長時,可在抽穗期用藥。

    小麥赤黴病的發生流行主要取決於品種抗病性、菌源量和氣候條件。在小麥全生育期內,揚花期最受感病,抽穗期次之。而病菌侵染後潛育期為2~3天。在氣溫24-28攝氏度,相對溼度達到80-100%時,極易造成赤黴病發生和流行。小麥赤黴病菌是一種腐生能力很強的真菌,所以必須抓住防治時機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一旦防治失時,就可能造成防治效果降低。這就跟中醫裡的“治未病”道理是一樣的。等到病菌完成了侵染只是未表現出發病症狀,那麼藥劑能起到的防治效果就會變差了。

    抓住防治時機,還需選用有效藥劑。目前適宜選用的防治藥劑有氰烯菌酯、丙硫菌唑、咪鮮胺、烯肟菌酯、氟唑菌醯羥胺、戊唑醇、肟菌酯等,應注意合理復混使用各種殺菌劑,比如多菌靈已使用多年,防治效果降低,但可與一些新型殺菌劑復混使用,比如烯肟菌酯、咪鮮胺銅鹽等。同時,應保證畝用藥量和用水量,一般應達到45-60公斤,配藥時還可加入增效助劑、以及氨基寡糖素、氟唑活化酯等植物免疫啟用劑,從而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第一次用藥後7天左右,根據情況第二次用藥。如果噴藥後2小時內遇大雨,應在雨後補噴。噴藥時重點是穗部,應均勻周到。

    同時,如果發生蚜蟲、吸漿蟲等其它病蟲害,可在藥液中加入聯苯菊酯.噻蟲嗪、呋蟲胺、吡蟲啉等殺蟲、殺菌以及葉肥,以起到“一噴三防”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戰爭幾乎沒有將領一對一間的廝殺搏鬥,但為什麼小說評書卻如此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