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虎他爹

    世界各國的初期文學都是口頭文學,以史詩為主,史詩本身就帶有很強的戲劇元素,史詩一般靠職業的宣講人傳播,宣講人世代傳承,逐漸成為一種技藝。

    然而,史詩是單人宣講,最多另有一人配樂,還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戲劇形式。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史詩宣講藝人也能進入城市,可以遭遇更多同行,同行協作,加上商業化推動,戲劇便誕生了。應該說,戲劇的發達離不開城市化、商業化這一前提條件。

    所謂西方文學的初期,今天多指希臘一帶,而當時的其他歐洲地區並未包括其中。希臘地處三大洲交界處,不同文明相互融合,此外此地不宜農耕,只能靠海洋貿易生活,所以商業比較發達。這就為戲劇提供了較好的土壤。

    希臘文化對世界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但基於對“言必稱希臘”的反感,不同文明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早期戲劇形式。

    比如西亞文化就會認為希臘文化中的戲劇多是西亞文化的舶來品,此外德國在統一時,為尋找民族性,從而創造出德國浪漫派,認為德國文化從一開始就是浪漫的,透過蒐集民間傳說,重新塑造了一個文化傳承史。此外,北歐也採取了同樣的方法。

    確實,言必稱希臘是不太準確的,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但也要看到,歐洲的所謂多元文化很多是近代加工出來的,是為了民族國家崛起而服務的,所以是比較暫時的、短期的文化,就算曆史上有一些痕跡,那些文化痕跡也沒有真正傳承下來,對後代產生影響。

    應該說,古代歐洲文化雖然多姿多彩,但這是傳統社會常態,如果說戲劇,大概還是應該以希臘為核心。

    那麼這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文學初期沒有史詩,戲劇也不甚發達呢?

    整體上說,中國古代文學不太重視史詩、戲劇,民間可能有,但沒有文字傳承下來。

    這可能與言文分開有關,透過比較複雜的漢字書寫系統,士大夫文化與平民文化有了明顯隔閡,士大夫文學重視抒情,輕視敘事。而重視敘事的平民文化只能口耳相傳,長期停留在口頭文學的水準。

    不同文明有不同的發展路徑,沒有什麼標準的路徑。初期有沒有史詩、戲劇,其實並不重要。畢竟今天希臘人也不再看古希臘戲劇了,最多隻能當成教科書學習一下,增加點自豪感而已。正如中國今天也沒有人用《詩經》來求愛,也絕不會“參差荇菜,左右采之”了,有這時間早外出打工去了。

    學習傳統文化可以提高自信,瞭解過去,但一定要用它比孰優孰劣,誇張它的好處,要求在當代貫徹,那就不太理性。

  • 2 # 北南方007007

    西方文學的初期,多為《詩學》的形式。蘇格拉底以前的哲人;不少喜歡用詩歌的形式,例如,公元前五世紀的著名哲學家;“恩培多克勒”……等,來傳遞自己的哲學思想。古希臘文明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礎。而“荷馬”史詩;不僅是古希臘最早的文學形式,同時,它也是古希臘所有城邦共同接受的遺產。

    關於詩歌,亞力士多德是這樣論述的:“詩歌比歷史具有更深刻的哲學蘊涵,更值得認真關注。”而在《詩學》的著作中;專門討論了文學和戲劇,他把戲劇全部歸納為《詩學》的範疇。例如;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詩比歷史研究更能夠使人深刻地認識生活。”總之,在亞里士多德那裡,所謂詩,便囊括了戲劇和荷馬。即使今天,西方的文學、戲劇扔是以《詩學》為主導。著名的語言,文字大師王力先生,在他的《漢語詩律學》中談到無韻詩時,鮮明的指出:像《密爾敦》的失樂園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都不容否認是詩(素詩)。

    北南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紅柿葉子發焦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