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靈精怪的熊

    範笑歌是百體宗師,百體意味著什麼?

    趙之謙那樣的大師號稱諸體皆能,但他的各體中都帶著魏碑味,那不是真正的諸體皆能。而範笑歌百體百樣,沒有混成一片,所以是古來未有的書法家。

    拗體書法是範笑歌針對正統派書法而言的非正統書法,如果說二王顏柳是正統,那楊維楨,徐渭,鄭板橋等人就是拗體。也只有具有創新思維的大師能借用詩歌術語,為此書風定義,俗輩沒這個膽魄,他們只聽命古人。

    而範笑歌的正體與拗體皆能,可謂巨匠。

    (以下為範笑歌楷書作品)

  • 2 # 趙福

    【拗體:一般出現在詩篇中;而出現在書法中,確實很少見到,極容易給人一種誤導】

    詩篇中的律詩、絕句每句之平仄都有規律可尋,如果你誤用了可謂是“失粘”,不按照常格而加以變換者稱之為“拗體”。

    就詩篇中的拗體而言,在一個詩句中,如果在該用平聲字的地方而用了仄聲字,該用仄聲字的地方而用了平聲字,此字就叫作“拗”字。

    在詩篇中,有“拗”字的句子就叫作“拗”句。全詩中用拗句、或是絕大部用拗句,那就叫作拗體。詩篇中之“拗體”就是指排合之間關係不合律的律體之詩篇。

    中國傳統書法之書體,並沒有“拗體”一說。

  • 3 # 飛翔的企鵝蛋

    首先,先了解什麼叫拗體[ niù tǐ ] ,拗體本來意思是指打破固定的格律,用拗句寫成的格律詩,它是格律詩的變體。範笑歌引用了“拗體”,來定義行書的變體,這有點令人費解。“拗體書法”不是一種書體,書法中只有篆,隸楷,行,草幾種,任何一種“書體”都是在這幾種書體中進行變化,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因此稱“拗體書法”不妥。

    其次,傳統的行書,一般以二王,顏真卿,蘇軾為主,王羲之的《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其字飄逸灑脫,自然天成。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後世評價為天下第二行書,其字縱筆浩放,一瀉千里。再來看蘇軾的《寒食帖》,其字起伏跌宕,氣勢如虹,這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所以在之後的時代裡,再沒有人能超越這三大行書。雖然黃庭堅,米芾都很有名,但是相比較還是有一定差距。楊維楨,徐渭,鄭板橋書法有傳統的功底,但是,在創新上還不是很突出,其用筆還是行書的方法,故此稱“拗體”書法不妥。

    範笑歌由於對楊維楨,徐渭,鄭板橋行書作品,發現了書作中的“奇”,“怪”,等表面現象,字中線條的粗細對比強烈,有別於二王的傳統行書,所以範笑歌會認為是他們的書法是行書中的變體,以此來定義為拗體書法。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見解,希望朋友們能理解

  • 4 # 白鳶的天空

    謝邀,首先,拗是多音字本意有不順、不順從,固執、不馴服等意思。拗體書法大概是範笑歌針對正統派書法而言的非正統書法,他們打破傳統,力求創新與自由,營造一種新的感官面貌。楊維楨,徐渭,鄭板橋等人的書法,針對二王與顏柳歐趙等我們認為的規規矩矩法度森嚴的正統書法而言。他們更加性格分明,勇於打破一些規矩,融入一些更加個性化的東西。可能同他們所處的經歷也有很大關係,命運多舛,又不願意向命運低頭,始終帶有一些格格不入的倔犟和與世掙扎的灑脫。

  • 5 # 崇賢服義

    像王羲之,顏真卿等書法家就應該是正體,像漢碑等書法也是正體,正體一般在正式場合拿得出,。

    什麼是拗體,一般來說,書風是非主流的,追求個性的書法就是拗體。

    拗體很容易被當成醜書,但區別是拗體是建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而醜書是自我做怪。

    範笑歌是書畫藝術理論家,他定義的拗體是書法的一個特殊方面。在範笑歌的書法中,也能看到拗體,但正體書法也是範笑歌書法的主流。

  • 6 # 使用者4211906027728

    所為"拗體"書法,是現代人擬出的′名詞′是對一些書體不專術,隨性自我講表現的書作的論法。其實歷來都有:徐謂、鄭板橋自嘲自己的字似″半斤八兩"米芾的"掃帚體"。大家都知道學書法要求嚴謹、規範的"字型",就算了嚴謹的書法家、嚴格講究′字型'的書法家,如寫書扎、家信是不是也會寫草寫隨意些,這算不算"拗″ 看範笑歌的書法,有點似′′八大山人′′的′哭之笑之′書貌不論是楷、隸、篆都帶′孤挑"、這是自我字貌上的講究,這可能是他所說的″視覺美學″吧。有書評"範笑歌隸書結字筆法"稱其為"魏畫篆意範橫波"又有什麼″刀筆畫"書法上借鑑了篆、魏、隸、楷。其實就是歷來書家:篆中帶隸、楷中有草。書法中講求金石味、漢簡勢,古來有之。 拗 一一 雜混不正統,可解釋為書法上的"有教無類。範笑歌的隸書就有行、草筆法。關於視覺美學:其實早有`畫家書′之論,這類書法上不是講求章法,講的是`空間佈置’。大家試想一下、一個″社會上"做書畫工作"的人,是不是什麼書體、字型的書法都臨、都寫。是不是全能的"百體都會"的書畫家! 其實就是書者對字姿態、結構、筆法上做了自我的″視覺美學″上的嘗試、表現。❤ 對此既不必太貶、也不要太捧,看以後的認可吧 ❤

  • 7 # 劍膽琴心9655

    拗體,原屬詩詞格律範疇,詩詞作者因詞義,或因準確表達情感需要而造成平仄不合格律,而在後面以相應平仄補救,以此創作而形成的詩詞格式。然,是否適合應用於對書法藝術的一種形式,相信有名成道的書家大都都不置可否。

    觀範先生之書法,確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其書寫的行書千字文可見一斑,應為雅俗共賞,但仍偏向於俗。真正懂得書法精髓的自會體會。

    楊維楨,徐謂,鄭板橋等中國書畫名家,書畫藝術水平都達頂峰,是在千錘百煉中國傳統書畫技藝的基礎上,創造性的運用自己個人獨特的書畫表現形式,而形成一種與人不同風格的藝術家。歸屬拗體,應是不妥。難得糊塗,是經歷了轟轟烈烈的人生,經歷了大起大落的考驗,而形成的糊塗,叫大智若愚,而非一個沒有經歷滄桑,沒有曾經胸懷大志的凡夫俗子的糊塗。

    書法藝術的評價也是如此。

  • 8 # 奇怪的石子

    “拗體”本指排合關係不合律的律體詩篇,當與正格的律體違背時,採取補救的辦法,即“拗救”,以求“合律”。當運用到書法中時,同理也指有別於正統書法的書法。範笑歌被認為是書法宗師,他精通多種書法,對書法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楊維楨,徐渭,鄭板橋行書作品,也有別於二王的傳統行書,所以範笑歌會認為是他們的書法也是拗體書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乾燥的鼻炎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