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揭秘白髮第一人

    首先是文字的笨拙性,用詞的不準確性,甚至錯誤性。很多時候,人們很難分清咳嗽和咯,表述也就不準確,我總是讓病人當場表演一下,透過觀察,可以判斷出很多內容,比如咳嗽的性質,痰液的多數,來源的深淺,難受程度,再看一下痰的顏色就更好了。再加上其它很多條件的綜合判斷其可能是什麼情況,找到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這就是我說的 “知症求因”,到360網頁搜尋“知症求因全文”仔細閱讀。那個思路適合所有的症狀。找到原因 後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如果你一說怎麼不好,就知道是啥“病”,就給你治療方案,那就是在瞎說。有一定醫療知識的人可能會有蒙對的機會。

    回頭說此病人,六歲,可能以前從來沒有咳嗽過,也可能以前就經常咳嗽,比如每年發作2-3次或更多。如果是前者,加上後面的:乾咳很長時間,很長是多長?半個月,2月?3月?半年?最近是多長時間,2天,5天,10天?因為時間不同,判斷起來就不同。我認為叫看病也不合理,叫猜病也不受人歡迎,叫推理病也不準確,不知道條件如何推理。我還是根據我知症求因的理論給你簡單解釋一下,詳細的去看我的文章。

    假設其以前沒咳嗽或伴發燒過,這次只是乾咳,無痰,也沒有發熱,這樣首先考慮體外因,體內因的機率很小。先說體內因:比如先天發育異常,有先心,或有佔位等都不首先考慮,但是因為沒有看到,沒有檢查過,就不能完全排除。

    再說體外因,首先考慮異物。如果肯定能夠排除了,就要考慮感染性因素。因為孩子打鬧或其他情況下出現異物的吸入氣管,在家長面前不一定說,甚至問了也不一定敢承認。加上:最近咳嗽嘔吐,說明咳嗽厲害,還說明引起咳嗽的原因位置比較深,還說明引起咳嗽的原因沒有導致產生很多的痰液。這就有下列可能性:比如異物很少會有痰,比如佔位性病變早期很少會有痰,比如輕微的支氣管感染,或感染的早期還未成膿,當然就無痰。

    如果肯定不是異物或發育異常等,就考慮是感染性因素。因為“很長”時間了,基本可以排除病毒性的,那主要就考慮是細菌性的。細菌性還有考慮是普通菌還是特殊菌,比如結核菌。

    因為結核菌少,普通菌的機率多,那就考慮最常見的球菌,當然也可能是桿菌,甚至是支原體、衣原體、甚至是黴菌等,在沒有肯定之前,都不能排除。所以看病就是猜和推理,找證據的過程,向破案的過程一樣。

    仍然以其以前沒有任何感染性病症為前提,已經不考慮異物了。僅僅給圈定在感染的範圍 內,那麼就首先考慮普通球菌和桿菌。就選用抗菌素為光譜的青黴素族,比如“再林”,青黴素過敏者不能服用,也可以選頭部類的“再克”等口服。如果服用3天一點效果沒有,就可以初步推知幾種可能性:或不是普通菌感染;或對口服的藥耐藥,或是特殊菌感染,或根本就不是感染等。

    如果服用3天,效果較好,就說明肯定是細菌性的,而且體內的致病菌對所服用的 藥物敏感。那麼就繼續服用,直到症狀完全消失後繼續鞏固3-5天,達到痊癒。我再給大家講一講為啥要這繼續服用幾天?這部分內容,教科書上都沒有。

    人出生後體內是沒有病菌的(個別的例外)。當第一個致病菌進入人體內時(隨著出生後的第一口呼吸就可能會進入,所以有的在剛出生後不久就患病了。),我給起一個名詞叫起因點,第一個細菌要繁殖,身體不能控制器繁殖,就是沒有殺死致病菌,這時身體沒有任何症狀的,當細菌不斷地繁殖,達到一定量的時候,比如200萬個,身體才出現症狀,這段時間叫潛伏期,出現症狀的時間點,我給其命名為超容點,意思是:身體對病菌有一定的容忍度,當達到容忍度極限時,就是超過容忍度極限的時間點。那潛伏期這段時間,此人看似正常,其實不正常,相對於以後出現症狀而言,這時沒有症狀,我稱之為隱症,出現症狀後叫顯症。顯症再分為:己症,他症,己他症。這裡不詳細介紹。出現症狀後,病菌繼續繁殖,達到一定量時就會出現畏寒發熱疼痛等症狀。說明病情進展比較重了。此小孩,症狀沒有進行性加重,而且有症狀,說明病情進展不快,細菌的毒力不是很強,而且沒有造成氣管或肺組織較多的破壞,故此沒有痰,沒有發熱。反過來說,當吃藥有效後,病菌經過消滅,量逐漸減少,當減少到超容點以下時,身體就沒有反應了,也就是沒有症狀了,不代表致病菌被完全消滅了。如果此時停藥,剩餘的部分還會再繁殖,還會再發病,這就是慢性感染反覆發作的原因。假設一個人對某細菌的容忍度時200萬個,當細菌在180萬個時,身體因為勞累,或受涼等情況下,提前發病了,這時人們就認為受涼和勞累是原因,其實只是誘因而已。過去叫傷風,傷寒,或者風寒感冒等都是這樣來的。我認為,沒有病菌感染為前提下,即使受寒發生了凍傷,也不會發燒的,也不會咳嗽,也不會有痰的。

    如果其以前就發作過,或者罹患過支氣管炎,甚至肺炎等,那麼這次就有可能是又復發了,只是程度不重,也不敢完全肯定噢。如果是復發,那麼以前用過的有效的藥,還可以用,但是也有兩種可能性,繼續有效,或者無效,因為已經耐藥了。

    其實治病的過程,多數都是蒙著治的。我稱其為試治。在沒有找到證據之前,全部是如此,不論哪個號稱專家、院士或大咖的。這才是真正的“看病難”的含義。

    如果有條件,還是要先去醫院明確一下原因最好。不去,就可以先按照上述思路試治。看看下圖,必將成為將來教科書的典範。找引起任何一個症狀的原因,都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泛微oa系統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