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所有人的教育

    在美國大學裡當過6年中文老師,啥學生都見過,怎麼學的都有,什麼目的的都有,帶學生演過中文小品,演過雙簧,爬過泰山,當過志願者,被評過最優教師,也被問到過啞口無言,簡單說,愛的愛死,恨的恨死,聰明的聰明死,笨的笨死,比中國學生熱情,動力足,自我意識強,不如中國學生用功聽話

  • 2 # 英語老師覃冠平

    題主問到的“在國外用英語連中文是怎樣的體驗”是一種口語化或者通俗的說法,規範的表述應該是“對外漢語教學”。

    作為一個有著對外漢語教學經歷(經驗?)的人,我說一說你所謂的“體驗是什麼”,以饗好奇心。

    一、教師自我體驗:

    作為對外漢語教學老師,體驗之一是必須是一個英漢雙語者,應該精通英語和中文,尤其是熟悉中文方塊字的“筆畫”(basic or simple strokes)表達在英語怎麼說。什麼horizontal strokes(橫).,什麼Dot(點) ,什麼Zig(折),什麼J hook(勾)等等都語言熟練運用,否則,你只能用中文給老外教中文了(just kidding).

    對於很多非英語專業科班出身的對外漢語教師(中文專業),熟練掌握並熟練運用這些枯燥非日常口語使用的英語,本身是一種痛苦的體驗:學了一大堆,除了用於教對外漢語,其實並沒有什麼用!

    這是對外漢語教學的第一個體驗:自我體驗。

    二、對學生的體驗

    對外漢語教學的物件其實又可以分為幾類:

    1、出生在美國的華裔後代,也就是“banana kid”(芭蕉心人)。他們的特點是會基本的中文口語,畢竟在家裡有時父母都會對他們說一些日常中文以“留根”。所以,對這些學生重點的教他們“認字”,認識書寫方塊字以及傳授中國文化。出於他們生在美國的文化“底子”,他們會對我們中國習慣了的文化提出“質疑”。比如,有人會對“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提出“起訴他們的父母”的令我們感到啼笑皆非的“體驗”。他們根本不會從故事中學會“司馬光聰明”的“道理”。

    2、對於真正的美華人(白人為主),又可以分為一點中文基礎都沒有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生,首先中國的漢字對於他們就是一些毫無意義的線條,所以,他們“寫”起方塊字來可以說“毫無章法”,比如,他可以把“口”字按書寫習慣從最上面一直“寫”到四點的“封口處”,讓人哭笑不得。

    還有一種“痛苦不堪”的體驗(教學雙方皆然)就是他們對我們習以為常的“四聲”拼音根本無法適應:我愛中國。這裡有4個聲調:wo3ai4zhong1guo2.

    讓他們光對著不代表任何發音的四個方塊字“我愛中國”能夠瞬間讀出不同的,又起伏的“聲調”來:3-4-1-2,這些習慣拼音文字就能讀的外國學生腦子根本轉不過彎來(瞬間切換太TM困難了!),所以,他們乾脆全部讀成第4聲:wo4ai4zhong4guo4,所謂的“洋槍洋調”就是這麼來的:他們腦子急轉彎轉不過來呀!

    在一個痛苦體驗就是不會我們華人習以為常的中文的“識文斷字”(俗稱文字獄)。你教他們“消防車”,方言也叫“救火車”。唉,“火車”老子“學過”,“飛機”也學過,“汽車”也懂,可就是不懂什麼是“救火車”。於是,他們會冷不丁問一句我們華人從來不會想到的“問題”:老師,為什麼是“救”火車,不是“救”飛機呢????????

    飛機,火車,汽車都學了:沒學“救火”。。。。。。。。

    最後,就是“近似詞”搞混。這個跟我們華人學英語經常把chicken和kitchen搞混,把restroom和restaurant搞混相似。我有一個學生把“村莊”寫成“村壓”:記得有“一點”,記不得“點”在哪裡了。。。。。。。。

    這就是對外漢語教學中(在國外用英語教中文)的一些“體驗”。

    當然,還有不少,簡直“罄竹難書”。。。。

    不說了,說完都是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唐僧師徒,猜猜女孩子會最喜歡嫁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