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度傳家

    王勃26歲寫就《滕王閣序》,寫完後半個月溺水身亡,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成唐初四傑。其駢散文造化之高,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就一篇《滕王閣序》可以這麼說,如果從有文字有文學開始的所有文人來選,當場去替王勃死,直接讓署上自己的名字,估計30%的人已經到處找繩子上吊了,20%的人到處去找刀了,剩下的就直接找磚頭、石頭開始砸腦門了!這篇駢文連搞古文運動的韓愈都佩服的五體投地。本來古文是最鄙視駢文的,認為浮華不實,言之無物!起不到文以載道的作用,但對王勃的這篇是除外的,言之實,情之切,無以復加!隨便寫兩句“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俊採星馳,雄州霧列”那句不震懾人心啊!放大招了,敲黑板,敲黑板!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寫了之後基本後人寫景再寫不過他了,千古絕句!誰不服可來戰?“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寫的如此精美!

    這篇文章寫完之後,駢文領域再無人超過王勃,26歲的年齡能寫出如此華美而又深度的文章,現在做媒體、自媒體的人都可以直接自斷筋脈而亡了!

  • 2 # 一往文學

    不同的詩人詞家,或許是由於閱歷,或許是出於善感靈心,在不同的年齡作品風格可能有所差異。一首詩詞的好壞,往往不是由於它的語言詞藻,而是它內在傳達出來的精神世界。有人說,詩人詞人的巔峰之作必然是在晚年,因為經歷過了一生,才能愈見真淳,其實不然,傳世的詩並不都是因內蘊沉重才為人們喜歡。接下來,我們就從李白談起。

    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說起盛唐,就要想到李白,但是我們很難說出哪首詩是李白的巔峰之作,李白的詩不以思力取勝,而在於一種非凡的自負和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的詩充滿的澎湃的激情和神奇的想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無論是二十的李白,還是六十歲的李白,都未對現實死心,他的一生都有一種執著的追求,這種特質就決定無論他二十歲還是六十歲,詩中始終有一股生命力,這種蓬勃是李白經久不衰的原因。

    舉例來說,二十四歲的李白有"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三十六歲的李白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四十九歲的李白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五十九歲的李白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所列的這幾句都是我們所熟悉的,你能說出哪一首是李白的巔峰嗎?恐怕是不能,這種天才型詩人,我們很難用年齡去界定他。

    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又是另一型別的詩人,不同於李白的天才氣質,他的詩歌被稱為"詩史",這種"史"的認識價值,不僅在於提供了史的事實,更在於他提供了比事件更為廣闊的時代畫面和悲憫情懷,這就決定了老杜的詩受閱歷影響很大。

    關於杜甫的巔峰之作,說法較為統一,大多認為是杜甫寫安史之亂的作品,也就是寫於中年以後的,而年少優遊之作少有流傳。《春望》、"三吏"、"三別"等,反映的都是安史之亂帶來的社會災難,如"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石壕吏》)、"存者無訊息, 死者為塵泥"(《無家別》)等。

    白居易——"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在巔峰作品的問題上,白居易恐怕比李白和杜甫更有代表性,他流傳後世影響最大的兩個作品——《長恨歌》和《琵琶行》,俱是在他完成《與元九書》之前,《與元九書》是他任江州司馬時所作,當時白居易四十多歲,他對自己的創作理論作了系統的闡述,"文章合為時而作,歌詩合為事而作",按照他早期的標準,他後期的詩作都算不上是好作品,這就在於他人生觀的轉變,創作理念的轉變,他意識到自己"始得名於文章,終得罪於文章",他走向"獨善",後期的詩歌普遍具有生活化的傾向,賞玩、消遣意味要重,雖在詩風上有開創作用,但是都已算不上是"巔峰"。

    蘇軾——"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是一個典型的貶謫型文學家,他的巔峰之作,如前後《赤壁賦》、《念奴嬌》、《水調歌頭》、《定風波》等都與政治的關係密切。但其實,蘇軾的後半人生都是在貶謫中度過,從四十多歲被貶黃州,開始了漫長的貶謫生涯,但是蘇軾的性格特質決定他並不會就此沉淪下去。在黃州時期,寫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潼關懷古》)、"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在惠州時期,有"日啖荔支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食荔支二首》)、"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定風波》);三貶儋州時,蘇軾已花甲之年,最後卒於北歸之路,留下了最後的"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幾個月的孩子總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