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悅媽

    我會堅持帶在身邊。現在很多寶媽都是上班族,128天產假休完之後很快就要回到職場工作中。大部分家庭都是由老人在幫忙照看孩子。

    出於經濟物質等各個方面考慮,很多家庭將孩子放在老家由爺爺奶奶撫養,爸爸媽媽則長期在外工作,一年見面的機會屈指可數,所以才會有現在的寒暑假“小候鳥”的出現(孩子利用寒暑假時間到爸爸媽媽工作的城市生活一段時間)或者只能透過手機影片的方式表達思念之苦。

    孩子的成長是很快的而且一生只有一次,不可複製重來,每一天都不同都會有進步。爸爸媽媽錯過了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是一生的遺憾(第一次牙牙學語,第一次學會走路,第一次撒嬌生氣……)。即使需要長輩的協助撫養,我覺得也可以和長輩商量是否可以一同生活在爸爸媽媽工作的城市。雖然生活成本會上升,但相比缺失父母的愛就會覺得不值一提。

    孩子是壓力,孩子也是動力。每天下班看到孩子燦爛的笑容,爸爸媽媽都會充滿力量,認真對待每一天的生活,努力讓自己精神,物質迅速提升,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 2 # 小泥鰍的Mamma

    我會選擇帶在身邊。

    孩子既然生出來了,我們就要承擔當父母的責任,這個責任不光要為他提供物質生活,也要給予他成長的陪伴。

    每年“留守兒童”出的新聞都是觸目驚心的,也是各位在外工作的父母的一個警鐘。

    兒童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的關愛,指引,教育,這是任何其他人都替代不了的。

    我女兒兩歲的時候,因為我們家新裝修要搬家等一系列客觀原因吧,我不得不把她送回老家呆了兩個月。雖然每天都影片,但是再次把她接回來的時候,發現她的性格習慣變化很大。所以堅定了我一定要自己撫養她的決定。

    很多爸爸媽媽說我現在物質精神條件還不好,等我準備好了再一起生活。可是不在一起生活永遠不會準備好啊,你等待的時間孩子的成長腳步可不會停止下來等你啊!

    但我認為要明確一點,我們誰都沒有辦法指責無法把孩子帶在身邊的父母,因為這是他們各自根據自身情況而做出的權衡,這樣的選擇是無奈也好是必須也好,他們都需要時間來調整。

    所以,帶不帶在身邊,生活怎麼過,冷暖自知,儘量多為孩子考慮下吧

  • 3 # 崔馨心理

    感謝提問,孩子是否留在父母身邊,這是兩難的問題,還真是需要好好想一下。

    雖然我想很多人會回覆,帶在身邊,因為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愛。但是,我想先抱抱親,我想,如果你覺得自己還能撐著,一定會毫不猶豫把孩子留在身邊,給他/她最好的物質和精神營養。

    是否留在身邊,首先看你的內心。把孩子帶在身邊,你會更加努力,更加開心,還是讓孩子回去,自己能更快速成長。你快樂,孩子才會更加快樂。我有個朋友,離婚之後,面臨生存和養育難題。她選擇了先保證溫飽。當她強大之後,把孩子接回來,又再婚,一家幸福生活。

    其次要看孩子的選擇。如果小,身體健康,影響不會太大,要常回去看看。如果已經有了判斷能力,還是要多跟孩子商量。不把孩子當孩子,會讓他們更有力量。任何的選擇,請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大體方向就不至於錯。

    最後,要看家人態度。不要一意孤行,多與家人商量。得到家人的支援,對你對孩子,都有好處,至少,是堅強後盾。

    總之,閉上眼睛,預演一下兩種選擇,遵從內心的真實感受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祝福你,祝福孩子!

  • 4 # 苦澀的人生love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可能得不到社會的溫柔對待,但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應當溫柔的對待每一位孩子。孩子的天真純潔給了世界不一樣的精彩。給我們的世界點燃了新的希望。

    現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也是可憐的,很矛盾吧!因為人在出生前就已經是個矛盾體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孩子是自己的,工作是別人的。我們既然要了孩子,我們就要對孩子負責任。就像有人說假如精神與物質生活沒辦法提升時,還會堅持把孩子帶在身邊扶養嗎?

    既然你的精神與物質生活都不允許時,你當初要孩子幹嘛,既然要了孩子又不能給孩子的生理心理更多的關懷與愛,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大家瞭解過留守兒童的現狀嗎?瞭解過留守兒童的心理疾病嗎?瞭解過留守兒童對父母的渴望嗎?

    留守兒童是全世界關注的問題,留守兒童給社會的傷害已經無力承擔。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工作,並且這份工作沒有畢業的那天。留守兒童最大的問題是:

    1,孤獨。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他人都無法替代的,父母與孩子的心靈交流更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因素。

    2,自我封閉,性格孤僻。

    家庭環境的不穩定性,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情感上的依靠,導致性格孤僻,不願與外界交流。

    3,留守兒童多數不服管教,因為長期與父母分離,沒有穩定的親子關係作為基礎,父母管教不聽,老人想管又管不了。

    4,留守兒童的父母大都透過錢來給予孩子的愛。

    可是孩子需要的不是錢的關懷而是渴望對父母的依賴與愛,甚至想得到父母的保護。

    作為父母的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其實我們把孩子帶在身邊可能累點、物質生活不是很好,但我們對孩子的交流與孩子的成長都不會錯過,可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給予正確的人生觀與教導。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建議是: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洲際賽LPL衛冕冠軍,網友覺得香鍋打野定位有問題,別人刷野他是打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