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楠152425956
-
2 # 風華正茂135672356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尹喜得到道德經如獲至寶,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傳道人,到民間廣傳道德經,使道德經得以流傳,大道無形,遍及宇宙,大道泛兮,保佑中華,我輩殷兮,努力行道。
-
3 # 魏琮璋
尹喜,字文公,號文始先生、文始真人、關尹。先秦天下十豪,周朝大夫、大將軍、哲學家、教育家[1],甘肅天水人,自幼究覽古籍,精通曆法,善觀天文,習占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 《莊子·天下》把他和老子並列,稱為“古之博大真人”[1]官至周代大夫,時任大散關令,後遇老子,授其千古奇書《老子五千言》即今日之《道德經》。後跟隨老子西出散關,化胡西域。
字號:字文公,號文始先生
朝代:周代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地:甘肅天水
代表作品:《關尹子》
主要成就:開派隱仙(文始)、化胡西域
本名:尹喜
別名:文始真人,關尹子,巨無上真人,無上太初博文文始旦真君。
-
4 # 杞人道一
尹喜得到老子道德經後,自己努力修行,知真經不能自專,傳之於世,並把自己修行的經驗體會悉告世人,是第一位識真經併力行者。後張道陵得之,尊老子為教主,老子一氣化三清為神主(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道德經為教義創立道教,道德經於是社會化,宗教化,為道德經的傳播立下不朽功勳,張道陵是第二個讀識真經併力行者。
以後,尹喜,張道陵皆入中華民族封神榜,受百姓跪拜至今!
-
5 # 茶憝
尹喜,又名尹子,古書中出現最多的記載為關令尹喜,《列子》《莊子》《呂氏春秋》等記為關尹或關尹子或尹子或為關令尹喜。列子中曾多次出現尹子與尹喜等詞由此可見其名為尹喜。在東漢宮廷撰寫漢書時期所收集整理的先秦古籍中明確記載為《漢書·藝文志》著錄《關尹子》九篇,舊題周尹喜撰,即周朝的尹喜。
尹喜是先秦時邽縣(今天水市)人,母魯氏,生喜。眼有日精,天日之表,少好墳(三皇之書)、索(八卦之書,書名)、素(《太公素書》)、易(《易經》)之書,善天文秘緯。仰觀俯察,莫不洞澈。不行俗禮,隱德行仁。後因涉覽山水,於雍州終南山周至縣神就鄉聞仙裡結草為樓,精思至道。因以其樓觀星望氣,故號其宅為樓觀,周王聞之,拜為大夫,後復招為東宮賓友。這就是尹喜的真正身份,他是一個酷愛此道之人。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記載:周康王時尹喜為巨大夫,後為東宮賓友,結草為樓,仰觀乾象。一日,觀見東方紫氣西邁天文顯瑞,知有聖人當度關而 西,乃求出為函谷關令。
不久老子駕青牛薄板車至函谷關,尹喜把他迎入官舍,北面師事之。居百日,尹喜以疾辭官,復迎老子歸樓觀本宅,齋戒問道,並請老子著書,以惠後世。於是老子在函谷關前著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
《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華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老子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有著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觀點。
老子把此書授予尹喜後,老子遂去,不知所終。尹喜得到此書後,愛不釋手,因為他本身就好此道,所以看問題的本質與眾不同。尹喜在書中解惑了很多東西,在書中他發現了大道的真諦,對“道”有了全新的認識。之後,尹喜乃棄絕人事,連忙歸隱深山,按老子所授經法,精修至道,三年後,悉臻其妙,乃著《關尹子》九篇,流傳於事。
-
6 # 趙日金141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室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矣。
關令尹喜曰,意思為,關口官員令尹高興的說。令尹,官職,《論語》裡就有“令尹”這個官職名稱。後世道教編出個姓尹名喜,叫尹喜的人。
回覆列表
作為守關之普通人伊喜,得到聖者五千言之真跡筆墨和思想之指點,這是人類特別是咱華人歷史的偶遇之啟發和啟蒙。本來古者天濛濛,地朦朦,天下宇宙之濛瀧,吾心何歸?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日日守邊關也見過各種各樣的路人和來者,何處追尋其來源和其本源,又如何發現天下和人間之奧妙,眾妙之門。這是守關者百思不得其解之迷。然而,某日,突聞一老者騎著青牛,手裡拿著竹簡和葫蘆,後面還有一群少不更事的兒僮為其策鞭騎牛。作為邊關伊喜,此情此景,唯一能做的又是什麼呢?這老者和三五作伴的孩僮究竟去哪兒呢?關者伊喜一定很好奇,也很聰明,古時西出邊關,這不正是塞外未化之地麼?聽說老子唸到“道可道,非常道”,這押韻鏗鏘的聲音,這還得了麼?於是關者伊喜趕緊接過竹簡,老子洋洋灑灑留下五千言。這就是老子李耳給咱們後來人所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經》。送別老子和那些孩僮,關者伊喜就向後來路人都説起這件事。一代代路人都心口相傳,竟然傳說了二千多年。老者和其弟子們都出關弘道揚德,一縷青煙天上來,紫氣東來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