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喝東遊記

    分享兩個

    1。滷肉飯。需要買五花肉(我最經常買的部位)

    切成肥瘦相間的小丁(建議可以先放到冰箱裡凍一下,稍微結實一點比較好切)(注意一定要肥瘦相間的肉最好吃)

    冷水煮幾個水煮蛋,泡一些香菇

    切好蒜末,薑末。

    放一點油入鍋,熱油以後扔蒜薑末和五花肉丁進去翻炒一下。

    加料酒,生抽,老抽,鹽。再加點五香粉和白胡椒粉

    加熱水開始燉。期間剝出白蛋,把泡好的香菇切丁。都扔進去。

    水沸了以後,調小火慢燉個兩三個小時即可,此時肥肉部分入口即化。

    用湯來拌飯拌麵都超好吃。

    2。香菇糯米排骨飯。此處需要用到排骨。

    排骨洗淨,切小塊。

    加生粉,生抽,老抽,料酒,蒜,姜,鹽醃半個小時或者更久

    糯米提前泡個四五個小時,香菇也提前泡發好。

    準備好蒸鍋,糯米在底層,上面放好香菇排骨,鹹淡自己掌握

    蒸完開吃

    香菇超香。

  • 2 # 就是個賣海鮮的

    豬肉切塊做成豬排,放在大盤子裡,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再倒一杯山楂汁,脖子上繫個毛巾,點上兩根蠟燭,放上一首荷塘月色,然後吃起來味道好極了,瞬間高大上

  • 3 # ALH的爸爸

    豬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是吉祥、富裕的化身,歷來有春節殺豬祭祀迎新的習俗。今年是農曆豬年,更是要“正經而優雅的吃一回豬肉”豬的全身都是寶,可以選擇性的來食用,以圖個好彩頭。

    首先選擇豬的舌、耳、尾及蹄,它們分別代表著“招財”“順風”“長久”以及金榜“題名”的意思,滷製後更是上好的下酒菜。先將舌、耳、尾、蹄清洗乾淨,入鍋中焯水然後裝入燉鍋中,加入大半鍋子水,放入適量料酒、醬油、蔥姜、花椒、辣椒、大料、香葉、草果,大火燒開,轉小火燉2個小時後就可以準備出鍋了,冷卻後切片(塊)入盤即可。

    第二可選擇豬的肝、肚、腰、心及肺進行熱炒,這就是常說的“五行”菜,寓意著來年一切順利。

    1、熘肝尖豬。肝洗淨切薄片,加糖、料酒醃製,洋蔥、胡蘿蔔、青椒、大蒜洗淨後改刀切片;鍋內燒水,水開後放豬肝,略焯一下撈出備用;炒鍋倒少許油,放切好的洋蔥、胡蘿蔔、青椒、大蒜,放入豬肝翻炒,加調味汁繼續翻炒出味裝盤。

    2、青辣肚絲。少許油入鍋燒熱,倒入牛肚、薑汁、蠔油、鹽,炒到均勻上色;倒入青椒絲、蔥絲、薑絲,炒斷生;放少許香油即可,全程大火,快速翻炒出鍋。爆炒腰花、辣炒心片可參照此法來做,無非新增些木耳、蒜片而已。

    3、可用最嫩的豬肉做糖醋里脊,老少皆宜,寓意合美甜蜜。裡脊肉切成指頭大小長的條,加入鹽、料酒醃入底味後用蛋清抓均,放入玉米澱粉裹勻備用;用糖、醋、鹽、少許清水、澱粉做成芡汁備用;鍋中放油,燒至8成熱時放入肉條,用鏟子將粘在一起的的肉條輕輕拍散,關小火炸至變黃後撈出備用;鍋中的油繼續加熱,至6成熱時,將已經拍散備用的肉條重新下鍋,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備用;鍋留底油,放入番茄醬炒至出紅油後,放入糖、白醋、鹽、半碗清水,燒開後加入少量水澱粉,攪動至湯汁變得濃稠紅亮時入肉條,快速翻炒至肉條外均勻地包裹上湯汁即可出鍋。

  • 4 # 且句

    好問題。

    豬肉本身是有腥味的,而且脂肪含量比較高,既算不上健康,也比較廉價。但中國農耕文化的歷史,馴養豬的時間已經有七八千年,豬肉深入到每個華人的飲食文化當中。華人喜食豬肉,而且幾乎豬的每個部位,從耳朵到尾巴,從血液到大腸,都被各地利用做出各種特色美食。

    所謂的優雅,應該是充分發揮食材的天然滋味和獨特口感吧。剁餡或炸丸子其實只能算是對食材的基礎利用,就算不得極致了。

    排除頭尾內臟的部分,僅就肉本身而言,豬肉纖維結構疏鬆,結締組織少,脂肪比例高,而且有些味道,所以對得起優質豬肉食材的重點就是:深度烹飪。

    這裡舉三個例子,是我覺得對豬肉烹飪最好的詮釋。

    第一個,紅燒肉。圖一是我自己燒的紅燒肉,大量的運用冰糖上糖色,用多重調料的滋味長時間慢燉,讓肥膩的五花肥肉中的脂肪得到釋放,調和了豬肉的葷腥,口感綿軟,味道層次豐富,最大的還原了五花肉的特色。在物資匱乏的時代,肥肉遇見糖,實在是補充能量和解饞的極致幻想。毛主席愛吃紅燒肉,也是那個時代的印記。飢餓的人夢見紅燒肉都會流口水,這也是對食材的最大尊重吧。

    第二個,臘汁肉。圖二是西安的臘汁肉夾饃店裡的臘汁肉。這一樣是對五花肉的深度烹飪,同時歷史悠久,在周禮中都有記載。臘汁肉不用糖上色,重點在於老湯頭做引以及豐富的調料和藥材調味,同時附以更長時間的燉汁。在西安,遠近聞名的肉夾饃就是直接用白麵烤餅加進去芳香的臘汁肉,連主食帶主菜就齊全了。不用任何輔材的極致簡約,反映出了對烹飪和食材的絕對自信,也是對豬肉口味的最大還原。

    第三個,豬腳飯。圖三是廣東隆江豬腳飯,這個算是插播了,我這個北方人在廣東吃到的時候,也很感到驚豔,改變了我對南方豬肉做法的偏見。豬腳結締組織和韌帶豐富,富含膠原蛋白,對豬腳的深度烹飪帶來了獨特的軟糯口感和豐富營養。一直走到東南亞,華人都會有類似的做法,反映出中華文明對豬肉的情感。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東西可以映射出“簡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