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鄰居的小孩比我小孩大幾歲,我後面發現我小孩會拿家裡錢去給他們買吃的,後面問清楚說不給他們買吃的,就打他,我跟對方父母說過這個事情,我也教育打過自己小孩,不準跟他玩,但沒有效果,我小孩還是會跟他玩,他還是會讓我小孩拿錢,打都沒有用,怎麼辦
7
回覆列表
  • 1 # 淅爸育兒記

    如果我們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就需要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否則將難以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接下來說的,可能不中聽,但僅為解決問題而來,見諒。

    瞭解孩子的行為動機

    在淅爸看來,孩子飽受欺壓還要跟對方孩子玩可能有以下四個動機:

    沒有玩伴或缺乏玩伴

    現在的家庭,很多孩子獨生,又或者弟弟妹妹尚小不能與哥哥姐姐玩,而父母不知道怎麼陪孩子玩,又或者根本不願意陪孩子玩他那幼稚的遊戲。

    孩子的社交屬性在不斷髮展,如果他在家庭中社交需求得不到滿足,那麼孩子就必須往家庭外面走。

    把“理想自我”投射到對方身上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自我”,在健康家庭成長的孩子,其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統一度較高;在不健康的家庭成長的孩子,其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互為正反面。

    這樣說有點偏專業化,用題主的例子來解釋,就是孩子可能在家被管控較嚴,沒有他想要的自由度(即便他認為的自由度可能是不合理的),那麼他心裡羨慕那些欺壓他的人,那代表著“權力”,代表高度自由。

    所以孩子把心理的理想自我投射到了對方身上,彷彿對方就是另一個自己。

    無力反抗所以加入團夥

    這與霸凌有關,實際上這也構成了霸凌。

    在霸凌中,那些無力反抗的孩子,會選擇拉幫結夥壯大自己的力量,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入霸凌隊伍,成為霸凌者的一份子,這就可以減少自己被欺負的機率,而且集中去欺負另一個人。

    缺乏存在感

    孩子天生就有一種本能:尋找自我定位。

    在家庭中,他透過種種方式獲取父母關注,進而進行自我定位。如果在家庭中,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價值感,他同樣也會往外走。

    在這個小團隊中,孩子即便是被欺負,但他仍能感覺到他是“被需要”的,這種存在感的誘惑讓他無視了自己的損失。

    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

    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就需要根據上述原因去排除,看看孩子究竟是哪一種情況,這需要結合題主孩子的實際情況。給出一個方向,望能提供幫助:

    1. 詢問孩子的感受

    詢問孩子對此的感受,他對被壓榨是怎麼樣的感覺?他又認為他在這些小夥伴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是否滿意。以此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得知孩子究竟屬於上述哪種情況,更能確定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

    一個人,如果對不好的事情、讓自己難受的事情趨之若鶩,那才是病態心理。一個心理健康的人遇到不好的事情,其情緒表現必然傾向於負面。

    例如,我們遇到路上有發臭的髒東西時,通常都會捂著鼻子或者屏息,然後快步繞過。但有些人會停下來,去踩一踩這些髒東西,這就是一種病態。

    2. 幫助孩子找到家庭定位

    “你真是個麻煩精,老是把東西弄得亂糟糟的”

    “寶寶,你認真收拾東西的樣子,感覺跟爸爸真像!”

    在面對孩子把東西弄得亂糟糟的時候,父母的兩句不同的話,讓孩子得到完全不同的家庭定位,前者是負面的“麻煩精”,後者是“跟爸爸很像”的成就感。

    讓孩子感受到他在家庭中的正面價值,使之獲得在家裡需要的認同感、成就感、存在感。

    3. 幫助孩子理解何為自由

    什麼是自由?自由並不是無視一切規則,就如我們考了駕照,還需要在駕駛的路上遵循法律法規,否則一切就亂了套。

    自由,是一種對不喜歡的事情說不的權力,而不是隨心所欲。這在我們中國式教育中非常容易被忽略:孩子說不的權力。

    如果在家庭裡面,孩子不敢或者不會拒絕家人,他同樣也不會拒絕其他人。

    就例如,我們常常要求孩子乖乖吃飯,如果孩子不吃,我們就會譴責、威脅孩子:“再不吃飯就沒飯吃!再不吃飯就趕你出去!”。事實上,吃不吃飯是孩子自己的權力,他自然可以選擇不吃。

    4. 幫助孩子理解無拘束的自由,需要自己負責

    繼續上述的話題,很多家長會這樣想:如果讓孩子不吃飯,他就會餓著,影響身體健康,影響發育--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孩子必須乖乖吃飯。

    當父母這樣想的時候,同時也進行了責任轉嫁,家長認為孩子不吃飯,自己就要為此負責。而事實上,需要為此負責的是孩子自己。

    就如不收拾他的玩具,下次他就找不到他的玩具一般,主責任人是孩子自身。

    如果不讓孩子理解到這一點,那麼無拘無束就是害了孩子。

    5. 讓孩子嚐到遵守規則的甜頭

    守規矩是一件讓人難受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只想玩,但是要遵守玩的規矩的時候,實際上他是難受的。

    舉個例子,玩了之後要收拾好玩具,這是孩子不情願的。但如果我們找到比此更難受的事情,孩子就能享受到收拾玩具的甜頭。

    當孩子玩完之後,他不收拾玩具,家裡的其他人也不收拾,那堆玩具就放在那裡,可能一不小心就弄丟了、踩壞了。這就是孩子需要承擔的更難受的結果--當他下次想要找回那個玩具的時候,他發現怎麼都找不到了。

    同時,他的房間也沒人收拾,到了晚上他想要找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了。

    當然我們不能刻意去製造“玩具不見了”這種結果,只需要讓事情自然發生就好了。

    而在經歷了這一切的混亂之後,再和孩子一起收拾乾淨,一個整潔舒適的有序的房間,和一個亂糟糟的房間,前後鮮明的對比,自然能讓孩子感受到遵守規則的甜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引進五名國腳引起恆大球迷不滿,他們是怕被其他球迷圍攻還是反對恆大騙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