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尹小豆家的農村創業夢
-
2 # 上海灘大眼火火
答:工作中、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三觀、性格不同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不知該如何應對,甚至採取迴避的方式以免除相處的尷尬。
但這種做法往往會帶來不好的效果: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找到和自己三觀、性格一致的人實在太難,就連自己的父母、伴侶都不可能如此。現實中,我們身邊絕大多數人都有他們各自的脾性,如果因為三觀與性格不合,我們就疏遠他們,最終的結果只能讓我們自己變得越來越孤立。
萊布尼茨
與其如此,學會主動同三觀、性格不合的人打交道,學習利用他們身上的長處才是上佳策略,而且還會收穫意想不到的好處。
廣泛結交三教九流,幫助自己實現大業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
這體現了一種更為開放、宏大的格局。一個成熟睿智的人首先應該認識到世界的多元性與人群的複雜性,學會接納那些與自己想法不同的人,而不是加以迴避與排斥。
這樣對個人的發展也非常有利,尤其當你獨自帶領團隊創業時更是如此。
唐太宗手下有24功臣,都曾輔佐他打天下,這24個人在三觀與性格上肯定各有不同,但他們卻都為唐朝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共同促成了大唐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
長孫無忌淵博好學,曾幫助唐高宗編纂《唐律疏議》,為完善唐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李靖善於用兵,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
尤其是魏徵,他的性格極不討唐太宗喜歡,因為他總是給唐太宗挑毛病,把唐太宗氣得都想砍他的頭,可轉念一想,如果沒有魏徵這樣的人,誰來糾正自己的錯誤?
魏徵一生為唐太宗提出了很多治國的真知灼見。
魏徵
試想如果唐太宗只同自己喜歡的人為伍,不把這些各式各樣的人聚到一起,又怎能創造貞觀盛世?
師他人之長,提升自己。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看到別人的優點,就去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則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
雖然,有些人可能同你的三觀和性格不同,但他們身上必然存在一些你所不具備的優點。你可以不認同對方的三觀,但卻可以學習他們身上的優點。
清王朝曾經飽受西方列強的踐踏,時人憎恨洋人,但有識之士魏源卻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名言,意思就是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富國強兵,然後,再去和他們對抗。這也成為洋務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後來,晚晴掀起了浩浩蕩蕩的洋務運動,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國力。
魏源
可見就算是我們的敵人也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所以,學會理性而客觀地對待與我們三觀、性格不合的人。
工作中和與自己不同的人組團更容易成事兒
一個公司或單位中,有的人性格圓滑,善於應酬交際,這樣的人可以去做行政或者銷售,有的人性格嚴謹,善於理財算賬,這樣的人可以做會計或者出納……他們雖然各不相同,但也正是他們共同組合在一起才把公司或單位的業績推著往前走,如果缺了哪一種人,這個攤子可能都很難支得起來。
大家都看過《西遊記》,書裡面唐僧、孫悟空、豬八戒以及沙和尚,他們師徒四人在三觀、性格也是不相同的:唐僧性格溫和,一生的志向是把真經帶回大唐;孫悟空的性格比較急躁,理想是做自由自在的齊天大聖;豬八戒性格懶散,渴望回高老莊過日子;沙和尚則比較實在,如果不是被要求去取經,可能會在流沙河裡做一輩子“妖怪”。但正是這樣三觀、性格迥異的四人團隊卻共同取得了真經。
《西遊記》
仔細分析會發現他們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作用:孫悟空雖然武功了得,但性格比較急躁,這點也使他不太穩定。豬八戒看似沒啥優點,但孫悟空水下功夫不行,這方面還得依仗豬八戒,而且孫悟空被氣跑幾次,還是豬八戒給請了回來。沙和尚武藝一般,但卻非常踏實,可以負責一些後勤工作。由此可見和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組團反而更容易成事兒,。
大眼火火
回覆列表
這個社會三觀不合的人屢屢皆是,曾經可能會為了三觀不合的想法而生氣,甚至是詬病對方……但是曾經有人告訴我,存在必是合理
我們不能要求別人,但是可以要求自己,每個人從他的學識,生長環境,家庭環境到最後的社會環境都會最終導致他的思想理念,所以人與人之間三觀不合是最長見的現象了,如果遇到三觀不合的人,可以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他的初心是什麼,思考完可以適當的去理解別人……只要不是工作的,原則性的問題,都可以試著去理解的
到最後真的無法認同溝通,那麼可以選擇避開,儘量少溝通交流就行,希望你能認同我的想法,這也是我經常對自己說的,如果遇到三觀不合的人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