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72奈米之外

    延禧攻略

    這些年來的古裝劇以清宮劇最多,從《還珠格格》到《甄嬛傳》,再到最近同時熱播的《如懿傳》《延禧攻略》,中間還夾雜著其他各種各樣的穿越劇,宮鬥劇,都受到了觀眾的熱烈追捧。

    這些清宮劇都是以歷史某個皇帝為背景,或借用或虛擬各個人物或故事,演繹了一出又一出的好戲。戲劇嘛,也就是個故事,演繹是必然的,與歷史事實符不符也沒人一本正經生揪。

    不過呢,花了那麼多錢,請了那麼多人,勞心費力的,能拍得既好看又真實那就很體現劇組的水平了。編劇呀,導演呀,服裝呀,演員呀一系列還真得懂點歷史,不然演得太不靠譜也是要被人笑話的。雖說是個娛樂,可也是大部分人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你們也別太肆意妄為了。嚴謹點總是好的。

    甄嬛傳

    我不是個史學家,不過是個平頭百姓,看過書而已。看了這些清宮劇發現很多地方體現了一些錯誤。那麼我就隨便跟大家講講真實清宮到底是怎樣的,您千萬別被影視劇給騙了。

    先講一個常看劇中去給太后請安的,“臣妾給老佛爺請安,老佛爺吉祥......"這話這場景熟悉吧。可是真實的清宮不是這樣的,這句話裡面有多處錯誤。

    首先”老佛爺“這個稱呼應該是出現在清末的時候,是宮裡太監宮女提到慈禧時為了表明自己和慈禧和親近很得她寵時一種私底下稱呼。乾隆爺被稱過老佛爺,只是一些近侍太監在背後稱呼他為‘老佛爺”“老爺子”。不管慈禧還是乾隆都僅限於太監宮女之間背後這麼稱呼當面時斷不敢這麼叫的,大臣和后妃更不會這麼叫。

    其次,道吉祥,這是太監當中的問候語,做為有地位的皇帝和后妃怎麼可能拿太監間的問候語請太后安呢?正確的應該是“臣妾(奴婢)請皇太后聖安。”為什麼這裡有個括號,那就是第三個錯誤或者不嚴謹的地方。

    清宮

    清宮等級森嚴,即使後宮嬪妃爺不例外。只有嬪位以上的才有資格稱“臣妾”。貴人,常在,答應還輪不到這麼自稱,只能稱“奴婢”。

    還有對皇帝的稱呼,清朝是很少稱皇帝為萬歲的,“萬歲”“萬歲爺”多為戲劇演繹,別信。清雍正非常討厭這種阿諛奉承的說辭,經常斥責“萬歲爺’”萬壽無疆“這類措辭。對皇帝的真實叫法是:太后,太妃等皇帝長輩直接叫”皇帝“,其他人都要叫“皇上”。看劇中常有太后叫皇帝”皇上“的,這是不對的。

    接下來我們在講一個劇中的頭飾。一般我們見到的清宮劇裡後宮嬪妃都是頂著碩大的“旗頭”,其實這裡面也有講究。首先我們最多見的那種大“旗頭”直到清末慈禧晚年才出現。在此之前是“小兩把頭”。這個在《如懿傳》裡表現得較為貼近事實。

    “旗頭”是因為慈禧晚年容顏衰老頭髮稀疏,已經沒有辦法梳起“小兩把頭”了,於是發明了一種類似扇形的硬殼,一尺高,由鐵絲(具體什麼我也不知道,鐵絲是我姑妄叫之)之類由底及頂做成骨架和頭箍,內外絨布,青緞包裹,綴以簪子,釵,絨花之類飾物,無需用自己頭髮固定,直接像戴帽子一樣戴上去就行。

    如懿傳

    在“旗頭”俗稱“大拉翅”以前正確的是“小兩把頭”。先將頭髮全部梳到腦後,然後藉助一根扁長的簪子將頭髮分成兩縷,分別向左右纏繞到簪子上,最後再用小簪子橫向固定。“小兩把頭”主要是為了配合清宮冠服制度,因為后妃們大典是要佩戴朝冠,還有一種叫“鈿子”的頭飾。“小兩把頭”不但能夠很好的配合冠服制度,在平時也可以在頭上插上一些首飾,鮮花點綴。後來也出現了像眼鏡架似的發架,用啥材料不知道,但主要的好處是能夠與頭髮配合,固定在頭上,琳琅滿目的頭飾就直接配在發架上了。

    對了,忘了說《如懿傳》裡女人腦後哪個微微上翹的小尾巴了嗎?這個是真的,“小兩把頭”梳好後腦後還有一縷頭髮怎麼辦?那就藉助一根扁平上翹的薄木片,將這縷頭髮束起來。從側面看尾部微微上翹,像一隻待飛的燕子,因此稱作“燕尾”

    皇宮的公主一般不會參與宮鬥,因為沒有利益衝突。所以《還珠格格》是假的。格格們因為出身不同,受禮和行禮比較複雜。主要看生母的位份,對身份高於生母的要行下跪禮,對於和生母同位份的行“萬福禮”,對位份低於生母的行頜首禮(就是點個頭)或者無須行禮。即使后妃再得寵,你位份不及人家生母,公主照樣無視你,常有得寵公主出嫁前橫行宮中的。得寵后妃是不敢貿然加害公主,與公主爭鬥的。還是那句話公主遲早要嫁人的,和自己沒有利益衝突,何必多樹個敵人呢。

    公主受禮行禮尚且如此,皇子就更不用說了。影視劇中常有皇子不分青紅皂白向貴人,常在行禮請安的,這是不對的。

    更多的內容可以參考《國朝宮史》,《清宮大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基金經常分紅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