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帆77153983696

    聽了十幾首胡德夫的歌,開始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想不起來像誰,想得頭疼,後來想起有點‘’胡里奧‘’的感覺,也不道對不對。聲線些許沙啞,堂音很重,有磁性,有幾首也不道是英文還是寶島的原住民語,聽不懂。他和楊祖珺的對唱和聲挺美。獨唱的男生和聲也挺美。伴奏基本都是鋼琴,配器不是那麼太豐富。至於歌詞對家鄉的熱愛對好多的不滿宣洩,因為不道當時的歷史背景沒法做出評價。如果對他的音樂作評論得了解很多東西,原諒我做不到。這十幾首歌,聽一兩首還可以,太多雷同。夜裡睡不著聽聽催眠到是個好主意。我不是他的粉絲,擁躉,這是我個人的看法,這也不是對他的作品不敬,只是他的音樂我不感興趣,不是我的菜而已。胡德夫的粉絲別噴我,我只是完成悟空的作業,活著都不容易,何必噴來噴去的呢?作業不合格,那就摺疊吧。反正我費了不少功夫寫作業,悟空你看著辦。

  • 2 # 小星星321

    談起胡德夫,腦海中便浮現出這樣的場景:臺灣民歌演唱會上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端坐在鋼琴前,彈起那屬於幾代人的熟悉的旋律,自發的流露,行雲流水般,那是來自這位臺灣民歌教父心底的旋律,充滿著臺灣本土的人情味,宣洩著那一代人充滿期待,渴望衝破束縛,呼喚“唱自己的歌”的複雜情感。

    作為臺灣民歌運動的發起者之一,毫不誇張的說,以胡德夫,楊弦為代表的民歌手們開創了一個時代,留下了無數的經典。

    作為一名臺灣民歌的忠實粉絲,雖然沒有生在那個年代,但每當那些熟悉的旋律響起,彷彿自己也置身於其中。

    總希望著某一天,臺灣的民歌會有更多年輕人聽到,喜歡。因為這些歌曲有著那個時代的印記,那是一群淳樸,善良,勇敢的音樂人,彈著吉他,訴說著他們的故事和嚮往的生活。

    悲觀的說,這個時代像這樣的歌者太少了。最後,推薦樓主看一下民歌30.40演唱會以及馬世芳的樂評,或許會對胡德夫以及臺灣民歌運動有更深的瞭解。

  • 3 # 音樂小妹來啦

    其實一貫很反感評價某位藝術家這種問題。

    我認為藝術家對人類和社會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他的藝術作品。

    如果能根植於作品發問,會更好一些吧。

    藝術家有一些人格缺陷也不必要放大那麼多,去蓋住他的創作。

    單從藝術上來講,胡德夫當然是極好的。而且他的確和臺灣民歌的啟蒙有極其重要的關係。

    如果說他的音樂被政治利用,當然是一種悲哀,然而好在音樂自然有它的力量。他的音樂值得流傳下去。

  • 4 # 華語女歌手貞貞

    “如果說羅大佑是臺灣民謠音樂的豐碑,那麼胡德夫應該被稱作傳奇。”

    1976年的冬天,臺灣作曲家李雙澤在一次演唱會上,向觀眾席投擲了一瓶可口可樂,並憤怒地詰問:“我們到底有沒有自己的歌?”

    李雙澤的舉動不是沒有來由。在此之前,臺灣青年一直唱著老上海和歐美風格的音樂,但是卻沒有一首歌,能真正稱得上“臺灣風格”,能算作本土音樂。

    久而久之,打破以往的風格限制、探索和塑造本土文化的願望,在臺灣音樂人心中萌芽。而第一批覺醒,並嘗試作出改變的音樂人,就是李雙澤、胡德夫和楊弦。他們三人合作舉辦新作釋出會,後推出《中國現代民歌集》,這張專輯被視為臺灣乃至中國民謠的開端。

    他們三人中,胡德夫是在民謠道路上走得最遠的一個。伍佰曾評價他:“他發明了一種屬於自己的Jazz, 這個境界比Blues還高, 因為它讓我看見所謂‘靈魂解放’這個東西。”

    胡德夫則言:“我之所以相信歌,是因為一切都可以歌。”

    他試圖唱出一種更“本真”的東西,去講述這片土地的故事,去表達自己的快樂與哀愁、熱愛與憤怒。

  • 5 # 野荷花分享生活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不論是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90年代,他為諸多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原住民振臂高呼、爭取權益,被媒體稱為“原住民運動先驅”;還是迴歸歌壇後,潛心創作以原住民音樂為主要元素的民謠歌曲,他將對臺灣原住民族的愛深深的滲入到音樂當中,有鋼琴的舒緩、流淌,也有原住民族的樂器及語言,胡德夫將傳統與流行完美的結合,但始終不會離棄,他對那片土地的熱愛。

    不論是在現場聽他的演唱、還是在耳機裡聆聽他的歌曲,都極具強烈的畫面感。彷彿我們置身於悠悠的山谷之中,在茂密的樹林中傾聽風穿過樹葉而發出的聲音;或者獨自一人在曠野之中,肆意的奔跑;亦或者站在丘陵之上,張開雙臂擁抱著光芒、呼吸著未經汙染的空氣······

  • 6 # 音樂Mv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不論是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90年代,他為諸多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原住民振臂高呼、爭取權益,被媒體稱為“原住民運動先驅”;還是迴歸歌壇後,潛心創作以原住民音樂為主要元素的民謠歌曲,他將對臺灣原住民族的愛深深的滲入到音樂當中,有鋼琴的舒緩、流淌,也有原住民族的樂器及語言,胡德夫將傳統與流行完美的結合,但始終不會離棄,他對那片土地的熱愛。

    不論是在現場聽他的演唱、還是在耳機裡聆聽他的歌曲,都極具強烈的畫面感。彷彿我們置身於悠悠的山谷之中,在茂密的樹林中傾聽風穿過樹葉而發出的聲音;或者獨自一人在曠野之中,肆意的奔跑;亦或者站在丘陵之上,張開雙臂擁抱著光芒、呼吸著未經汙染的空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越長大會越孤單,總是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