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學習考試系統

    先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你的需求:

    1、是否只是單純的做網頁?

    我相信,你所說的Web開發,是指B/S架構的軟體開發,不是做網頁。呵呵。

    2、是否需要做圖?

    如果要用Photoshop等影象處理軟體,對顯示卡要求會高一些,獨立顯示卡好一些。這個你應該不用的,整合顯示卡即可。

    3、用什麼IDE(整合開發環境)?

    如果是用.net開發, Visual Studio還是挺佔資源的,不管是哪個版本,安裝好都有好幾個G,記憶體小了編譯會很慢。如果你用是Java或PHP,Eclipse要小很多。

    4、是否需要安裝資料庫?

    你的電腦上肯定要安裝一個數據庫,如果用Sqlserver的話,需要幾個G的安裝空間,記憶體也要大一些。如果mysql的話,幾百Mb硬碟空間就 夠。

    5、是否要架設虛擬機器或docker?

    有時需要在伺服器環境中除錯,自己架設一個虛擬機器除錯更方便一些。還有如果你要開發手機端Html5,建議搞個手機安卓模擬器,雖然電腦上也可以除錯,但用模擬器更直觀一些。如果你是linux作業系統要好一些,像Windows作業系統如果部署一個windows server的虛擬機器那可是挺消耗資源的。

    總之,同樣的Web開發,微軟出的東西相對簡單,但比較耗資源,PHP、python等非微軟的開發工具,比較省資源一些。你的開發語言和工具直接決定了你的筆記本需要什麼樣的配置的。

    例如我的電腦(桌上型電腦),在幾年前別人還是兩核兩G的時候,我的已經是8核32G。我的筆記本也是兩核16G的。我用 Visual Studio開發,就是為了編譯的更快。

    你給出了5000元的預算,應該是說是不差的,關鍵在於配置的選擇。

    建議雙核16G記憶體的配置,整合顯示卡即可,硬碟一般夠用(建議用固態硬碟),螢幕稍大一些,要安全穩定的(這個非常重要,藍色畫面或宕機導致程式碼丟失,那可太痛苦了)。

    我強烈推薦用ThinkPad,但你5000元的預算估計買不了像樣的配置。建議你可選擇聯想、戴爾等其它品牌的相關配置的產品。

  • 2 # 效率派

    現在在筆記本和平板電腦都非常流行。平板電腦想取代筆記本,但一直不能成功。而筆記本雖然越做越薄,但還是有點笨重。因此我建議你買個二合一的。5000元的價格買微軟surface,預算不大夠。建議買聯想的miix二合一電腦。價格合理,價效比高。我現在用的就是miix5。

  • 3 # 君哥312

    這個預算有很多選擇,我建議你選擇 惠普(HP)戰66 二代 13.3英寸輕薄膝上型電腦(i5-8265U 8G 256G PCIe SSD Win10 一年上門)全高畫質屏,記憶體可以升級到32G,還可擴充套件兩個4K螢幕,多屏操作效率更高,升級空間大,擴充套件性好。防潑鍵盤。指紋識別。電池快充,喜歡的朋友不要忘了點贊關注哦

  • 4 # 啊蔡蔡

    如果用來做web軟體開發,5000這個價格其實有很多選擇,不管是華碩、小米、聯想、惠普、宏基、等等電腦品牌,我們也不說什麼牌子不好,我們要看我們想用在什麼地方,你只做軟體開發就選擇我們一些常用的商務本,5000左右的電腦在同價格不同品牌的情況下,我們肯定是要先看效能,這塊可以自己對比對比,從價格效能說完我們在考慮到外觀選擇,根據自己喜歡的外觀也好顏色也好,自己用得滿意就行。

  • 5 # 智慧新視界

    如果選擇適合web軟體開發的5000元左右的膝上型電腦,建議優先考慮華為 MateBook 13筆記本i5版。

    MateBook 13筆記本搭載i5-8265u處理器,基本可以滿足學習web軟體開發的需要

    i5-8265u採用了Intel最新Whiskey-Lake架構,採用四核八執行緒設計,睿頻最高達3.9GHz,效能十分接近前代的i7-8550u和i7-7700HQ,效能方面基本可以應對web開發的需要。

    MateBook 13筆記本搭載了3:2的2k高畫質顯示屏,對於web軟體開發支援更好

    MateBook 13筆記本採用了解析度為2160*1440的3:2高畫質顯示屏,色域高達100%(sRGB),視野更廣闊,屬於典型的生產力屏,對於web軟體開發的支援更好。

    華為MateBook 13 i5版採用了8G記憶體和256G NVMe PCIe高速固態硬碟,厚度僅為14.9mm,重量僅為1.3KG左右,非常輕薄便攜,可以很好的滿足web軟體開發的需要。目前MateBook 13 i5 8GB 256GB 獨顯版預售價格為5399元,還是比較適合入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上去容易,下來難,作為成年人,怎麼理解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