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水長流
-
2 # 曦曦觀史
明朝萬曆皇帝長達28年不上朝,難道不怕自己江山被他人架空麼?
很多人可能看到標題萬曆皇帝長達28年不上朝,就以為萬曆皇帝是一個荒誕無道、痴迷享樂的君主。其實,萬曆皇帝在登基之初,他就一直恪守君王的準則,學習上勤學苦讀,禮儀上端莊恭順,政事上事事親為,為人也是和善親切。
但是在首輔張居正去世之後,他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一般。張居正死後,官場上興起了反張運動,很多的大臣在奏章上寫到前首輔張居正就是一個恣意放縱的人,他大肆斂財、買官賣爵、恃寵而驕,並且他們將眾多的證據上交給萬曆皇帝,萬曆皇帝看到後,勃然大怒。
因為在他的心中,張先生教授自己的學業,指導君臣禮儀,為穩固自己的統治掃除很多的障礙,他當初甚至以張居正為榜樣,但是直到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才知道他是一個心口不一的人。
這讓萬曆皇帝發覺每一個人都有兩面性,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再值得他信任,於是他對很多的人、事情都開始了漠然處之的態度。
於是萬曆皇帝和整個官僚集團就這樣堅守自己的原則,竟然長達10年之久。但是萬曆皇帝還是在這場博弈中失敗了,皇長子被封為太子,皇三子被封為福王到了河南。
在這場對峙過程中,萬曆皇帝終究是不敵整個官僚集團,這在他的心裡留下了永久的疤痕,他再也不願意按照文官集團的意願執行決定,所以他逐漸變得消極怠工了。
一是萬曆皇帝只是不上朝,並不代表他不處理政務。上朝不過是一種儀式,就像現代職場人聚在一起開會,老闆不來並不代表他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決定,所以萬曆皇帝只是不上朝,並不代表他不會處理政務,不會決定天下事的走向。
二是明朝的官僚體系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了。到了萬曆年間,明朝已經建立了200多年,官僚體制已經日臻完善,就算萬曆皇帝不上朝,他的決定也是可以下達各部,最終落實到百姓的生活之中。而且整個官僚機構的作用甚至是巨大的,因為他們甚至可以影響萬曆皇帝立儲,這在明朝也是鮮有的事情。
三是中央集權和和皇權不斷加強,萬曆皇帝並不擔心他的統治問題。明朝的錦衣衛和東廠作為皇帝的特務機構,一直祕密接受皇帝的指令,他們的運作是獨立於整個官僚體系之外的,所以皇帝根本不擔心他的統治地位。
四是萬曆皇帝不上朝一方面是他消極怠工,另一方面是他身體上的疾病。有考古學家發現,萬曆皇帝有嚴重的足疾,他本身並不方便上朝,所以也導致了萬曆皇帝長達28年不上朝。
-
3 # 大明人
皇帝作為中國古代皇權社會中權力最大的人,他們被稱為天子,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們手裡掌握著生殺大權,嚴格要求天下人,卻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格外寬容。
就拿皇帝上朝的事情來說,文武百官必須得出席,而皇帝卻可以用各種理由拒絕。歷朝歷代都有皇帝不上朝的事情,但從沒有聽過那個大臣不上朝。
那麼,萬曆皇帝長期不上朝,國家各項機制又是如何運轉的?關於這件事情,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但並不代表這他不理朝政。他多年不上朝,國家依舊照常運轉。
一、萬曆皇帝不上朝
提起朱元璋,大家都會想到靠著一個碗打天下的乞丐皇帝。那麼提起萬曆,大家都會想到他在位四十八年,卻創造了二十八年不上朝的記錄。迄今為止,萬曆依舊是這個記錄的保持者。那麼話又說回來,對於歷史上的萬曆皇帝,你又瞭解多少呢?
其實,萬曆也算的上一個比較優秀的皇帝,他少年繼位,順利完成權力的交接。萬曆上任之初,可謂是勵精圖治,勤奮好學,一度出現盛世的局面。
對於萬曆皇帝不上朝的事情,很多大臣上奏表示不同意見。多數大臣一致認為,上朝是皇帝該做的事情,不管出現什麼情況,上朝都是一個朝廷不能缺少的步驟。然而,萬曆皇帝對此卻不以為然,他依舊過著自己不上朝的日子,大臣們也時不時象徵性的表達一下不同意見。
後來,大臣們也習以為常,心裡普遍覺得不上朝沒有什麼。也可以說,大臣們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能接受萬曆皇帝的“胡作非為”。就這樣,萬曆從不上朝開始直到逝世,一共過去了二十八年。也就是說,萬曆皇帝整整二十八年沒有上過早朝。
說的這裡,不得不佩服萬曆皇帝。萬曆二十八年不上朝,卻依舊能夠保證國家各項機制的有效運轉。由此可見,萬曆皇帝是具備一定能力的。那麼,萬曆皇帝的這些能力又是什麼呢?
其實,所謂萬曆的能力,主要是指他識人用人的能力。他雖然沒有上朝,但是他選用的大臣卻替他解決了很多問題。
萬曆不上朝,並不是因為不理朝政,而是因為身體有疾,導致無法上朝。據悉,當時的萬曆腿腳出現問題,就連簡單的走路對於萬曆而言也是非常艱難的。隨著萬曆的病情越來越嚴重,萬曆乾脆不上朝,不讓大臣見自己,主要也是為了保留皇帝威嚴。
眾所周知,萬曆雖然多年不上朝,但是萬曆對於當時的天下大事也是瞭如指掌的。萬曆雖然整天在深宮之中,但卻用心處理天下事。也可以說,萬曆不是一個荒淫無度,不理政事的皇帝。反之,萬曆是一個極其有能力的皇帝。
可以看到,萬曆在位期間,明朝對內對外的立場戰役都取得了勝利。不僅如此,明朝當時所面臨的一些饑荒和災害,也在萬曆年間得到有效解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萬曆具備當皇帝的能力。
然而,萬曆除了一身具備的帝王才能外,萬曆還有一雙識人慧眼。萬曆看似不理朝政,但是萬曆所任用的人才卻替他做了很多事。萬曆在位期間,出現很多有能力的大臣,例如張居正,一個扶大廈之將傾的治世能臣。也可以說,張居正的出現為萬曆解決很多棘手的問題。
那麼,話又說回來,萬曆整日深居簡出,看不到天下大勢,他是如何放心自己的江山不被他人竊取?他又如何保證自己不被他人架空呢?
三、萬曆敢不上朝的原因
眾所周知,朱元璋在位時期,便取締了丞相制度,並要求後世朝代不準設立丞相。朱元璋此舉,實則是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對於皇帝而言,沒有了丞相,他的統治會變得更加安穩。要知道,丞相權力之大連皇帝都有所顧忌。所以說,丞相制度的取消,一定程度上保證皇權的安穩。
隨後,取代丞相制度的是六部,這六部只是幫助皇帝做事的祕書,並無太多的實權。與此同時,這六個部門之間還起到了相互制衡的作用。這樣一來,更加保證皇權的安穩。對於皇帝而言,最希望看到手下人相互制衡,互相彈劾,只有這樣,皇帝才可以真正實現唯我獨尊。
除此之外,明朝時期的內閣制度已經非常健全,他們是皇帝專門的理事機構,幫助皇帝處理政務。也就是說,皇帝只要管理好這些人,便可以執掌江山,處理政務。這些人沒有太多權力,皇帝也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最後,萬曆對於自己帝王馭人之術還是比較自信的。萬曆覺得自己可以駕馭這些部門,使得他們專心為自己的江山服務,所以萬曆才選擇退居二線,再不上朝。
結語:
縱觀萬曆皇帝一生,可謂是曲折離奇,從他少年繼位,執掌天下大權,到他持續二十八年不上朝,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人生。因為這個原因,也讓萬曆成為中國最為特殊的皇帝之一。試問,除了萬曆皇帝誰又敢二十八年不上朝?
從古至今,對於萬曆不上朝的事情一直都是眾說紛紜,對於萬曆皇帝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抨擊萬曆貪玩不理朝政,也有人稱讚萬曆擁有帝王之才,執天下牛耳。但是不管怎麼說,都不能否認萬曆不上朝和萬曆在位多年天下太平的事實。也可以說,關於萬曆的評價也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問題。
常言道:“人無完人”,萬曆雖然不是歷史上最完美的帝王,但萬曆所做的卻也是常人所不能及。萬曆因為身體緣故只能躲在文武百官以後,即便如此,萬曆仍將天下治理的有條不紊。由此可見,萬曆的帝王才能是不可埋沒的。
-
4 # 武漢阿俊
不上朝並不代表不處理朝政。
萬曆皇帝只是將辦公地點搬到了後宮,每天也是在處理政務。他雖然28年不臨朝,但是他對朝野一清二楚,不然萬曆年間的三大徵也不會都取得勝利。那麼萬曆是怎麼不上朝而控制朝政呢?
第一,明朝的內閣制度。
朱元璋時期,因為胡惟庸案,他取消了宰相制度,並要求後世朝代不準設立丞相。隨後,取代丞相制度的是六部,這六部只是幫助皇帝做事的祕書,並無太多的實權。與此同時,這六個部門之間還起到了相互制衡的作用。
除此之外,明朝時期的內閣制度已經非常健全,他們是皇帝專門的理事機構,幫助皇帝處理政務。也就是說,皇帝只要管理好這些人,便可以執掌江山,處理政務。
第二,軍隊和廠衛組織
萬曆手中握有軍隊跟廠衛組織,只要皇帝掌握了軍隊,朝臣再怎麼挑事,他都不怕。而且,明朝時期的廠衛能監聽天下,任何官員皇帝都有監控,這讓皇帝對朝臣的一舉一動清清楚楚。
1958年,郭沫若主持發掘了萬曆皇帝的陵墓。當開啟萬曆皇帝的棺槨之後,郭沫若以及其他考古專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萬曆皇帝的屍骨經過復原後,他的兩條腿明顯長度不一樣,右腿明顯的要比左腿短了一些。並且,萬曆皇帝身體也呈現出一種扭曲的痛苦狀態。根據萬曆皇帝屍骨的狀態,考古專家進一步得出了一個結論,萬曆皇帝患有嚴重的肌肉萎縮症。這就是萬曆皇帝28年不上朝的原因!
-
5 # 顛沛的獨角獸
他肯定不怕啊。
怕的話就肯定不會這麼幹。
就想一個人在鐵軌上走,他要不是確認自己肯定不會被撞,要不就是自殺。
一個人只有不怕他所能預見的後果,才敢去做。
為什麼說萬曆是不怕,而不是沒預見到呢?
因為他本來就被張居正架空過(在他看來是這樣的)
經歷唐、宋、元到明朝。
君主專制已經到了極致。
行政流程也越來越複雜
權力越來越分散。
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個人再位高權重,他也得依賴手下一大票人。
只要他一個人有不臣之心,下面的人不同意,他也沒轍。
在宋以前,權臣能篡權,要麼是先控制朝政,再控制軍隊
要麼先控制軍隊通過軍功控制朝政,前者如王莽,楊堅,後者則有一大票。
但到了明朝,制度的複雜,已經可以保證大臣沒辦法真的控制朝政,更沒可能控制一支軍隊。
這樣對皇帝還有啥威脅?
更何況皇帝對大臣的思想控制的比較好。
不管忠臣還是奸臣,對皇帝都是比較忠心的,這已經和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人人想當天子的時代不一樣了
-
6 # 點點白玉京
萬曆皇帝不上朝的原因有幾個
一,身體重病、患有足疾,不方便上朝;萬曆皇帝曾在不上朝期間向大臣解釋自己“腰痛腿軟、行立不便”,考古學家在他的墓穴中發現他的屍骨右腿比左腿明顯要短,說明他身體上的原因是真實存在的。
二,當時朝局穩定,不上朝是他治理國家的手段;又或者是受到了張居正生前的影響;有學者提出不上朝是萬曆皇帝治理國家的一種手段,當時朝堂的狀況能夠在他不上朝的二十多年間維持平穩的局勢,說明他又在其中暗中把控。萬曆皇帝10歲繼位,一直是張居正主政,張居正在萬曆皇帝心中樹立起了正直廉明的形象,張居正去世之後,他偽君子的面目才被揭開,原來他在背後貪汙受賄,好聲譽都是營造出的假象,這一點對萬曆皇帝造成了影響。
三,就是萬曆皇帝的逆反心理作祟。張居正主政期間,對萬曆皇帝的教導一直十分嚴厲,教育他要做一個賢德開明的君主,而他長大後,張居正去世了,萬曆帝便朝他所教育的反方向發展,開始沉湎於酒色。
萬曆皇帝是明朝的第十三任皇帝,他10歲上任,在位共48年,學者們將他在位期間分為三個階段,初政、親政和怠政,怠政時期持續了二十多年,他沉湎於酒色、荒於政事,但是他始終握著財政,人事任免權和把控著軍隊,不上朝依然有財力和軍力進行“萬曆三大徵”——分別為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抗擊日本豐臣政權入侵的北韓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明軍均大獲全勝,其中尤其以北韓之役中,神宗皇帝對局勢的判斷、對於李如鬆等將領的良好調配以及堅定不移的原則最終在全域性戰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
7 # 古今事皆付笑談中
明朝有兩個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一個是嘉靖,另一個就是萬曆。
“爭國本”時一人與天下群臣對戰,憑著皇帝身份的權力罷免了無數官員的職位。執證晚期時,中央六部九卿和全國政府部門都長期缺人,但沒有萬曆的命令,依然不能得到補缺,萬曆始終掌握著國家的大權。
第二,有錦衣衛,東廠收集情報。
利用錦衣衛去制衡內閣朝臣和官僚機構,從而鞏固皇權,加強統治。
皇上不上朝,也能夠確保帝國的正常運轉。公幹的事,他可以通過奏摺瞭解,加上有錦衣衛這樣的大內密探“輔助”,大臣們私下做什麼,他也瞭然於胸。
最後,明朝對封建禮教是非常重視的
取消了丞相之後的內閣首輔權力雖然很大,但他們只能給皇帝提供建議,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沒有辦法再像過去唐宋時期的宰相那樣,可以直接封駁皇帝的命令。而如王振,劉瑾,魏忠賢等,他們也只是倚著皇帝的寵信謀求自己的利益,從來也沒有想過要廢皇帝而另立一個。所以,再大的權臣,再飛揚跋扈的太監,像劉瑾,魏忠賢等太監;嚴嵩,高拱等首輔,皇帝一道旨意,立馬下臺。
萬曆皇帝不僅貪酒、貪色、貪財,而且是還貪權,始終“魁柄獨持”,把權力牢牢掌握在手中,所以縱使不上朝,但大權從未有旁落,依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
8 # 孤城影隨
說起明朝的皇帝,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個詞就是“任性”。明朝國祚276年,歷經16帝。這些皇帝,有的喜歡遊戲人間,有的喜歡幹木匠活,還有的甚至20多年不上朝。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位不上朝的皇帝不僅沒有被朝臣架空,而且還做出了很大的政績。這到底是怎回事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揭祕一下。
這位20多年不上朝的皇帝就是明神宗萬曆皇帝。而他沒有被朝臣架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不上朝不代表不處理朝政,萬曆皇帝只是將辦公的地點搬到了後宮。據現有的考古資料顯示,萬曆皇帝不上朝的原因是他患有足疾,而且非常嚴重。為了避免被朝臣看笑話,他才一直沒有上朝。而他在後宮中,每天都處理政務,誰黑誰白他心中自有一杆秤。而他雖然28年沒上朝,但朝野發生的大事他全都一清二楚,否則萬曆三大徵也不會出現勝利的局面。
其次,明朝的內閣制度,這也是萬曆控制朝政的基本。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因為胡惟庸的事件撤除了宰相的職位。為了協助天子更好的處理朝政,朱棣設立了內閣制度。永樂中期以後,內閣兼管六部尚書,成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決策機構。而萬曆皇帝在繼位初期,內閣首輔就是張居正。在張居正的主持下,明朝推行了“萬曆新政”,而內閣也讓國家機器更平穩快速的旋轉起來。所以萬曆雖然不上朝,但他只要牢牢的將內閣掌握在手中,那國家就不會發生動亂。
最後,萬曆手中握有軍隊和廠衛組織。眾所周知,軍隊是統治者控制國家的基礎。只要萬曆手中掌控著軍隊,那他就不怕朝臣挑事,因為他可以輕而易舉的滅掉那幫人。從日軍侵略北韓、女真入侵和梃擊案就可以看出,萬曆不是不管,只是一般的朝政他沒興趣而已。而且明朝的廠衛人員無孔不入,大臣和外戚們也不敢打他皇位的主意。
-
9 # 付凱91458867
說到一位皇帝上朝和不上朝這件事情好像還真的是太重要了啊,上朝那就是國家有機會在,如果不上朝那國家應該就是完全沒有的,但是萬曆皇帝這個人好像有接近28年沒有上朝了,但是他的國家卻完全沒事一樣,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揭祕看看吧!
歷史上因各種原因不上朝理政的皇帝很多,但是長達30年不上朝的皇帝,實為罕見,這個皇帝就是明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他十歲登基,有文淵閣大學士張居正,高拱,高儀輔政。他成年親政後,卻不常視朝,深居內宮,不僅在世時享受,還早早規劃自己陵寢。那麼到底是什麼使萬曆皇帝那麼久不上朝呢?
1958年定陵被挖掘後,科學家對萬曆皇帝的屍體進行解剖。發現他的骨頭中有嗎啡成分,這是萬曆皇帝使用鴉片的鐵證,也是為我們揭開了他30年不上朝的謎團。鴉片在中國原本是中藥。但是到了明朝中期,鴉片由藥品變成了春藥,明朝的皇帝,尤其是中後期的一些皇帝,淫亂出名,一旦發現鴉片有壯陽作用,他們一定是欣喜若狂。但中國產鴉片極少,難以滿足皇室需要,因此明朝的鴉片是通過朝貢關係,從當時中國的一些藩屬國取得。當年鄭和下西洋,採購了就包括藥材。
明朝皇帝得到鴉片,當然是樂不可支,萬曆皇帝還沉迷長生不老的幻想中,常年在宮中試驗、服食丹藥,丹藥中有大量的鴉片。並給鴉片起名“福壽膏”,萬曆皇帝不上朝,藉口是頭暈眼花,其實主要原因是縱慾過度,再加上鴉片的毒癮所致。
萬曆最初親政幾年還是是很積極的,比如萬曆三大徵,都是在萬曆親自佈置下進行的。由於明中期內閣權力達到頂峰,所以萬曆那麼久沒上朝,大明王朝也並未因此傾倒。
不過萬曆不上朝的時間是太長了,萬曆後期,官員結成黨派形成激烈競爭。由於萬曆不上朝,官員的爭吵缺乏一個仲裁者,所以爭吵越來越厲害。後來梁啟超說,明目的黨爭就好像兩個東宮先生打架,打到明朝亡了才拉倒,其實這樣的惡果未嘗不是由萬曆皇帝的荒誕造成的。
所以明史對萬曆皇帝的蓋棺定論是這樣表述的:“明之亡,實亡於萬曆”。我們要知道,在萬曆皇帝之後還有三個皇帝,但這句話就是說,到萬曆皇帝時,已經是明朝滅亡的序曲了。
-
10 # 學點有趣的歷史吧
萬曆皇帝28年不上朝,並不是說他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知道。
諸如高層人事變動啊,然後戰爭啊之類,重要的事情他都是要把握的,只不過不通過上朝的方式,而由宦官代替傳遞到後宮而已。換成現在他的管理方法可以概括為“抓大放小”。
其實萬曆皇帝早期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勤政的人,也想把國家治理好。他做皇帝時明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外憂內患一個不少。
那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萬曆皇帝幸運地遇到了張居正,跟著老師學到了很多知識。誰會想到這個勤奮的天才少年後來居然成為口口相傳的“昏庸皇帝”呢?
一是因為覺得受到了欺騙。自己的老師張居正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一面要皇帝勤儉節約,一面自己驕奢淫逸,他的所作所為使萬曆的價值觀受到了扭曲。
二是和整個文官集團的消極對抗。萬曆皇帝經過很多年以後發現,其實自己只是個擺設品,當個吉祥物就好,龐大的文官集團根本不需要也不希望這個皇帝能做出什麼政績。
三是雖然貴為皇帝,但自己所有的事情都不能由自己做主。特別是無法立自己心愛的兒子為太子,這個事情成為了萬曆怠政的導火索。
聰明的萬曆看透了整個王朝的制度,他本身又優柔寡斷,無力與整個文官集團對抗,所以採取了消極的工作方式。潛臺詞大概是“我惹不起你們,躲著還不行嗎?”
萬曆並不是不理朝政,他還是有職業道德的,雖然28年未上朝,國家並未發生大的混亂。這樣一個躲在深宮的皇帝,透過小孔冷眼觀望著整個大明王朝。
-
11 # 淺安醉
明朝呢,有一個特別出名的體制,最開始的時候,朱重八太祖爺在的時候,一個人幹倒文臣武將,見誰殺誰,那個時候,人人自危,那個時候是皇帝與文官集團對立,但是弱勢一方是文官集團,(還有糾正一個問題,明朝一直是文強武弱,但是沒有像宋朝一樣的原因是,一方面是沒有實行輪換制度,沒有像宋朝的將不知兵,兵不懂將。另外一個方面是明朝實行的是同品級的文官比武官高半級,所以與皇帝對抗的一直是文官集團。)
經歷太宗和仁宗時代後,宣宗年間,因為政權過度動盪,主要指的是仁宗當政8個月,然後駕崩,到了宣宗,天平開始向文官集團傾斜。宣宗為了保障自己的實力,教太監讀書,認字,在宣宗皇帝看來,太監是家奴,從來不會擔心,因為他們是來幫自己的。這是官宦政治的開始。以後得王振,魏忠賢,等。其實都沒那麼難。
這是我要說的第一點,太監權利再大,也是皇帝的附屬品,所以萬曆不擔心,
第二部分。文官集團這個。早在嘉靖年間被大禮議收拾的服服帖帖,文官集團最活躍的那部分人就是諫官。萬曆年間,萬曆皇帝其實跟嘉靖皇帝一樣,只要抓好前面的,就能保證不亂。
第三,金字塔結構,皇帝只管首輔大臣,還有諫官的首領,和太監的首領,所以吧,其實發生了啥。他都知道,上不上朝,他的意見從內廷傳出去了。
第四,萬曆皇帝天資聰穎,老師叫張居正,他之所以頹廢,就是一個孩子在賭氣,老師教育他向著聖君發展,結果老師就是一個雙標。很多史書說張居正其實貪得無厭。害,這是一個說法,可以參考。萬曆皇帝在那個時候,已經到了明朝中期,該有的都有,他知道沒了他,整個政治機器該轉照樣轉,不信可以參考隆慶皇帝。
-
12 # 歷史的星空9527
明朝,是漢族統治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華民族對外積極探索的一個時代。這個朝代前期有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穩定社會、發展經濟讓明朝走向輝煌。
但是,大明王朝除了上述這兩位皇帝,還有一位皇帝不得不提,他就是——神宗皇帝,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萬曆皇帝。
萬曆皇帝是什麼時候開始不上朝的?明神宗萬曆皇帝的一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0歲以前,是裕王子與隆慶朝皇太子時期。從10歲開始登基到58歲駕崩,48年的皇帝生涯又可以分成三個階段:10歲到20歲,小皇帝時期,他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權威,凡事依大學士張居正而行;20歲以後,親政時期。
萬曆親政之初還是很勤勉的,但在其老師、內閣首輔、萬曆新政的主要策劃人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開始逐步沉湎酒色,從萬曆十七年元旦後,其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此後每年元旦即再不視朝。
萬曆皇帝為什麼不上朝?對於萬曆不上朝的猜測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據1958年對其定陵的挖掘與研究表明,萬曆的右腿有嚴重的足疾。由此可見萬曆皇帝是個胖胖的,腿腳不利索的皇帝。你想,這皇帝可是九五之尊啊,每天上個臺階還要像鴨子一樣搖搖晃晃的成何體統?
另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那就是萬曆與文臣的置氣,皇帝的叛逆,一方面因為張居正早年的管束,一方面因為文臣集團在朝政把持上的控制其實是超出了皇帝的想象,萬曆不得不進行消極抵抗。
他討厭朝廷上的那些老功臣和文官武將們每日對於他的一些勸阻和阻攔,導致萬曆有時候想做一些決定都沒有辦法實現,並且在後來的時候,因為大臣的阻撓,萬曆沒能成功的立自己最喜歡的兒子為太子,所以一氣之下萬曆就開始不上朝了。
那麼萬曆皇帝不上朝的時候都在幹什麼嘛?這裡要說一下,不上朝和不管事兒是兩碼事兒。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了,可是還是把控著整個朝廷的。
在這期間,萬曆皇帝處理政事的方法,主要是通過諭旨向下面傳遞的,這令大臣們都感到很失望,因為自古以來處理政事就是面對面進行討論的。雖然說萬曆皇帝長達30年不上朝,可是他處理起政事來也是一套一套的,著名的萬曆三大徵就發生在萬曆怠政期間,可見他仍然把朝政大權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通過萬曆三大徵還可以發現,雖然明朝萬曆皇帝長達30年不上朝,可並不代表他沒有處理政事。明朝國家的運轉主要是通過內閣進行協調的,內閣首輔負責給皇帝起草解決方案,然後再呈交給皇帝批准,最後交給六部負責執行,這就使得明朝難以出現權臣干政的局面,即使皇帝不上朝也能夠照常處理國事。
另一方面,萬曆皇帝不上朝期間的私人生活也是有聲有色。少年時代的萬曆皇帝在張居正和李太后的管教下,還算不錯的青年,誰知道張居正一死,萬曆皇帝就無法無天了。據歷史考證,明朝後宮的胭脂費一般維持在每年40萬兩,而萬曆皇帝當政的時候,猛增到100萬兩,這也是萬曆皇帝那麼貪財的原因。就算100萬,萬曆皇帝還嫌不夠,還跟戶部要,讓多給20萬兩。脂粉費突然增加到了原來的三倍,那麼後宮的美女少說也是原來的三倍啊。
最後為什麼萬曆皇帝長達28年不上朝,自己的江山沒有被架空呢?這一切得感謝太祖皇帝朱元璋,設計的這套政治結構,影響他身後五百年的中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解決君權和相權的矛盾,明洪武十三年發生胡惟庸案,明太祖以他的鐵腕手段,廢掉了宰相制度,裁撤了中書省,將權力分與六部,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地方上設立都指揮使司、布政司、按察司,分管軍事、民政、司法。將權利牢牢的把控在中央的手中,防止了地方勢力的形成而威脅中央,又設立督察院和北鎮撫司,監督和監視百官。明成祖又設立東廠,形成明朝特別有名的廠衛制度,可以說縱觀中國歷史中的特務機關,大明朝可以稱第二,沒誰敢稱第一。
加之有了內閣制這一有效的體制使得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得以以一種較為安定的模式執行下去。皇帝怠政,首輔幾乎掌握了國家的大權,僅僅在這一點看來,這和現代的君主立憲制的首相領導下的內閣制有很大的可比性。同時,朝廷還有一群言官系統,即御史和六科,專門盯著六部和內閣罵。
這種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三家分權,使得很難一個大臣能掌握決定性權力,而即使沒有皇帝,朝廷也能正常運轉。這看似是削弱了皇帝的權力,實際上卻可以防止權臣依靠控制皇帝本身通道壟斷權力。相反,皇帝在這種制衡下可以更加遊刃有餘。
所以綜上所述,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但六部、內閣、言官三大系統的鬥爭並不因此而停息,而皇帝大可以從中游刃有餘地進行操控。
-
13 # 巴啦啦VS小魔仙
不上朝不等於不理朝政。
大家不要被電視劇裡的景象帶跑偏了,就好比你公司的老闆一年不開一次全員大會,也不會大權旁落,因為拉幾個人開小會處理事情就可以了。
-
14 # 小楊品史
28年不上朝,不代表他不做事!別說皇帝了,就是你們部門的小領導,倘若幾個月不冒頭,估計早就被架空了。為確保江山不被竊取,萬曆皇帝做了兩件事:
一、牢牢控制帝國的人事權、財政權、軍事權先說人事權。官員晉升的路徑是:吏部派人考核,然後提交內閣討論,內閣形成檔案,交由司禮監審批蓋章。司禮監就是萬曆的祕書,他若不讓蓋章,誰也當不了官。掌握著官員的審批,誰還敢造次?能讓你上來,自然就能讓你下來。
再說財政權。官員少幾個,對萬曆來說影響並不大,反正服務自己的官員一個也不少;錢要是沒有了,那可就麻煩了,龐大的後宮如何維持?為了斂財,除了常規的農業稅外,萬曆還派太監到各處礦山收礦產稅。
最後說軍事權。雖說萬里懶政,但涉及國家安危的事,可是一點兒也不含糊,萬曆朝有著名的“三大徵”,沒有他的批准,誰敢動用如此多的軍人、財糧?事實上,李如鬆打贏北韓戰爭後,萬曆還親自到城門樓上迎接。
有了這“三大法寶”,哪個官員敢隨意造次?懶一點兒,貪一點兒,萬曆不計較,倘若想造反,那就不客氣了。
二、通過龐大的特務機構掌控各級官員的動向明朝的政治格局很有特點,權力分為兩部分,朝中的尚書、閣老掌握一部分,宮內的宦官掌握著一部分,互相牽制,相互制衡。除了張居正和馮寶合作親密外,其他的內閣和司禮監都有瑕疵,互相看對方不順眼,用警惕的目光看著對方,萬里在後面頻頻點頭,好啊好啊。
除了互相監督外,明朝還有機構非常龐大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和東廠。這些人員分佈在全國各地,徵收稅負、監視官員、收集糧價……總之是無孔不入,什麼事都做,什麼事都幹。
今天娶了個小老婆,保不準明天萬曆就知道了;明朝發生過一件事:有幾個官員晚上在地下室裡商量事,結果第二天有人就被逮捕了,原因是他說了幾句抱怨朝廷的話,其他人則沒事。大晚上,又在地下室,想想都恐怖。
如此高壓下,哪個官員不要命了,敢動萬曆的江山?
-
15 # 介入王小俊讀歷史
如果那時有吉尼斯世界紀錄,萬曆皇帝28年不上朝,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萬曆不上朝,有客觀原因,也有現實原因。
有史學家說:明實亡於萬曆。他在位期間明朝開始走向衰落,明朝三大徵,平定北韓倭亂,使日本三百年不敢步入大陸。國內經濟空前繁榮,資本主義開始萌芽。
但是對他的評價主要三個字——不上朝,是繞不開評價萬曆的重要標杆。
第一、信念的崩塌
萬曆從小受首輔張居正的教導,張居正也是“亞父”。小萬曆十歲登基以後,十分尊重和敬仰張居正,高大、完美,。
張居正處處教導萬曆以聖人之道治理天下,張居正是成功的,萬曆朝著明君方向發展。
張居正死後,開始清算曆史,發現張居正不僅貪汙受賄,還生活腐化,結黨營私,據說張居正有一頂二十八人抬大轎,可氣不可氣。
瞬間萬曆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崩塌了。
第二、認清事實的真相
看清了張居正,萬曆順便看了看這些朝廷重臣,真面目就是“訕君賣直”。明朝對待大臣的態度就是不聽話打板子,捱了板子還能落個好名聲。
這群偽君子,打不得、罵不得,還天天在耳邊聒噪,乾脆不理你們。
上朝,上朝幹嘛?聽你們罵我,聽你們吵架,還不如躲清淨呢。
-
16 # 環宇新世界
萬曆皇帝28年不上朝,卻沒有被架空?
我覺得他被架空了。但他是主動選擇被架空的。
雖然如此,萬曆被架空,卻並沒有大權旁落。他有他的辦法。
首先,架空是什麼意思,需要解釋清楚。
在權力結構中,架空的意思,就是你在其位,卻不能或者不想理其政;而你的下屬不在其位,卻能理其政。
萬曆於1572年登基,時年剛剛十歲。母親李太后垂簾聽政;李太后專任張居正主持政務。萬曆的最初十年,是被張居正架空的。這裡是客觀原因,萬曆沒有成年。
可是為什麼後期的萬曆,不上朝了呢?問題出在哪裡呢? 萬曆年幼剛立為太子時,就被母親李氏逼迫讀書習字,每日不綴,萬曆曾自豪自己5歲便可讀書,便是其母親鞭策的結果。十歲後,萬曆做了皇帝,首輔大臣張居正等人,與其母親一道,繼續逼迫著萬曆早起讀書,日出五更便需起床,先讀書,然後還得上朝。整個童年到少年時光,都是如此。
他的早期經歷,特別像我們現在的孩子,小學就得不停的寫作業,四處上輔導班,休息時間甚至不足大人;中學後為了高考,更需要五更起讀,半夜才上床睡覺,十分辛苦。以至於到了大學後,很多人都立刻鬆懈下來,拼命的放肆,拒絕再學。
可以說,早年的萬曆,因為年幼,他受盡了管束。尤其是當了皇帝后,因為不到親政年齡,不僅要讀書,要早起,還得上早朝,還得跟一幫子朝臣爭論不休,確實挺累的。他對皇帝產生不是權力的快感,是倦怠。
因此,當他親政後,他內心需要放肆一把,補償自己的童年。不上朝,在後宮快活,肆意妄為,確實對其心裡是一個巨大的補償。
對比很多同學,考上大學後,不上課,在寢室玩遊戲,肆意快活。但偶爾還是會出現在課堂,要保證不掛科。
所以說,萬曆不想上朝,這是人性!
但是他是皇帝,朝政還得要抓的。不然, 朝政被權臣拿去,早晚廢黜他,不是很可怕?但萬曆不擔心,不上朝,不代表他不跟朝臣溝通朝政。
萬曆如何在不上朝的同時,還能抓住權力的呢?有幾個方面原因:
1. 首輔內閣制度2. 東廠監視制度3. 皇室宦官制度一. 先說首輔內閣制度,明面上,明朝的首輔就是宰相,但還是有本質區別。首輔是內閣首席大臣,卻不是正式官職。首輔所有的權力來源,必須是皇帝特別信任。也就是說,首輔處理政務,必須跟皇帝保持一致。這就保證了作為外廷最大的大臣,永遠不可能背叛皇帝。有明一代,首輔大臣,想要保住權位,只有處理好政務,獲取皇帝信任一條路。
在之前的王朝中,作為皇帝之外權力最大的官就是宰相。宰相不同於首輔的根本一點,就是宰相可以開府,可以自建宰相的領導班子,時間久了就是朝廷之外的另一個權力中心,架空皇帝是自然而然的。
說白了,首輔只是皇帝的一個首席祕書,他甚至權力無法任免官員,六部尚書在級別上跟他都是同級。他的權力,僅僅是皇帝的信任。
二. 再次,就是明代特有的東廠錦衣衛制度,這個制度被後人詬病的是這些錦衣衛,最後成為鷹犬,欺壓百姓和士大夫。但是東廠是直接聽命於皇帝,任何對皇帝不利的行動,都會被報告給朝廷。萬曆處在深宮,卻對外臣的一舉一動,瞭如指掌,這樣朝臣就沒有了背叛皇帝的決心。
大臣們朝不保夕,何敢對抗皇帝?
三. 最後一點,就是萬曆躲在宮中,如何操持權力呢?就是特別的宦官制度。明代的宦官,最大最關鍵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作為內廷與外廷連線的關鍵一環,擁有皇帝的特別信任,才能出掌該職位。因為皇帝要通過這一環節,對外臣傳遞諭旨,管理自己的江山。
這一職位,也是不能開府,所有的權力必須是皇帝的特別信任。這樣以來,掌印太監要想一直幹下去,討好皇帝是必然的。九千歲依靠皇帝信任,胡作非為,也得是皇帝默許,拔除你也是一句話的事。
所以說,萬曆被架空,是真的。你不上朝,28年時間,總得有人管事。皇帝留下的權力真空,自然是那些謀求權位的大臣們填補了。但是28年不上朝,萬曆是自己主動被架空。他還是保留了自己最終的“解釋權”的。 那些外臣的喧嚷,內臣的狂妄,都在其眼中,他不管,但不代表他管不了。
回覆列表
萬曆10歲繼位,當了48年皇帝,是明朝受後人詬病最多的皇帝。後期長達二十八年不上朝,導致國家由盛轉衰,故明史有言:‘’明亡,實亡於神宗也‘’!
事實上,萬曆後期怠政,皇權非但沒有被朝臣架空,反而卻牢牢攥緊於手,而且還得到了強化。
到了萬曆繼位後,由於年僅IO歲,其師內閣首輔張居正代為理政。這個時期內閣的作用完全發揮了出來,所以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很快得以貫徹落實,並收到成效,開創了明代的萬曆中興。
其次,是個人的原因。再好制度是人創立的,人既可以創立它,也可以廢棄它。常有人說明朝多奇葩皇帝。奇葩不等於智商低,腦子不好使。奇葩用現代的話說,接近於不按套路出牌的意思,或人著調的意思。自古聰明不過帝王家。三十來年不上朝,而國家機器照常運轉足以證明萬曆不是個二貨。
一丶萬曆的馭人之術。他把錦衣衛和西廠的能量完全釋放了出來,為我所用。廠衛是獨立於六部之外,直接聽命於皇帝的特務組織,職責就是監視內閣、六部、群臣。而管理特務組織的正是內臣一太監。所以說,大臣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大都知道。這對於他如何擺佈政局,提供便利條件。具體說,這人該幹什麼,那人能做什麼,自然門清。
二、國繞立太子的國本之爭。內閣堅持己見,立皇長子朱常洛,不讓步。但萬曆絲毫沒有妥協,不折不扣和群臣鬥智,許多大臣因之被斥、被貶、被杖打。儘管持繼鬧了14年之長,雖然結局是不歡而散,但皇權卻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在萬曆晚期,內閣的作用是被削弱了。中央六部及下屬衙門和地方府縣長期缺額,但沒有萬曆的命令,依然不能得到補充,由此可見,萬曆掌控朝局能力非同一般。
最後,需要補充的是萬曆身體的原因。腿疾、肥胖等一些病症,難免有損帝王形象。其實這隻能是後人累加的非主要原因。關健還是他自己把江山當不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