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未來傳奇
-
2 # 春雷投資
瑞幸咖啡,就是個翻版的摩拜單車,一個拿ppt融資,拿資金做市場的路子,資本市場這樣的教訓太多了。還有就是為什麼急著上市,因為不上市就是死路一條。兩個原因,瑞幸現在每年鉅額虧損,這種情況下,談融資是很難的,店面全國鋪開,確和ppt相差甚遠,仍然面臨店面虧損,客戶黏性低,算是已經變相證偽了,現在上市就是為了錢,沒有錢直接面臨資金鍊斷裂,公司破產。第二個原因就是,瑞幸的投資者看到現在瑞性的盈利情況,心裡慌的不行,急於退出,而上市是最佳的退出手段。
如果這次上市不成功,瑞幸最多支撐一年。
-
3 # 魚1973
價格是產品性價中比較重要的因素,但卻並不是決定價效比唯一的因素,同時以補貼低價獲客的邏輯始終繞不過未來提價以平衡財務收支時還能有多大的客戶轉化率這個關鍵問題,畢竟咖啡的競品太多並不足以建立消費習慣形成不可替代的門檻,所謂的客戶忠誠度如果僅是建立在價格足夠低形成的產品優勢上,那瑞幸上市中所謂已有客戶市場和未來的市場增長空間只會是數字上的遊戲和騙局,瑞幸未來若不能形成有競爭力產品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補貼並不是可持續的市場商業邏輯),那所謂的什麼高維打低維網際網路模式只會淪為一個擊鼓傳花的笑話,而去境外上市也只是騙騙錢多人傻對中國咖啡市場容量樂觀的老外倒也可以,當一個企業放棄對所提供產品本身打磨而迷惑於客戶量増長的遊戲時,只能用一個詞“走火入魔”來形容了,同時這種模式下的瑞幸長遠對咖啡產業健康發展和最終消費者也未必能帶來福祉。
-
4 # 鵝外金融
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在其官網為自己做了定位------中國新零售咖啡的典型代表,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高品質咖啡品牌和專業化的咖啡服務提供商。
Luckin coffee從開業至今,活動非常給力,廣告居民樓寫字樓到處可見其影,更是請了湯唯、張震、世界咖啡大師義大利冠軍Andrea Lattuada為其代言。
近年,我們國內的咖啡市場被星巴克和Costa等國際巨頭所佔據,創始人原神州優車COO錢治亞女士能否帶領未滿2週歲的快餐店模式的Luckin coffee實現突圍。滴滴的成功引領了國內很多資本燒錢,僅18年燒錢近17個億賣咖啡,瑞辛活得非常的艱辛。
如何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及增加消費者的粘性,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是瑞辛咖啡是否特立獨行的關鍵。
一、營銷模式——廣納使用者,優惠力度極大
新使用者下載App後可以領取一張免費的咖啡券,券可以用於抵用“大師咖啡”和“零度咖啡”、混合果汁等單品,飲品券充2贈1等活動吸引了蠻多白領一族。這種價格引力、補貼強度短期內能帶動其人氣,長期來看,若抵用券、優惠縮減,是否還能圈粉呢。價格戰肯定會有終點,客戶粘性最關鍵,那麼終點就是瑞辛咖啡的各種產品的風味能否牢牢抓住一部分人群,就像星巴克的星冰樂,擁有者極多的粉絲及認可。
二、瑞辛之路——秀好自己,要更接地氣
在今年一月份,錢治亞宣佈2019年將新開店2500家,總數達到4500家,這樣門店數量就超越星巴克,成為NO.1。但目前Luckin coffee的市場規模如果後續的資金及投入跟不上,那可能就呵呵了。我們不管上市,不管資本走得不走下去,這些都是後話,股票市場的投資者或者機構自然有他們的判斷。
我覺得瑞辛的定位想比Costa等還是有一定的優勢,打個比方,單反跟拍照手機。我覺得瑞辛使用者要增長,其絕招就是要做“拍照手機”,雖然手機沒有碾壓單反市場但手機拍照的頻率及傳播度使用度顯然是更高的,說的簡單點,你發任何社交平臺(如空間 、朋友圈等)有幾張照片會特地去用單反拍或者特地從單反傳輸。瑞辛的對標可不是星巴克,咖啡市場的競爭極為激烈,還有便利店、便捷的袋衝等等低端市場。未來消費者是選擇便利、極快送上門來的瑞辛還是在家衝一杯雀巢三合一或者去便利店購買瓶裝咖啡飲料呢。相信這兩年的星巴克也不一定活得滋潤,店租成本(星巴克面積大),其品牌議價還能再透支多少。對標星巴克的Costa等,其實活得苟延殘喘。
僅僅成立不到兩年,瑞辛將於2019年5月17日在美國掛牌上市,估值近300個億,預計本次最多湊集金額為6.37億美金,發行價在15-17美元之間。作為國內的咖啡品牌,如果其能最佳化產品,創新口味,作出更多符合消費者的產品及保持良好的品質風味,我們作為消費者,還是會祝福瑞辛活得滋潤點,我們希望瑞辛可以憑實力憑產品吸引更多的客戶粉絲,打掉星巴克等國外品牌更多點的銷售額。
回覆列表
先總概一下,瑞幸是很多人爭議的專案。恰恰是有爭議的專案才有機會。一致看多或看空的專案是沒有價值的。
很多人看不懂瑞幸的模式。我們把瑞幸看作細顆粒化的場景落地運營。咖啡是初期的產品切入,而資料化運營,客流增長才是重中之重。傳統零售經營的是產品與服務,新零售經營的是場景和資料。可以說,這是星巴克與瑞幸的區別。瑞幸既然選擇了場景覆蓋,追求速度就是第一選擇了。這又是一個高維打低維的案例。所以,千萬別把瑞幸看作賣咖啡的。
回到問題,使用者增長是第二關注,關鍵場景全覆蓋對於瑞幸才是第一關注。抓住這一個場景,產品價效比足夠,不愁使用者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