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和Auto
-
2 # 西門真萌g
那電動汽車的普及就跟燃油汽車的普及是一個道理。那只有在燃料的補充方面能夠得到及時的補充。而且在補充的便利條件上能夠和燃油汽車得到同樣的水準。那電動汽車就可以普及的非常快。另外,在電動汽車的維修上面。也應該進行簡易化的技術指導。如果現在的電動汽車出現了維修方面的問題。那麼能夠輕易維修這方面的修理工是很少的。
-
3 # 車聚網
一、交付問題
不知何時起,交付成了電動車企業的大事件。按理說自從福特發明流水線以後,上一次出現交付困難還是二戰時期,因為很多工廠被迫停工造武器去了。
舉個例子,不久前,恆大FF中國董事長彭建軍表示:十年後,恆大FF年產能計劃達到500萬輛。這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2017年大眾集團在華銷量才剛突破300萬輛。不知道聽到已有自建工廠的威馬提出將在今年交付1萬臺車時,恆大FF會不會嗤之以鼻。
二、現今為電動汽車獨立研發的平臺屬小眾,多數廠家選擇“油改平臺”;
多數廠家為了節約成本並降低投資風險,通常會選擇“油改平臺”。
什麼是“油改平臺”,顧名思義就是以傳統燃油車平臺為底子打造的純電/插電平臺。雖然也有表現好的,比如“全球最暢銷電動車”和“世界第一款經濟型零排放車”日產LEAF就是出自TIIDA(Tiida)平臺。
但它因為先天不足,也受到了制約,比如日產計劃將基於全新一代聆風打造8款衍生車型。聽起來很高大上吧,但聽到“衍生”這個詞,是不是也可以說這個平臺的創造力不夠呢?
“油改平臺”的問題不僅如此。比如不能根據電動汽車的佈局要求完美地更改結構,這就好比改錯別字,即便用塗改液蓋住了錯字,依然有缺陷在那裡。而關於輕量化、安全性等問題我們就不一一展開了,從上文聊到的範例相信大家能窺探一二。
總之,從源頭開始構建一個新平臺,是電動汽車市場得以長久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需要更加強大的三電技術。
整車架構平臺化就好比造房子,框架打好了,再就是“裝修”了。針對此,威馬提出了電池包(PACK)平臺化的概念。這套概念下,又細分為三個部分的平臺化:
▎電芯模組平臺化;
▎熱管理系統平臺化;
▎箱體結構平臺化。
他們做的目的其實並不難猜測:一. 提升電池和空間利用效率;二. 集中精力,打造優秀的模組化產品。最後再以此進行排列組合,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用車需求。
四、電驅系統的高整合度
在以往,我們會抱怨電動汽車費電、笨重等,但通常很少聽到為什麼。其實電驅系統整合度不高就是原因之一,舉例來說,正是得益於高整合度,威馬EX5的電機重量加減速器重量只有73.5kg,但峰值功率可達到160kW,計算下來,功率密度為2.17kW/kg。
這是什麼概念呢?特斯拉Model3雖然峰值功率有175kW,但電機重量和加減速器重量為84kg,功率密度僅為2.08kW/Kg,沒有威馬EX5高。
又或者其“驅動橋技術”採用了電機的輸出軸和減速器的輸出軸同軸的方法,好處是可以使得常用工況下的工作效率提高到93%,同時也是得益於這種緊湊設計,威馬EX5的100%滿油門扭矩響應小於200ms,超越行業300~600ms的水平。
五、除了以上問題,消費者還關注它
汽車發展百來年,看似貼近使用者生活,但使用者真正能控制的東西並不多。保證消費者在買車用車過程中不受欺負,儘可能減少捆綁消費和被迫消費,成為了時下熱門話題。
在服務層面,已經有底子在的傳統企業要強於新勢力,畢竟前者已經不擔心溫飽問題了。但新勢力中也有佼佼者。
在服務層面,已經有底子在的傳統企業要強於新勢力,畢竟前者已經不擔心溫飽問題了。但新勢力中也有佼佼者,
回覆列表
電動汽車需要克服的障礙無非是電池成本(續航里程)和充電樁的普及,而目前兩點並不是不能解決,而是受限於整個行業的發展和規劃。
電動汽車常見的電池型別起初還是磷酸鐵鋰電池,之後由於補貼政策對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而轉為三元鋰電。對於電池生產企業來說需要技術轉型並且投入資金研發,這也就造成了電池成本的增加。而且大部分汽車製造企業沒有自主生產動力電池的能力,只能依靠採購,而電池成本價格也就被這些企業控制,現在動力電池還在暴利階段。
再者三元鋰電能量密度的提高已經達到技術瓶頸,在高的話就會影響安全性了,沒有必要因為密度的提升而把電池做成炸彈。
所以補貼也是一把雙刃劍,這是以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反哺那些沒有研發能力企業,大的戰略佈局就是這樣。只有補貼一旦全面取消,電池型別就不在受限,動力電池的成本會迅速下降回到正常水平,而續航能力在技術的瓶頸期完全可以依靠成本的下降而增加容量,所以續航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
其次是充電樁的問題,這屬於基礎建設,不是哪家企業可以左右的。只有等資本市場把足夠的能量注入到這片藍海里之後,依靠第三方普及公共充電樁。
這個產業已經被無數企業關注,需要等待的就是車輛的普及,保有量足夠大之後自然會形成市場,問題也迎刃而解。這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根源就在補貼,目前國補已經是行業發展的阻力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