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那個時代的日本經歷了長達上百年的戰亂,整個國家的經濟已經接近崩潰了。國內的大名們以五大老為首實際上都握有強大的地方自治權和兵力。可以說豐臣秀吉的統治基礎在那個時代就是建立在沙堆上的,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讓國家再次分裂。

    我覺得造成這種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豐臣秀吉的出身太差,他是個農民出身。古代的日本是採取封分制和世襲制的國家,大名們的地位和身份大多數都是世襲的。最有名的說法就是所有的武家大名祖先其實都出自於源家和平家。這兩家是最早的武士家族,其中平家的當主平清盛曾經稱霸天下開創了武士時代,而源家的當主源賴朝則推翻了平家的統治建立了鎌倉幕府,這兩家的關係有點像中國楚漢爭霸時期項羽和劉邦的關係。農民出身的豐臣秀吉是不可能擁有這兩家的身份的,所以日本國內的不少大名對這位太閣的統治很不滿。只不過因為人家的絕對實力擺在那裡,所以不敢吱聲罷了。

    經濟上面臨大危機,政治上國內諸侯割據豐臣幕府統治不穩,這是豐臣秀吉想要發動對外戰爭的客觀原因。因為只要把國與國之間的對外矛盾上升到國內統治階層的內部矛盾之上,那國內經濟和政治上的危機就有辦法解決了。

    戰國時代的日本並沒有後來明治維新後那種遠距離向海外投送大量兵力的能力,瀕臨破產的國家經濟也不允許豐臣幕府花費巨資搞一隻龐大的艦隊向南洋出擊。這個時候走先征服北韓再入侵明朝就成了豐臣秀吉發動對外戰爭的唯一途徑。北韓半島和中國大陸相對於經歷了百年戰亂的日本實在是個富得流油的地方,對於豐臣秀吉來說放著這麼大塊寶地不去征服那就沒天理了!

    那麼那個時代的日本有沒有能力實現這樣的戰略呢?我覺得豐臣秀吉自己覺得是可以辦到的。這裡我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他的想法。

    第一個方面要說到北韓,這個時代的北韓有點像縮小版的明朝是文官當家,當武官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再加上據說那時的北韓在李家王朝一統天下後有上百年沒打過仗了,所以整個國家軍備廢弛,已經到了文恬武嬉不堪一擊的地步。這些情況身為北韓近鄰的豐臣幕府是肯定一清二楚的。

    第二個方面再說說明朝,豐臣秀吉準備對外開打的年代正好是明朝的萬曆年間。萬曆皇帝明神宗大家如果看過點歷史書那都知道的,這位皇上天天在後宮雙修煉仙丹,愣是整出了一個幾十年不上朝的歷史記錄!萬曆年間明朝軍隊的戰鬥力總體來說也是不強的,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的那些地方軍。倭寇大家都知道,就是一幫子中國的海盜王領著一幫子日本的馬仔跑到中國沿海地區去打劫。這些日本馬仔在中國海盜王的帶領下一般都在富庶的江南地區幹活,那個地方的邊軍戰鬥力又是戰五渣,所以出現過幾十個倭寇攆著幾千個邊軍跑,結果稀裡糊塗的打到了南京城下的搞笑事情。最後還是少林寺的和尚看邊軍的戰鬥力太水了丟不起那個人,抄了水火棍跑下山來趕跑了倭寇。倭寇把這些邊軍打得落花流水的事情最後也傳到了豐臣秀吉的耳朵裡去了,這大大增強了他侵吞明朝的信心。

    第三個方面再說說豐臣秀吉自己的實力。拋開這位從農民幹起的天下人幹了攻打北韓欲吞明朝的蠢事不說,他過去的經歷還是稱的上傳奇性的:這位仁兄一輩子在戰場上爬摸滾打,從墨俁一夜城事件發家,接著在織田信長手下南征北戰步步高昇。本能寺事變之後,豐臣秀吉率領自己的親兵從關西前線迅速的趕回了京畿地區,使得明智光秀坐了三天大將軍的位置就被打的全軍覆沒,史稱中國大回轉。滅了反賊光秀之後,他繼續打敗了織田家另一位大佬柴田勝家,遠征關東打敗了盤踞關東八國百年的霸主北條家,最後調轉槍頭髮兵數十萬一口氣打垮九州島津家。越後上杉家、奧州伊達家、關西毛利家等戰國時代的霸主大名眼見豐臣秀吉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紛紛的拜倒在了這位農民天下人的麾下。豐臣秀吉從基層幹起最後雄霸天下,這份才幹其實可以和朱元璋有的一拼,在日本歷史上絕對是隻此一位沒有第二個人了。

    覺得要面對的對手太差勁,而自己實戰經驗豐富握有百戰雄師,這是豐臣秀吉敢於開戰的主觀動因。

    於是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日本豐臣幕府的太閣大人很乾脆的發動了攻打北韓的對外戰爭。這場戰爭的結局大家都知道,日本被明朝的王師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豐臣秀吉沒等仗打完就活活憂急而死了。

    豐臣秀吉會慘敗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他沒有完全估準對手的實力。北韓李家王朝的實力他太閣大人是肯定算準了,要不然日本軍隊也不會打到鴨綠江邊差點把李家皇帝的政權打成流亡政府。但是他估錯了李家背後那個老朱家的實力,他沒有想到明朝的綜合國力其實遠遠的凌駕於國內經濟一塌糊塗的日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監為什麼叫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