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見到很多人喜歡用思維導圖把一本書的脈絡描繪出來,一下子就能抓住重點,而且還能輔助理解和記憶。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是如果做出來的?
4
回覆列表
  • 1 # 速讀G先生

    7個步驟,教你用思維導圖整理並記住一本書!

    步驟一、快速閱讀並理解一本書

    開啟一本書之後,先檢視一下目錄,對書籍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正式閱讀的時候,結合目錄進行快速閱讀。

    建議把你的平時讀書的速度至少提升一倍,以至少2倍速度快速掃讀完一本書之後,找到你感興趣的地方、對你重要的地方、看不懂的地方,然後再放慢一點速度來閱讀,對於二次讀過發現的精華內容,再進行一遍精讀。(很多人覺得這樣可能很麻煩也很費時,事實並非如此,這樣花費的時間並不會比你慢慢的讀花費的時間多,而且好處多多:比如讓你產生好奇心、問題意識,讓閱讀不會那麼無趣,閱讀更有目標更加專注,加深理解和印象等等)

    我自己在第一遍閱讀的時候,通常是以每分鐘三千字左右的速度進行的(如果書籍很一般,讀完第一遍就不讀了),碰到我想要的內容或不知道的內容時,速度會減慢一些,二次精讀的時候再適當放慢一點。在我不斷的嘗試運用下,發現這樣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如果你的閱讀效率低,還是建議自己去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兩三千字每分鐘的閱讀速度還是很容易掌握的。

    步驟二、梳理文章書籍的脈絡,構建思維導圖

    梳理書籍脈絡、主要內容,入門級的方法是參考目錄。目錄是一本書的基礎邏輯,也就是大綱。如果你不會梳理,就參考作者的目錄來梳理,你需要做的就是對目錄進行一些潤色和增減(對你重要的內容適當的增添,不重要的內容適當刪減或一筆帶過)。

    更好一點的方式是自己梳理,畢竟章節目錄是作者希望表達的邏輯內容,而你應該有自己的思維邏輯。也就是透過閱讀、理解、思考之後,根據你的實際理解情況對內容進行拆分、重組,梳理出一份適合你的邏輯架構。

    當然,對於不同的內容題材,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比如以“時間為主線、人物為主線、事件為主線”來梳理。重點在於讓自己一目瞭然,能夠促進自己的理解、記憶和思考。

    梳理出主線、脈絡,有了基本的架構,知道哪些是重點,就可以根據你的架構畫一個思維導圖(當然可以用工具製作,不過大多時候手畫更好,一是靈活,二是方便,同時也有助於你思維清晰、印象深刻)。

    步驟三、提取或凝練文章書籍中的關鍵詞或短句

    提取關鍵詞可以在閱讀中進行,也可以在閱讀後進行。我自己通常是在閱讀中進行,快速閱讀的過程中會勾畫關鍵詞句、或者快速寫下閱讀時腦海中浮現出來的詞;沒有也不糾結,在二遍或者三遍閱讀的時候再說。

    識別、選取和凝練關鍵詞的幾個技巧:①點,就是標題、開頭等地方用的關鍵詞,一般帶有概述性、目標性;②線,就是段落、過程中的關鍵詞,一般是過程性、動作性、趨勢性、推理性的詞彙;③面,就是各段落的銜接中的關鍵詞,一般是時間、地點、順序性、判斷性詞彙;④體,就是文章整體、綜合、系統性關鍵詞,一般都是歸納性、概述性的詞彙。

    另外,還可以採用“出題”的方式提煉關鍵詞,比如閱讀完一個段落後,問問自己,這個段落講了什麼,用一個詞語或一個短句來回答,這個答案就是你要的關鍵詞。(對於不同內容形式,可以用不同的提問方式來問自己)

    如果想鍛鍊自己提取關鍵詞的能力,可以參考一下“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軟體中的快速閱讀法就非常有助於你快速的抓取文章書籍中的重點、關鍵;其中思維導圖的訓練,會專門的教你如何抓取關鍵詞、並給出示範和參考。

    步驟四、用關鍵詞來延伸記憶、標註內容的對應位置

    提取關鍵詞之後,就把這些關鍵詞填入你畫的思維導圖中。

    為了方便以後更好的回憶內容,建議你把關鍵詞對應內容所在的書中的位置,標記或備註在關鍵詞的旁邊。比如書中的頁碼(用P表示),如果你不是手動畫,而是用工具來製作,則可以直接備註內容(如果你整理了內容的話)。

    步驟五、合起書本,憑藉做好的思維導圖進行檢索記憶

    相比於單純回憶,如果給予越多的相關的關鍵詞,你就越容易檢索出你所需要的資訊。舉個例子,當你看過一篇文章後,根據這篇文章給你出一道選擇題和一道填空題。相比之下,選擇題你更容易做對,原因就是正確答案就在裡面,它給予了提示讓你更容易回憶。思維導圖裡的關鍵詞就有這個作用,助你更好的回憶出關鍵詞背後的內容。

    前面步驟都做好後,你就可以憑藉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一一回憶延伸。

    步驟六、針對回憶不起來的地方,進行最佳化

    如果根據關鍵詞,無法回憶起來相關內容,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關鍵詞的選擇問題,沒有選出合適的關鍵詞,不能很好地激發聯想;二是對關鍵詞背後內容的不熟悉、不理解。

    針對不能很好引發聯想的關鍵詞,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回到關鍵詞對應的書籍內容中,進行再次閱讀和思考,進一步的熟悉和理解內容。然後透過你的再次閱讀,確定你選擇的這個關鍵詞是否合適,不合適的話就再換一個。

    步驟七、參考遺忘曲線,進行間隔重複和檢索

    所有的記憶一開始都是短暫記憶,很容易模糊和遺忘,如果你想長久的記住,那就必須進行重複。這裡要做的重複不是一次性的集中重複,也不是簡單的看一遍,而是參考遺忘曲線(具體要考量知識的難度和你的記憶能力),在稍微有點遺忘之後,再次“檢索或提取”記憶,這樣才能更好的鞏固記憶,並引發新的聯想。

  • 2 # 藍天下的大課堂

    可以在電腦上下載思維導圖軟體,也可以在紙上畫思維導圖,具體如下:以題目為中心,逐段展開閱讀,每一段為一個支點,擇每段中心句或要點記錄,在節點處註上心得體會,一本書會清晰呈現腦海裡。

  • 3 # 在下劉小俠

    讀書是一種享受哇

    人物事件脈絡關係,書讀懂了自然而然就能清晰的,感覺其實不必刻意去梳理的!

    有的人讀書越讀越厚,有的人讀書越讀越薄,有的人讀書先讀厚再讀薄,有的人讀書先讀薄後讀厚,見仁見智吧

  • 4 # 女神鵬鵬

    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呢,我們可以把書自己認為對自己最有價值的主題,把它呢寫下來。寫下來之後利用線條呢,把它延伸出去,同時延伸出去之後呢,在這上面寫上這篇主題裡面的文章主要內容。這樣就可以達到一個很快速的記憶,同時呢,也可以很好的梳理整篇文章的內容。一本書呢,一般都會有七八個最主要的對你最有價值的主題,那麼把這七八個全部延伸出去,把最主要的主題,最主要的內容的點把它書寫出來,就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效果。

    同時你可以也利用手機app下載思維導圖,把它書寫出來,也可以利用拍照的方式,把一本書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拍下來,同時拿一句話對你最重要利用那個美圖一下,把它勾勒出來就ok了。

  • 5 # 無恙志

    一張思維導圖確實很容易整理出書中的精華哦!而且如果做的好,看到思維導圖就能想起書的絕大部分內容,對於我們這種記憶力不是超強,讀後就忘的人來說,思維導圖確實起了很大的輔助作用。

    那麼如何做思維導圖呢?

    首先,閱讀一本書的序言和目錄。你要知道這本書大題講了什麼,序言和目錄能幫你瞭解清楚書的主題。這就是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

    其次,通讀或者可以說是跳讀,略讀,書分為章、節、段。每一章都會有標題,或者你也可以具體到每一節的標題,這些就是子主題,第一遍通讀你就知道了書裡較為具體的內容,第二層架構就做好了。

    再次,再快速讀一遍,讀每一段的首句,找出書中的精華,也就是你認為觸動你的,值得你記錄的地方,做下標記的同時記錄下你的第一感覺。什麼是第一感覺呢?就是你看到這個地方腦海裡第一想法是什麼?不要排斥它,記錄下來,有助於回憶。

    最後,重讀一遍。根據第二遍做的標記重點去看那些段落,進行相應的資料補充,比如你的親身經歷,故事,哲理等等,與你的第一感覺相呼應,再去做第三層架構,做的同時可以留幾個關鍵詞作為你記憶的線索。

    這樣一張思維導圖就做好了!

    也可以先記錄每章的思維導圖再彙總!就像這樣,三章的內容,最後彙總到一個主題即可。另外推薦xmind軟體,屬於比較好入門的一款思維導圖軟體啦!

  • 6 # 砥厲博竹苑

    根據題解可以看出,題主是想知道如何使用“思維導圖”來梳理所讀書籍的整體脈絡,並透過思維導圖來快速抓住重點,加深理解和增強記憶。實際上,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你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思維導圖”;其次要學習繪製思維導圖,第三,將思維導圖用於日常的閱讀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必須知道:思維導圖閱讀法並不能大幅提高閱讀速度,相反,為了繪製思維導圖,你可能需要反覆閱讀這本書。但是思維導圖閱讀法可以使你的閱讀質量有質的飛躍。

    思維導圖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用圖表表現的發散性思維,是一種可視圖表,可以應用到所有認知功能領域,尤其是記憶、創新、讀書學習和各種形式的思考。當然思維導圖應用於閱讀方面就是“思維導圖閱讀法”。那麼思維導圖應用於閱讀方面會有什麼樣的效用呢?

    1、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做事的專注力

    2、可以提升閱讀理解力

    閱讀理解力共有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掌握關鍵要素:5W2H(Who、What、Why、When、Where、How、How many、How much),(人、事、時、地、物、因、果、成本);

    第二層次:掌握文章重點之間彼此的邏輯關係;

    第三層次:瞭解隱含的意義,瞭解閱讀內容與自己的關係;

    第四層次:學會將閱讀所得運用在自己身上。

    3、思維導圖可以我們抓到文章重點和邏輯關係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科技術,用於閱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增進以下五種閱讀能力:

    (1)圖書檢索能力: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抓取準確的關鍵詞,快速搜尋文章重點的尋讀能力;

    (2)文章刪選能力:根據閱讀目的繪製思維導圖,可以將必須要讀的章節縮小到最少,減少閱讀的時間;

    (3)提升排序能力:多本書籍同時閱讀或進行主題閱讀時,可以根據思維導圖的主次框架安排閱讀次序和詳略

    (4)提升分析判斷能力:思維導圖閱讀法可以更好的提升思維分析判斷能力,能引導我們進行批判性思考;

    (5)提升創新能力:閱讀後繪製思維導圖,可以讓更深層次地吸收書中的知識要點,提升我們的創新能力。

    其次,學會繪製圖書閱讀的思維導圖

    通常情況下,我們閱讀書籍會有五個步驟:“閱讀全書、尋找關鍵詞、分辨主體框架和次要重點、圖解關鍵詞彼此的關聯性、結合影象加深理解與記憶”。將思維導圖應用在閱讀上,則主要是在第四、第五個步驟。

    思維導圖的繪製一般會有以下四種基本型別:(1)基本文字型思維導圖;(2)插圖型思維導圖;(3)圖解型思維導圖;(4)影象記憶型思維導圖。由於時間的限制,我們在閱讀時使用的是第一種即基本文字型思維導圖。

    1、繪製思維導圖的順序和原則

    (1)先由中心“主題”開始繪製:“中心主題”必須是涵蓋全文整體意義的文字或圖形,圖形更好;

    (2)圍繞主題呈放射狀按主次依次畫出分支。習慣上按“順時針方向”繪製,主脈向後關聯的關鍵詞或次脈依次向外圈延伸。具體細節如下:

    主脈由粗到細,線條連續不中斷,若用彩筆繪製,則一脈一色,或同色相間;

    關鍵詞放線上條上方,字長應短於線長,一條線段只能放一個關鍵詞;

    文字越少越好;

    圖越多越好,因為影象跟容易記得久、記得牢。

    2、繪製思維導圖的注意事項

    (1)手工繪製思維導圖比軟體繪製更好;

    (2)主要觀點離主題近,次要觀點離主題遠;

    (3)注意應提供分辨前因後果、邏輯關係及去蕪存菁的能力;

    (4)若有文字,只能是關鍵詞,而不是句子;

    (5)多用中文,因為中文比英文更容易濃縮成關鍵詞;

    (6)關鍵圖比關鍵詞更容易被記住;

    (7)放射狀的排列方式更容易刺激水平思考能力;

    (8)思維導圖中,同脈的關鍵詞之間是“前後關係”,表示絕對的因果關係或順序關係(亦稱垂直思考、邏輯思考、串聯關係);不同脈的關鍵詞之間是“上下關係”,是水平思考(也稱並聯關係);

    (9)顏色可以提升75%以上的記憶效果,如果可能,務必使用三種顏色以上的筆繪製思維導圖;

    最後,不是所有的書籍或文章都是適用於“思維導圖閱讀法”。

    思維導圖閱讀法適用於大部分致用類書籍和議論文。用這種方法可以將書籍的骨架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是將書讀薄的一種好方法。

    但是也有許多文體的書籍並不適用。例如文學作品中的詩詞歌賦和抒情散文,若將其濃縮成骨架,則將索然無味;再如操作規程類文章,若將其刪減,則很大程度上不會實現文中所要求的目標。因此一定要靈活運用這個方法。

  • 7 # 無往不樂

    思維導圖是工具,重點是幫助我們梳理思路。

    親測了思維導圖的不同工具

    手繪思維導圖適合喜歡手寫、手繪的小夥伴,其次最好是用A4大小的方格本。有本書叫《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使用這種方格本,版面很大,適合充分展示完整的思維過程。如果筆記本太小,一章節的內容還沒記完又翻頁去記,這有損思維連貫性,也不便於翻閱;再者有方格的輔助,很多時候可以當輔助線使用,非常適合繪圖,有利於筆記版面的齊整度。

    軟體版思維導圖,像X-minder,MindManager都是很多人在用的,但是軟體功能太多,太繁雜,還要花時間去研究和選擇工具,如果不是做非常專業的研究或者出書立說,沒有必要使用。只是想用來輔助閱讀的話,用百度腦圖就夠了。用百度通行賬號就能登入,無需另外註冊;內容可以雲同步,只要聯網了,隨時可以呼叫或者完善;網頁可用,不必下載、安裝軟體。輕便、實用,滿足基本的思維導圖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柴火~火柴 (類似的詞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