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灑家的自留地

    子思是孔子的再傳弟子,由孔子的弟子曾子傳授知識給他。

    關於子思寫《中庸》,《史記》有明確記載“子思作《中庸》。”近代學者認為,雖然《中庸》中一些後人加入的材料,但是該書大體上還是寫於孟子以前,因為從孔子到孟子儒家的人生哲學的發展還是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從極端的倫常主義、重君權、極端實際的人生哲學到尊崇個人、鼓吹民權和心理的人生哲學的過渡。而《大學》和《中庸》就反映了這個過程。孟子作為子思的再傳弟子,更加發揮了子思的思想。

    子思作為戰國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對後世產生的較大影響,主要在於他的思想,特別是他的中庸思想。“中庸”是指以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態度為人處世,“中”是“中和、中正”的意思,“庸”是常、用的意思。子思認為:喜怒哀樂的情感還沒有發洩出來的時候,心是平靜的,無所偏倚,這就叫做“中”;如果情感發洩了出來能合乎節度,沒有過與不及,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人如果能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廣之,那麼天地之間一切都會各安其所,萬物也都各遂其生了。

    可以說,後來《孟子》裡面“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一段話,也可以看做是恪守中庸之道的一種解釋。

  • 2 # 中哲物道學

    現代通行本《中庸》不是全由子思撰寫,而是幾個人的大雜噲,而且自相矛盾。後面有一部分是混入《中庸》的偽書。參閱截圖資料。

  • 3 # 紅9九

    胡鬧,孫子怎麼可能是爺爺的再傳弟子,爺爺的東西不傳給兒子也要給孫子,這是中國的人倫。子思的中庸可以是孔子思想的精髓,遠超於曾子的大學,子思可以說是孔子思想極大繼承者。中庸是子思理解的孔子的思想,是一部哲學著作,比曾子的大學強上百信,大學只是政治宣傳小冊子,沒一點哲學的精神,哲學的思想和哲學的思變。而中庸則非常辨證,可以說是《易經》後的一部辨證法的著作。

    孔子死後,曾子確實成了儒家的掌門人,後又傳位給子思,是形式上的師生關係,但曾子並沒受到孔子真傳,只是信徒而已,孔子的思想應該是中庸才對,孔子思想還沒來得急成書,就駕鶴西去,中庸只能留給子思去完成。中庸的哲學思想又給另一位大儒孟子的學說提供了思想指導,成為子思學生孟子的方法論。這才是儒家學說的脈絡。

  • 4 # 半個南山人

    《中庸》該書的作者不祥,現在傳說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但也有的說是秦人所作。

    《中庸》一書是以“中庸”為思想核心,以“允執厥中”為基本原則,以孔子的“過猶不及”為重點內容,將中庸思想做為人類最高道德水準。書中認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標準,而要達到這個標準,必須掌握好“度”,使事物的平衡得以保持,能做到“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才是人們追求的境界。實際上,這種中庸思想的本質就是讓人們順應封建統治,以達到維護封建的等級秩的目的。書中還提出了“天人感應”的思想,認為國家的興亡都是有徵兆的。另外,該書還認為道德修養和學習知識也要尊循“中庸”,提出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的方法。

  • 5 # 鯉波說史

    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孔鯉的兒子,他名叫孔汲。孔子以後是八代單傳。在孔林,就有他爺三個的墳地,按攜子抱孫狀排列。

    孔子死後,儒分為八,著名的是子思孟子為代表的思孟學派,以荀子為代表的孫氏之儒。

  • 6 # 夕陽紅遊天下

    我有一套史記書,還沒讀完,不便回答子思和中庸有不有緣。但是見斑說豹,我認同子思是孔子的再傳弟子,何也?有子思和孔子及子貢的對話為證。首先指出子思是孔子的弟子,他怎麼跟曾子學呢?子思問恥。孔子日:國有道,穀。國無道,穀,恥也。子思日: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乎?孔子日:可以為難矣,仁則吾弗知也。原憲(子思)日: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子貢慙,不懌而去,終身恥其言之過也。你看子思的德,不亞於孔子吧?縱觀孔子的言行,無處不體現其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根本。子思提出的克,伐,怨,欲不行,歸為仁,連孔子都說難以做到,也就是說,子思對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所以,我認同子思是孔子的再傳弟子。

  • 7 # 天山來客

    孔伋,字子思,父孔鯉,孔子嫡孫。受教於孔子弟子曾參即曾子,記述孔子言論,作《中庸》,繼承孔子衣缽,後世尊為”述聖”。孟子又受教於子思弟子,孔子學說一脈相承,“思孟學派”由此而來。

  • 8 # 趙日金141

    《中庸》是的作。

    秦始皇時才有“車同軌,書同文”,西漢時才有董仲舒提出的“廢黜百家獨尊儒術”。可《中庸》卻有這樣的文字:“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行”。

    傳說子思作《中庸》,子思是孔子孫子,子思生活的社會,哪來“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 9 # 微小的滿足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子思是如何寫成《中庸》的?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嘗困於宋,子思作《中庸》"。意思是說,子思曾經在宋國遭受了巨大的困難,才寫出了《中庸》這部偉大的著作。

    子思是孔子的再傳弟子。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孫,孔子之子孔鯉的兒子。

    子思受教於孔子的高足曾參(曾子),孔子的思想學說由曾參傳子思,子思的門人再傳孟子。因而,子思上承曾參,下啟孟子。

    以上知識收集而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會有學生因作業壓力而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