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Ivan韓
-
2 # 紅紅火火講歷史
歷史的事實,總是如美女猶抱琵琶半遮面,令你看的朦朦朧朧,有種神秘感。琵琶弦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聰明如你,又是否可以聽清那,大珠小珠落玉盤呢?
拔開歷史塵埃,尋思歷史的痕跡。袁崇煥的面目與形象,才徹底清晰和明瞭。英雄,梟雄,人傑,皆有評定了。袁崇煥35歲中進士,大器晚成。出任邵武知縣。此時,袁崇煥還是有志向和抱負的,或者說,有很大的野心和權力慾。他深深感覺歲月不饒人,時不我待。所以,要實施自己的抱負,搏一個富貴,闖蕩一個青史留名。他選擇了靠戰爭與軍事實現自己的目標。他進行了自己第一次政治投機,投靠當時靠國本之爭,梃擊案,移宮案大獲全勝的東林黨。拜見了自己的恩主侯詢。侯詢可以說是明未東林黨重要高幹了。時任都御史。
侯詢確實是一個好伯樂,他歷史上先提攜了袁崇煥,後提攜了左良玉,為我大明發現了兩個軍事奇葩。使他在明末歷史發揮了重要影響。早有準備的袁崇煥,立即向侯詢表達自己投靠東林黨的意圖,隨後即時滔滔不絕,講了一場關於遼東軍事形勢的分析報告會。展示自己的軍事見解和見識。讓侯詢大為欣賞,主要東林黨也正試圖在軍隊安插人手,圖謀發展自己的軍事勢力。雙方一拍即合,言談甚歡。侯詢依靠東林黨勢力影響,很快讓袁崇煥從偏遠小縣城一個知縣,調任大明兵部任職進行鍍金。隨後不久調入遼東任兵備僉事職位,官升一級。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
此後袁崇煥在東林黨支援下,歷經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兩次大勝,而一路青雲,飛黃騰達做到了遼東巡撫高位。掌控了遼東軍政。一時在大明風頭無兩。此時,得到權力的袁崇煥,思想也發生了質變,從良臣到官僚,從忠誠理想到權臣的夢想。天啟皇帝登基後,大明政治態勢急劇變化,以宦官集團魏忠賢的崛起,代表了眾正盈朝的東林黨勢力被嚴重削弱和打壓。而有東林黨背景的袁崇煥當然如芒在背,坐立不安。他此時並不是遼東王。只是一個方面大員,他還沒有完全掌握滲透遼東軍政。所以,無力反抗勢力滔滔的宦官集團魏忠賢。想到要失去權力,他內心一片恐懼。權力是鴉片,一但你吸上癮,就令你欲罷不能。
袁崇煥當然也不例外。為了不失去權力。他選擇背叛自己的派系背景東林黨,改換門庭投靠宦官集團,投靠九千歲魏公公魏忠賢。從而保住自己的官帽和權力。如此,修建魏忠賢祠就很好理解了,正是袁崇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投靠意圖的不二法寶。魏忠賢生祠一建,宦官集團非常滿意,魏忠賢也老懷甚慰。認為袁崇煥識趣。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宦官集團魏忠賢公公,調走和袁崇煥有矛盾衝突的,遼東一把手經略使王之臣,讓袁崇煥做了遼東一把手。統帥關內外軍政。袁崇煥第二次政治投機,讓他賺了個盆滿缽滿。權力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回覆列表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明朝末年薊遼督師。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後,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朱由檢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實則家無餘財。雖為抗清名將,但也是一位爭議較大的人物。
一提起袁崇煥(1584年—1630年),相信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一位被昏君冤殺的忠臣,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1626年),但也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實際上袁崇煥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單純,歷史上評價也很複雜,在官場上混的,除了像海瑞那種死不開竅的“海青天”,實際上大多數人無論剛剛踏入仕途時的理想多麼崇高,最終總會變成官場老油子,這一規律我們可以從秦檜、嚴嵩等一大批官場老油條身上得到驗證,當然袁崇煥也是如此,他雖然是文官出身,但卻天賦秉異,讓清軍聞風喪膽,袁崇煥鎮守遼東期間,不僅熬死了努爾哈赤,而且還將皇太極打的暈頭轉向,差點放棄入主中原。從保家衛國來說袁崇煥功勞非常大,但是在官場上袁崇煥並不簡單。
首先我們要看當時的歷史背景。魏忠賢,最惡名昭彰的宦官之一,隻手遮天九千歲!閹黨作為當時朝堂之上的掌權派,對東林黨殺伐打壓,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政治就是這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遼東作為大明後期的主戰區,關東鐵騎又是大明後期唯一的精騎,分分鐘能進京勤王,閹黨怎麼可能讓一個非我族類在這麼重要的位置,哪怕你多大的英雄,多大的本領,不站隊,分分鐘被撤職查辦。每個封建王朝的後期總逃不過這個規律,朝政腐敗、風氣敗壞、土地兼併、人心渙散,沒辦法,很多時候,不付出你不願付出的,就沒有機會去施展抱負。看看袁的前任 熊廷弼就知道了,堅持正確方略有什麼用?跟閹黨不同心,照樣被閹黨策劃殺害,國家存亡閹黨毫不在意。
為魏忠賢修生祠,拿軍餉行賄朝中閹黨,不管袁崇煥願不願意,他也是不得不選擇了這類不齒的做法,不然不僅軍費沒希望,自己也很可能被撤職,事實結果上,他也是在遼東長期抵抗後金入侵,有效延緩了後金入住中原的態勢。
不過最奇怪的是,漢族知識分子都說袁崇煥投靠閹黨,多對其批判,但滿清統治者對袁崇煥竟然是始終讚賞和辯護,甚至現代的某些滿族學者依舊在為他辯解。
袁崇煥到底是舍名節、取大義,還是真心投靠閹黨,只能留與後人評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