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家長們都知道不要在孩子面前數落對方,但是能做到的卻很少,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對孩子的將來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背後道別人的長短,這樣的做法不好,既不光明磊落,又不能解決問題。當著孩子的面說別人的是非,特別是說家裡人的不是,更是不好,很多人也知道不好,但卻難以控制一時的衝動,或者只是順口就說了出來。
父母會認為孩子太小,不會懂的。但孩子是真的聽不懂你說的話嗎?而從另一個角度,從孩子的感受來看,對家裡人,他當然是愛的、喜歡的,最愛的人,當然是爸爸、媽媽了,不管是哪一方在他的面前說另一方的不是,他都會難受的,更不要說其他的影響了。
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一個母親帶著個四五歲的小男孩,母親一邊給孩子喂牛奶,一邊不停地嘮叨:“你看你,就跟你爹一個樣子。”“一說你,就是這個德行。”“你跟你爹一樣,喊你起來你一動不動,現在又快遲到了……”不停地說孩子爸爸這不好,那不好。
有人跟孩子母親說,在孩子面前這樣說話不太好。不過,年輕的母親說“沒關係,他還聽不懂”。孩子聽不懂嗎?就算他聽不懂是什麼意思,看著媽媽的表情,也知道在說什麼吧?況且,現在的孩子那麼聰明呢。
夫妻雙方意見不統一,這是每個家庭常見的事。而當意見不統一,甚至有些爭論時,一般你會怎麼做呢?如果孩子剛好在一邊,不少媽媽的做法是這樣的:你爸爸已經聽不進去話了,已經不可理喻了,不可救藥了,他讓人太生氣了,寶貝,你以後不要聽他的話啊……“你怎麼當爸的?孩子整天不學好,你看不見啊?”小強的媽媽大聲嚷嚷。“就知道說我,難道你當媽的不用負責任嗎?你什麼都不管,現在倒埋怨起我來了!’,爸爸也不甘示弱地反駁道。
而小強則一直盯著電視看。對他來說,這樣的情景早已是家常便飯了。母親見到小強這副模樣就來氣,衝他吼道:“不爭氣的東西!就是因為你!”小強關掉電視,摔門而出……
這是家裡常見的一個場景,特別是當夫妻雙方都在氣頭上時,更容易對著孩子說另一方的不是。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則是:以後對雙方都不會尊重。甚至於,把這種方法移植到他跟其他小朋友的相處當中去。因為,對孩子來說,他對父母的愛是一樣的,一方攻擊另一方,想借此讓孩子對另一方不滿,最後帶給孩子的只是傷害。
而出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最為普遍的心理特點就是自卑,最壞的情況則是他們走上歪路。人非聖賢,孰能無錯,更何況年幼的孩子,他們的成長過程,就是透過犯一個又一個錯誤來獲得歷練。然而,有些父母就如小強的家長一樣,在孩子犯錯後,就開始相互埋怨,把責任推到對方的身上,有些家長必然也會連同孩子一起埋怨。而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和敏感,他們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就容易產生“都是因為我”的想法,而一味自責,就在不自覺中放大了自己的缺點,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羞恥感和無助感也油然而生。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壓抑、自卑,認為“反正總會給人惹麻煩,就這樣吧”。自卑導致自暴自棄的情緒,從而“破罐子破摔”,讓有些孩子真成了不良少年。
如果年輕的父母們經常發生以上列舉的情況,那就應該及時加以糾正。
(1)家長要在孩子心底留下“父母都很棒”的印跡無論父母中任何一方是對還是錯,另一方都不應該在孩子面前講對方的不是。這樣只能讓父母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除減少孩子對他們的依賴和崇拜外,更嚴重的是:讓孩子沒有了自豪感,沒有了因自豪感而產生的自信心。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說:媽媽很愛你,爸爸很愛你,爺爺奶奶也很愛你。讓孩子感覺自己被每一個家庭成員愛著,由此產生自豪感。父母是孩子自信與自卑的根源,為父母自豪的孩子,本身是自信的;為父母自卑的孩子,本身是自卑的。所以,年輕的父母們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不是。
(2)家長在孩子面前要維護對方的形象
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那一方不好,這樣會影響到孩子為人處世的方式。尤其是在一些單親家庭中,他們把所有的抱怨與怒氣都撒在孩子身上,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這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好,長大了他的思想會很極端。孩子說:“爸爸,媽媽說你一點都不好,整天去外面喝酒,都不管我們了。”這時爸爸應該說:
“可能是你媽媽昨天心情不好,所以才這樣說的,這個時候你應該勸媽媽冷靜,你看昨天媽媽還給爸爸買禮物了呢。”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長大的孩子,心中才會有愛,不會抱怨生活。
也許家長們都知道不要在孩子面前數落對方,但是能做到的卻很少,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對孩子的將來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背後道別人的長短,這樣的做法不好,既不光明磊落,又不能解決問題。當著孩子的面說別人的是非,特別是說家裡人的不是,更是不好,很多人也知道不好,但卻難以控制一時的衝動,或者只是順口就說了出來。
父母會認為孩子太小,不會懂的。但孩子是真的聽不懂你說的話嗎?而從另一個角度,從孩子的感受來看,對家裡人,他當然是愛的、喜歡的,最愛的人,當然是爸爸、媽媽了,不管是哪一方在他的面前說另一方的不是,他都會難受的,更不要說其他的影響了。
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一個母親帶著個四五歲的小男孩,母親一邊給孩子喂牛奶,一邊不停地嘮叨:“你看你,就跟你爹一個樣子。”“一說你,就是這個德行。”“你跟你爹一樣,喊你起來你一動不動,現在又快遲到了……”不停地說孩子爸爸這不好,那不好。
有人跟孩子母親說,在孩子面前這樣說話不太好。不過,年輕的母親說“沒關係,他還聽不懂”。孩子聽不懂嗎?就算他聽不懂是什麼意思,看著媽媽的表情,也知道在說什麼吧?況且,現在的孩子那麼聰明呢。
夫妻雙方意見不統一,這是每個家庭常見的事。而當意見不統一,甚至有些爭論時,一般你會怎麼做呢?如果孩子剛好在一邊,不少媽媽的做法是這樣的:你爸爸已經聽不進去話了,已經不可理喻了,不可救藥了,他讓人太生氣了,寶貝,你以後不要聽他的話啊……“你怎麼當爸的?孩子整天不學好,你看不見啊?”小強的媽媽大聲嚷嚷。“就知道說我,難道你當媽的不用負責任嗎?你什麼都不管,現在倒埋怨起我來了!’,爸爸也不甘示弱地反駁道。
而小強則一直盯著電視看。對他來說,這樣的情景早已是家常便飯了。母親見到小強這副模樣就來氣,衝他吼道:“不爭氣的東西!就是因為你!”小強關掉電視,摔門而出……
這是家裡常見的一個場景,特別是當夫妻雙方都在氣頭上時,更容易對著孩子說另一方的不是。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則是:以後對雙方都不會尊重。甚至於,把這種方法移植到他跟其他小朋友的相處當中去。因為,對孩子來說,他對父母的愛是一樣的,一方攻擊另一方,想借此讓孩子對另一方不滿,最後帶給孩子的只是傷害。
而出生在這樣家庭的孩子,最為普遍的心理特點就是自卑,最壞的情況則是他們走上歪路。人非聖賢,孰能無錯,更何況年幼的孩子,他們的成長過程,就是透過犯一個又一個錯誤來獲得歷練。然而,有些父母就如小強的家長一樣,在孩子犯錯後,就開始相互埋怨,把責任推到對方的身上,有些家長必然也會連同孩子一起埋怨。而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和敏感,他們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就容易產生“都是因為我”的想法,而一味自責,就在不自覺中放大了自己的缺點,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羞恥感和無助感也油然而生。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壓抑、自卑,認為“反正總會給人惹麻煩,就這樣吧”。自卑導致自暴自棄的情緒,從而“破罐子破摔”,讓有些孩子真成了不良少年。
如果年輕的父母們經常發生以上列舉的情況,那就應該及時加以糾正。
(1)家長要在孩子心底留下“父母都很棒”的印跡無論父母中任何一方是對還是錯,另一方都不應該在孩子面前講對方的不是。這樣只能讓父母在孩子面前沒有威信,除減少孩子對他們的依賴和崇拜外,更嚴重的是:讓孩子沒有了自豪感,沒有了因自豪感而產生的自信心。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說:媽媽很愛你,爸爸很愛你,爺爺奶奶也很愛你。讓孩子感覺自己被每一個家庭成員愛著,由此產生自豪感。父母是孩子自信與自卑的根源,為父母自豪的孩子,本身是自信的;為父母自卑的孩子,本身是自卑的。所以,年輕的父母們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不是。
(2)家長在孩子面前要維護對方的形象
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那一方不好,這樣會影響到孩子為人處世的方式。尤其是在一些單親家庭中,他們把所有的抱怨與怒氣都撒在孩子身上,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這樣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好,長大了他的思想會很極端。孩子說:“爸爸,媽媽說你一點都不好,整天去外面喝酒,都不管我們了。”這時爸爸應該說:
“可能是你媽媽昨天心情不好,所以才這樣說的,這個時候你應該勸媽媽冷靜,你看昨天媽媽還給爸爸買禮物了呢。”在這樣的家庭氛圍長大的孩子,心中才會有愛,不會抱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