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力資源專家楊少俠

    鹽與味精比例應為3:1或4:1  一直以來,味精作為一種家居生活常見的調味品,一般人對其的瞭解只是炒菜時新增食用會更鮮美。但是對其營養價值和安全性卻認識不夠,更有一些西方人不食用味精的說法讓消費者對味精望而卻步。  味精作為一種穀氨酸鈉,適量加入能使食物更加鮮美。西方之所以少使用味精,主要是因為生活習慣生活方式不同,西方人喜歡把湯熬得很濃,實際上熬得很濃的湯裡面含有大量的穀氨酸鈉,正是與味精同樣的物質。  雞精是一種複合調味品,含有40%左右的味精。由於味精和雞精在食物中只是作為增鮮和調味目的,用量只佔食物質量千分之幾,因此比較他們的營養價值意義不大。在實際生活中,增鮮和調味,選擇味精還是選擇雞精,這主要看烹飪物件和每個人的口味要求。如果您的烹飪物件、食物特徵、風味比較突出,如肉、魚等可以選擇單一味精,只起到增鮮效果,特別是瘦肉的食品,肌苷酸含量比一般食品高,只需加一點單一鮮味的味精就可達到增鮮效果,這時如果加複合調味料可能有損本身食物的特殊風味。假如你烹飪的物件,風味不明顯,如餡類、湯類的食物,可以考慮用複合調味料,至於用雞肉型的還是牛肉型的、魚肉型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要求選擇。但是一定要注意使用的方法,如果不遵守使用規則,不僅達不到理想的調味效果,甚至會產生副作用。  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新增味精  在使用味精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要在菜餚快出鍋時加入。因為穀氨酸鈉在溫度高於120℃時,會變為焦點穀氨酸鈉,食後對人體有害,且難以排出體外。  2.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新增味精,如糖醋魚、糖醋里脊等。味精呈鹼性,在酸性食物中新增會引起化學反應,使菜餚走味。  3.在含有鹼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鹼會化合成穀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 使鮮味降低,甚至失去其鮮味。  4.注意鹹淡程度。如果太鹹,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鮮味,食鹽與味精的比例在3:1或4:1範圍內,即可達到圓潤柔和的口味,作涼拌菜時宜先溶解後再加入。因為味精的溶解溫度為85℃,低於此溫度,味精難以分解。  5.高湯、雞肉、雞蛋、水產製出的菜餚中不用再放味精。  6.孕婦及嬰幼兒不宜吃味精,因為味精可能會引起胎兒缺陷;老人和兒童也不宜多食。患有高血壓的人如果食用味精過多,會使血壓更高。所以,高血壓患者不但要限制食鹽的攝入量,而且還要嚴格控制味精的攝入。  雞精含鹽,加雞精前加鹽要適量  雞精幾乎可以用於任何味精的使用場合,適量加入到菜餚、湯、麵食中,均有較好的增鮮作用,尤其是在湯中火鍋中加入雞精熬製,其香氣、滋味相互適應,令人食慾大開。  但在烹調時,如果加入過多雞精,則會破壞菜餚原有的味道而影響口味。雞精在使用中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雞精含有10%左右的鹽,所以食物在加雞精前加鹽要適量。  2.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風者應適量減少對其的攝入;  3.雞精溶解性較味精差,如在湯水中使用時,應先經溶解後再使用,只有這樣才能被味覺細胞更好地感知;  4.雞精含有鹽,且吸溼性強,用後要注意密封,否則富含營養的雞精會生長大量微生物而汙染食物。  總之,味精和雞精,一個是隻含有單一的氨基酸穀氨酸鈉的調味品,一個是從雞肉裡提取的混合有多種氨基酸的調味品,兩者一般都可放心食用。但需掌握的原則是,都不要過量食用,因為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不能忽視健康。  味精與雞精的比較  用法 主要成分  味精易溶於水,所以在烹飪時一般在起鍋之前加入效果好,菜餚的味道更加鮮美。但味精在水溶液中長時間加熱會小部分失水生成焦穀氨酸鈉,焦穀氨酸鈉雖無害,但無鮮味。是一種由玉米澱粉等經生物發酵提取精製而成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  雞精它具有耐高溫、不串味等優點。雖然沒有哪個廠家提消費者該在烹飪過程中的哪個環節新增雞精,但由於其味精的含量較高(一般為40%左右),所以也應參考味精的食用方法才能確保其鮮味。雞精(粉)含有40%左右的味精,是一種有雞味的複合調味料,既有鮮味又有雞肉香氣,鮮度與味精相比是味精的1.5~2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車上聽收音機突然播放出一首歌曲來,想起前任女朋友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