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家裝飾
-
2 # 瑞豐131
學校評判那個學生家庭貧困,一,學生自己申報;二,班主任進行調查,包括調查學生,調查同學生熟悉的人或村委;三,學校核實,由學生出具村委證明;四,在學校公開欄中給予公示。然後才能確定該生,家庭是否貧困。
每一個被確定為貧困生的學生,學校統一建檔立卡。
因此,學校中貧困生制度,在我們這兒,是比較嚴格的,不會出現不放心的情況。遇到義工救助,義工都親自再去學生家中核實,然後才發放救助款項,而救助款也都是直接劃在,學生的銀行卡上(我們這兒,只要確定為貧困生,都分別給學生辦一個銀行卡號,方便救助金的劃撥)。
-
3 # 新甘肅身邊事
關於建檔立卡是對村裡貧困的精準判定,這也是由前幾年的貧困戶逐步演變過來的。意思是更精準。如果這個學生家裡是村上的建檔立卡戶的孩子,那麼他自然而然的就屬於貧困生。因為從建檔立卡戶這個定義看是以戶為單位,不是以個人為單位,也就是說一家六口人也好四口人也好,只要戶主是建檔立卡資訊的資訊源頭,那麼全家都是跟著享受建檔立卡戶的政策的。
至於該不該建檔立卡不是自己申請的也不是看外表的,建檔立卡只有在村上可以完成,學校無權建檔立卡,以為不是學校的管轄範圍。而且建檔立卡戶也不是申請就可以的,他是根據家裡的經濟條件和本人生活自理能力來綜合評估、公示之後才可以報上級批准的。
關於你說的外表的問題是這樣的,現在社會好了生活好了幾乎看不見穿補丁衣服學生,基本上從外表看不出來哪家生活好或者不好,除非了個別學生家庭好穿名牌之外,其餘的都差不多。
綜合上述,學校不會以學生的外表來判斷是否貧困,也不會去給學生做建檔立卡的事情,更不會超出自己的權利範圍。所以請正確對待建檔立卡的概念。
不可能單單從外表就能看出來家庭是否貧困。主要是透過學生所在的地方基層鄉(鎮)、村(居)委會的證明,或經過調查瞭解所得來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