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亂語瘋丫頭
-
2 # 斐越蕭雅
女孩子大多比較敏感,心思細膩的。一個人在外地獨自求學,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由開始的陌生到熟悉,由不適應到適應,由孤單到堅強。
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首先是不適應。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生活習慣,甚至還有陌生的語言,這陌生的一切都令人非常的不適應。還記得我們那會大學報道的頭一天晚上,我們宿舍8個女孩來自8個不同的地方,那時候我們都不太習慣說普通話,操著8種方言,聊了一晚上,一句話重複了N遍才基本弄清楚了每個人的姓名和來自哪裡。
其次,就是濃濃的思念和深深的孤獨。我們那時還沒手機,電話費還特貴,長途1元多每分鐘。那時候就是買電話卡,宿舍就一個電話,每天晚上,打電話都排隊。還記得我們宿舍的老四,唯一一個城裡人,從來沒離開過家,沒住過校。每次打電話都哭的和個淚人似的。還有就是瘋狂的和同學寫信,一週收10多封。這種情況大概能持續一個學期。
再有就是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同高中完全是兩個模式,有時候會手足無措。高中時大部分都是班裡的佼佼者,到學校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會有那麼一絲失落!
但是,所有的這些陌生感和不適應最多也就持續一個學期,等你和舍友打成一片,融入到班級,你會發現大學生活很美好!
-
3 # 瞎子觀天下
一個女孩子獨自在外地獨自求學,怕的不是生病難過,怕的是在你生病難過的時候家人朋友的電話。
我家是個讓人極度想離開的地方,從小到大父母每天吵架,這讓我心裡有了想出去的感覺。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我到了別的地方,剛到異地的時候真的超開心的,那時候我是提前了一個月來的異地,離開學還有一個月。我拿著我暑假賺的錢在這地方瘋狂的玩耍,忘記了這個錢是大學生活的錢,導致我之後的生活極度困難。
我是在初中的時候就獨立了沒有花家裡的錢了,那時候剛開學的時候真的好睏難,你們能想象一個星期喝白開水過的生活嗎?反正我是那麼過來的,但是我還是挺開心的,因為離開了那個家了。
就那樣過了幾周吧,我實在受不了了,就跟學校申請,週末不去上培訓,自習也不上,就去兼職,那時候的兼職是真的坑,兼職3個月,一毛都沒拿到工資,老闆就跑了。
當時極度絕望,就去貸款,就是網上那種利息高的貸款,(到現在還沒還完,大致算下來應該有快3萬了)每個月還要還貸款還要維持自身的生活。可想而知這生活已經是極度絕望了,當時想過跳樓。
哈哈你們知道我是為什麼沒跳嗎?因為我一直想著我的那筆債,死了債就要讓父母還了,就因為這個我沒跳,當時真的哭的好慘好慘,跟我一樣的同齡人應該都過的很好的,至少父母會疼,每個月也不用愁錢也不用想著下頓沒飯吃該怎麼吧。
我到異地差不多一年了,父母一個電話都沒打,同學問我,你家人都沒有給你打過電話,當時我心裡就震了一個,一直都是我一個人啊。難受了沒人說,委屈了也沒人說,生病什麼的也是我一個人,想家了只能哭,我經常跑到樓頂哭,怕被人笑啊。
當我實在受了很大委屈又非常想父母的時候打電話回去了,我媽跟我說的話我真的一輩子也忘不了。當時哭了一晚上,委屈的再也憋不住了,就跑到樓頂去哭,哈哈想想真的很廢物。
當時我媽說:“女兒啊(真的第一次叫我女兒,叫了我一聲,我瞬間控制不住我的眼淚了就哭了),其實你爸天天嘴上唸叨你,每次看日曆都會問一句琪琪什麼時候回來啊,我天天晚上睡醒都會去你房間看看,其實不是我們不給你打電話,是怕打擾到你…….”當時瞬間淚奔,你們能想象嗎?所有委屈都在那一刻奔出來了。
一個女孩子獨自在外地獨自求學,怕的不是生病難過,怕的是在你生病難過的時候家人朋友的電話,一個電話就會把忍了好久的全部釋放出來。
回覆列表
女孩子,上大學距離家太遠有很大弊端,也有好處。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
第一節
大部分孩子由於長期在父母跟前,聽父母嘮叨,就想走的遠一點。甚至認為越遠越好。
剛到學校覺得新奇,舒暢,解放,自由。但是不久問題就來了。
孤單了怎麼辦?父母要多和她影片聊天。
遇到其他困難了怎麼辦?父母只能在千里外打錢,聊天。
清明節放假,端午節放假,五一放假,十月一放假,元旦放假,怎麼過?回家?很不現實呀?成本高呀,旅途遠呀。那就給她錢出去旅遊吧,也是不錯的選擇。回家的話錢都燒在路上了。
有一次我女兒心情不好,說非常想家。我就決定趕緊請假買飛機票回家。回來後過了就好就好了,外坐飛機回去。來回5000多元費用。但是孩子的安全第一,健康成長第一,錢算什麼呀?
女孩子離家遠了求學,家長要多花不少錢,要擔很多心。日夜牽掛,不經歷的不知道這種煎熬呀。
第二節
在遠方,孤單生活4年,也會鍛鍊孩子的很多能力。原來在家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包辦的。自己在外,離家又遠,絕大部分事情都要靠自己設計計劃安排了。一開始不會,慢慢的就可以了。有了困難有了矛盾都要想辦法自己解決。因此也慢慢鍛煉出了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獨立生活的能力。我們出門的旅程,車票,機票,打車,住宿,吃飯,都是由她安排設計,我們做父母的就省心了。過去這些可都是父母做的。
所以看到這些成長,覺得原來的牽掛,孩子的吃的苦,也是值得的。
你們的孩子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