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郭沫若先生曾經說甲骨文中也有“鐘王顏柳”,那麼,隸書中有“顏筋柳骨”嗎?這是一種什麼審美?
2
回覆列表
  • 1 # 畫作人生

    這個還真不是不可能。竊以為,乙瑛,禮器就瘦硬,清人伊秉綬的字我覺得有廟堂之氣,是不是顏真卿的意思?

    至於石門頌,真是飄飄欲仙,美哉美哉!妙不可言!隸中之草,名副其實!

  • 2 # 不二齋

    “顏筋柳骨”是一個成語,它特指的兩位唐代的書法家顏真卿和柳公權,最早說這句話的是宋代的范仲淹,他在《祭石學士文》裡說:“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顏筋柳骨的大概意思指的是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風格,顏真卿的楷書以外拓著稱,筆畫肥厚且筆力內涵,勁健有力,而柳公權的楷書寫的非常的瘦,筆畫稜角分明,骨力十足。雖然二者書法風格不一樣,但是二者都是楷書大家,都是楷書四大家之一。

    這個成語本來是特指的顏真卿和柳公權,但是如果用來形容字型的瘦勁和筋骨,也是可以的,那麼,在隸書,尤其是漢代的隸書裡面能不能找到相對應的書法作品的,搭案是有的。

    《禮器碑》區域性

    比較肥厚有筋骨的漢代隸書,我覺得《西狹頌》算是一個,它屬於摩崖刻石,結構外拓,硬筆大氣磅礴,氣勢十足,是漢代摩崖隸書的代表,屬於“漢代三頌”之一,和著名的隸書《石門頌》齊名。

    有人說《乙瑛碑》也非常的勁健,但是乙瑛碑的用筆還是比較方的,相對於《西狹頌》多了點典雅,少了那種磅礴的氣勢,所以和顏體的筋骨並不相似。

    《西狹頌》區域性

    而隸書裡面的《曹全碑》風格非常的秀美飄逸,也和楷書四大家的書法作品沒有對應。

    雖然顏筋柳骨是一個特指的成語,但是反過來也能讓我們思考一下漢代的隸書,在用筆上有沒有這種風格的差異,有利於我們更好的認識唐楷和漢代的隸書。

  • 3 # 紅塵彌勒

    隸書之美,美在體態婀娜,美在一波三折,也美在蠶頭燕尾,勢若凌波。

    而“顏筋柳骨”之美,美在雄渾壯闊、筋力遒健,端嚴整肅如部伍銜枚疾走,風神俊朗似硬漢意蘊鏗鏘。

    況且,這句話的意味再明晰不過,指向的就是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是其書作的專屬詞彙,很少有通用其他字型的泛指。

    我們習學楷書,歐顏柳趙四大家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幾大高峰。無論是古人還是當下,楷書四大家依然雄峙書壇,盛行不衰。即便是脫胎於四大家的書體,也都打著四大家的名號,說是沿襲和傳承了顏筋柳骨,依依血脈。

    隸書則盛行於漢朝的書體,是在唐楷之前早已流行的書寫體勢,著名的有《張遷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冀求在隸書的書寫字跡中覓到顏筋柳骨的影子,無外乎是說隸書脫離了柔媚纖弱的神態體度,趨向於硬朗剛拔的楷書規範,其實是有些慾望過頭,也不符合隸書的創作規則,基本等同於緣木求魚。

    但古往今來,那麼多的隸書大家,確實有幾位的書寫層次堪比楷書,既瘦硬又挺拔,字裡行間充滿了咄咄逼人的殺伐重氣,看起來格外有骨力。比如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伊秉綬,他的隸書就一改原本纖濃合度之風,看起來氣勢放宕,骨力奇雄。

  • 4 # 文物樑子

    我以為,顏真卿與張旭,懷素所謂之“

    屋漏痕”主要是來自隸書的筆意。而歐體字的隸體筆意很明確。比如“紀”

  • 5 # 萬氏制筆

    “顏筋柳骨”之美,美在雄渾壯闊、筋力遒健,端嚴整肅如部伍銜枚疾走,風神俊朗似硬漢意蘊鏗鏘。

    況且,這句話的意味再明晰不過,指向的就是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是其書作的專屬詞彙,很少有通用其他字型的泛指。

    我們習學楷書,歐顏柳趙四大家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幾大高峰。無論是古人還是當下,楷書四大家依然雄峙書壇,盛行不衰。即便是脫胎於四大家的書體,也都打著四大家的名號,說是沿襲和傳承了顏筋柳骨,依依血脈。

    隸書則盛行於漢朝的書體,是在唐楷之前早已流行的書寫體勢,著名的有《張遷碑》《史晨碑》《曹全碑》等。

    冀求在隸書的書寫字跡中覓到顏筋柳骨的影子,無外乎是說隸書脫離了柔媚纖弱的神態體度,趨向於硬朗剛拔的楷書規範,其實是有些慾望過頭,也不符合隸書的創作規則,基本等同於緣木求魚。

    但古往今來,那麼多的隸書大家,確實有幾位的書寫層次堪比楷書,既瘦硬又挺拔,字裡行間充滿了咄咄逼人的殺伐重氣,看起來格外有骨力。

  • 6 # 文人藝術

    一、隸書的興盛時期比楷書要早,楷書沒創造出來,正書是以隸為標準的。顏柳也是遍臨隸書名貼,在其基礎上創造、演變出來楷書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楷書是隸書的兒子,因此,楷書帶有隸書的基因,顏柳的字型,也因該是從某一個隸書碑帖中受到啟示的。因此,向上追源,總能尋到其影子。

    二、所謂“顏筋柳骨”簡單點說,就是對於字型的力度、架構的一種總結性說辭,是楷書一統真書江湖後,後人總結出來的一書寫風格的標準。隸書雖以柔媚取勝,但“魏碑”的北朝隸楷,已經具備了楷書的筋骨特點,是楷書的”祖師爺“。後來的楷書包括四大家,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進,最後定型成為留傳至今的樣子,因此,個人推測,魏碑之中應該有“顏筋柳骨”的作品。

    以上兩點,全憑個有臆測,正確與否,諸君藝友及題主,權且當作一番笑談。

  • 7 # 六品書畫課堂

    “顏筋柳骨”是對顏真卿和柳公權楷書點畫特徵的一種概括,“筋”是圓潤豐腴,“骨”是遒勁剛健。相對風格的隸書作品也是有的,“筋”可對應《曹全碑》,《曹全碑》雖無顏體那麼豐腴,但其點畫的圓潤、雁尾的厚重飄逸,給人一種遒秀雅緻之感;“骨”可對應《禮器碑》,《禮器碑》筆畫瘦硬、剛健有力,與柳體有神似之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柿子樹的葉子有什麼功效?